索引号 002482285/2019-43773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日报】拦起碧波万顷 蕴出无限生机
发布日期:2019-08-26 09:14 浏览次数:

拦起碧波万顷 蕴出无限生机

新安江水电站近60年来助推发展造福万家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建成近60年来,新安江水电站坚守着水利电力事业的初心,勇担起激活沿岸生态效益的发展新使命。

据了解,今年新安江水库流域降水频频,截至6月底,水库来水量达94.38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均值相比偏多31.2%。对此,电厂方面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等积极联动,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7月13日,该流域本世纪以来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69万立方米)出现,新安江水库成功将其拦蓄,未发生泄洪弃水。

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浙江,华东电网频率出现较大波动。接到指令,新安江水电站在短短5分钟内增开4台发电机组,紧急发电,稳定了华东地区电网系统频率,在防台保供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电站为新安江沿岸带来的山水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竞争力强、生机盎然的生产力。以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制造业,已成为新安江水电站所在地建德的绿色支柱性产业,2018年该产业税收占当地工业总税收的近六分之一。秀美的新安江也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至2018年,新安江景区全年游客数、总营收每年保持超55%的增长态势。

回首沧桑岁月,新安江水电站在防洪发电、生态旅游等多方面,造福千家万户。同时,这座大坝所凝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也始终激励着人们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新安江畔,记者探访新中国水电站“老大哥”

高坝碧水焕新生

从建德一路向西,循山溯水,铜官峡谷间,紫金滩上,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丰碑——新安江水电站傲然挺立。

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它排水发电,曾顶起华东电力供应的大半壁江山;它截水为库,为下游拦蓄洪水、涵养水源;它化水为宝,为沿岸带去无尽的发展生机。

今年夏季,这座年近花甲的水电“老大哥”仍勇挑“新大梁”:在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时,顶住了华东电网的频率波动;在暴雨频发的梅汛期,一口“吞”下本世纪以来的最大洪峰。以它为榜样,浙江大地上,40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正在“千库保安”工程的引领下造福一方。

一个夏日,我们来到新安江水电站,探访这曾被写入教科书、印在邮票上的伟大工程,感受它历久弥新的魅力。

建造往事  用智慧和汗水筑就水电丰碑

第一次真正站到它面前,“高峡出平湖”和“峰峦成岛屿”的巍峨气势深深震撼了我们。

正值夏末,午后骄阳将拦河大坝映照得格外壮丽。我们凝神望去,只见高105米的大坝循山势而筑,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侧边牢牢嵌入两岸山体,锁住了千岛湖的万顷碧波,也带来了18.6亿千瓦时的年均设计发电量。

一步一步走近,我们看见,坝底水面上翻腾着几簇浪花——它正在发电。

一旁的国网新源新安江电厂职工吕志峰讲解道,水轮发电机组开启快捷、灵活,可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紧急启动。新安江水电站的水库库容大,具备长时间顶事故出力发电的能力,至今,它仍是华东电网的“第一调频厂”, 充当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重要角色。

就在本月上旬,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东地区强度第三的超强台风“利奇马”袭击东南沿海,8月10日,华东电网频率出现较大波动,其间,新安江水电站抗台保供电,在短短5分钟内增开4台发电机组,将系统频率撑在合格范围内。

当年建站的初衷,便在于解决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我们走进大坝旁的新安江水电站展览馆,老照片、老物件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岁月。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极度依赖火电,而每当火电厂发生供电事故或遭到破坏,便难逃大面积停电的厄运,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开发水电,迫在眉睫。

滩多、水急、落差大的新安江,通过了国家水利资源勘测调查。1956年6月,国务院提前将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纳入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从天南海北聚集而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工地旁搭起辅助工厂与住宿大棚。

“国家需要电,我们便冲到电力建设一线!”馆内,我们偶遇建设水电站的老工人马季煌、孟介权,已到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向我们讲述起筑坝往事。

1957年4月,水电站主体工程动工,马、孟二人相继从江西上犹水电站调来新安江水电工程局,加入建设大军。“人数最多的时候,局里的职工超过了两万人。为让水电站早日实现发电,我们没日没夜轮班倒,大家都拼了命干活!”马季煌说。

开挖、施工、浇捣……一幅幅老照片定格的画面,勾起了老人们的记忆:围堰队队长姚新根身着五六十斤重的潜水器材,正准备下水作业,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想出了沉放木笼填石的新方法,创下日沉放6只的全国纪录;浅水江滩上,人们成群结队,正在弯腰捡毛石,为了减少水泥用量,节省建设物质,就地取材,很多职工家属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高大的起重机正在作业,重型机队队长史荣福身,成功指挥国内首次“整浇钢筋混凝土闸门一次沉放封堵导流底孔”;洪水冲破围堰,袭击了工地,年轻的女船工许菊竺为了抢救建设物资,不幸溺亡……

新安江水电站实现投产发电,比原定计划足足提前了20个月。1957年4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1960年4月22日首度并网发电。3年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建设者,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争分夺秒,倾力浇筑,造就了这座伟大工程。

如今,老水电站依然是个宝。参观的末尾,吕志峰指着展板告诉我们,今年以来,新安江水电站承担了一项新使命:为杭黄高铁供电。自去年底,来自国网新源新安江电厂的高压输电线为杭黄高铁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确保其与西部高铁线路互联互通。

守卫江口 为下游织就一张防汛安全网

我们进入新安江水电站的主体建筑,乘坐电梯登上了坝顶。

碧空下,通体漆成亮橙色的泄洪闸门在这里一字排开,似穿着庄严制服的守门士兵。闸门西面,水库千岛湖波光粼粼,在高处与天色交相辉映;东面,新安江俯下身姿,一江绿水从坝底静静流淌而出。

是啊,拦河大坝闸门紧闭,不仅蓄下了丰富的绿色电能,也挡住了下游地区几多“仲夏噩梦”。

自古以来,每逢多雨的夏季,交汇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便常常在建德、桐庐、富阳一带引起水灾。当地老一辈人还依稀记得,在水电站建成前,泛滥的洪水曾几度冲毁沿江房屋、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粮食损失……

后来,因为新安江水电站的存在,凶猛奔腾的洪水也变得“没了脾气”:千岛湖水库最高能够拥有近5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一旦洪水来临,常常能将其全部拦蓄在水库内。

“就在一个多月前,新安江水库本世纪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也被水电站成功拦蓄。”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厂长李建华告诉我们,7月13日,浙江梅雨季的倒数第5天,洪峰流量高达16900立方米每秒!哗哗哗,眨眼之间,近1.7万吨的水奔流而下,好在新安江水电站早早做好了准备,提前发电放水,腾出了足够的防洪库容,成功抵御住了洪水的冲击。

“即便是遭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大洪水需要开闸泄洪,新安江水电站也能将下泄洪峰的流量削减大半。”李建华坦言,自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来,共抵御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的洪峰30余次,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更是数以百计。“不过建成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安江水电站的弃水泄洪,只发生过7次。”

一同登上拦河大坝的浙江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调研员彭洪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的20余年内,浙江各地建设了大量的水库工程。不过当时由于财力、物力、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工程施工质量不高、设施老化破损或不完备的问题。隐患易成险情。2003年1月,为彻底除去水库隐患,浙江启动“千库保安”工程,并将其列为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目前已累计除险加固水库2917座,占到全省水库总数的68%,水库病险率从本世纪初的61%降低到5%左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自2013年起进入常态化。

新安江水库之于下游地区的意义,不止是拦蓄洪水。彭洪说,当钱江潮顶着海水溯江而上,新安江水电站便加大泄水发电,顺流而下的淡水流有力地顶住了咸潮入侵,冲淡咸水,确保杭州自来水公司的取水口附近氯离子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如今,千岛湖配水工程的建设,打破了杭州仅从钱塘江下游取水的单一格局,千岛湖水很快将可直接为杭州人民饮用。

造福沿岸  一江清波转化为绿色生产力

在后来的走访、交谈中,我们发现,这个新中国首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建造的水电站,依然是当地人心中的“宝藏工程”。

离开水电站,我们乘车沿江而下。司机是本地人,他告诉我们,两岸分布着农夫山泉建德生产基地的1期至4期工程。“我有亲属在那里工作,据说,目前这4期厂房已经部分投用生产,5至7期也在规划中。”

车驶入当年因水电站而兴的“新城”新安江街道,我们来到建德市政府,向建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勇请教新安江水电站的“宝藏”秘密。

第一份宝藏,藏在水生产企业里。吴勇调出了最新的统计数据,2018年农夫山泉的产值36.2亿元,其中企业年增加值10.1亿元,增加值率达27.9%。“增加值是反映一个企业为社会真正创造了多少价值的数据。”

吴勇告诉我们,在建德,以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制造业因一汪碧水而兴,如今已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增加值的绿色支柱产业。2018年,产业税收占比接近当地工业税收的六分之一,为定居当地的电厂后代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第二份宝藏,藏在因大坝而生的沿岸特殊小气候里。新安江旅游风生水起。

从市政府大楼走出不远,便是新安江畔。我们随吴勇向江岸走去,只觉着一份难得的清凉扑面而来。这份凉爽来自于清冽的新安江水,自水电站大坝以下70米深处的千岛湖底泄出,直至建德下涯镇的20公里江段内,水温长年保持在10℃至17℃,冬暖夏凉。夏天,冷水江段沿岸,便形成了比城区偏低3℃的特殊小气候环境。

“你看,这是我前几天大清早在江边拍摄的照片。”吴勇翻出手机中的一张照片展示给我们:缥缈的白雾便从江面四散开来,将沿岸村镇衬得美如仙境。原来,在夏季清晨和傍晚,冰凉的江水碰撞温热的空气,就会出现平流雾奇观。

秀美的山水带来诱人的吸引力。晚上7时半,我们应建德市旅投公司总经理朱红霞之邀,来到江滨公园码头,踏上了新安江夜游船。

江面凉风习习,霓虹映照。朱红霞对我们说,近年来,借着建德新安江畔水清、风凉、雾奇的独特自然优势,“17℃新安江”区域品牌受到欢迎,游客人次、景区营收呈双双翻倍增长的蓬勃发展态势。单就新安江夜游项目,2017年共接待7万人次,2018年便涨到了15万次。今年1月至7月,新安江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客源的覆盖率和辐射力正在持续增加。

“江岸边的村庄,是欣赏江雾的好去处。”夜里,在朱红霞的推荐下,我们来到下涯镇之江村,入宿面江而立的民宿“之江小筑”。

第二天清晨4时半,我们在房门外传来的欢笑声中醒来,原来,民宿主人王建录正组织客人们结伴去江边拍摄江雾。我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天微微亮,这个被“之”字形江水包围的村庄,已披上了一层奇雾白沙,在远山和近水的映衬下,格外缥缈可爱。

事实上,早些年,新安江畔的江雾奇观便已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与游客前来,“如果能留下游客们在村里住宿就好了。”王建录回忆,4年前他与朋友合伙,带头开张了下涯镇的第一家民宿。如今,每逢周末与假期,之江村的7家民宿已是一房难求,还有十几家民宿正在装修,即将迎客。

“能在家门口创业,实现四五十万元的年收入,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感最浓!”王建录说,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美好。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拦起碧波万顷 蕴出无限生机
新安江水电站近60年来助推发展造福万家
  • 日期:2019-08-26 09:14
  • 来源: 浙江日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拦起碧波万顷 蕴出无限生机

新安江水电站近60年来助推发展造福万家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建成近60年来,新安江水电站坚守着水利电力事业的初心,勇担起激活沿岸生态效益的发展新使命。

据了解,今年新安江水库流域降水频频,截至6月底,水库来水量达94.38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均值相比偏多31.2%。对此,电厂方面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等积极联动,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7月13日,该流域本世纪以来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69万立方米)出现,新安江水库成功将其拦蓄,未发生泄洪弃水。

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浙江,华东电网频率出现较大波动。接到指令,新安江水电站在短短5分钟内增开4台发电机组,紧急发电,稳定了华东地区电网系统频率,在防台保供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电站为新安江沿岸带来的山水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竞争力强、生机盎然的生产力。以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制造业,已成为新安江水电站所在地建德的绿色支柱性产业,2018年该产业税收占当地工业总税收的近六分之一。秀美的新安江也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至2018年,新安江景区全年游客数、总营收每年保持超55%的增长态势。

回首沧桑岁月,新安江水电站在防洪发电、生态旅游等多方面,造福千家万户。同时,这座大坝所凝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也始终激励着人们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新安江畔,记者探访新中国水电站“老大哥”

高坝碧水焕新生

从建德一路向西,循山溯水,铜官峡谷间,紫金滩上,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丰碑——新安江水电站傲然挺立。

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它排水发电,曾顶起华东电力供应的大半壁江山;它截水为库,为下游拦蓄洪水、涵养水源;它化水为宝,为沿岸带去无尽的发展生机。

今年夏季,这座年近花甲的水电“老大哥”仍勇挑“新大梁”:在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时,顶住了华东电网的频率波动;在暴雨频发的梅汛期,一口“吞”下本世纪以来的最大洪峰。以它为榜样,浙江大地上,40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正在“千库保安”工程的引领下造福一方。

一个夏日,我们来到新安江水电站,探访这曾被写入教科书、印在邮票上的伟大工程,感受它历久弥新的魅力。

建造往事  用智慧和汗水筑就水电丰碑

第一次真正站到它面前,“高峡出平湖”和“峰峦成岛屿”的巍峨气势深深震撼了我们。

正值夏末,午后骄阳将拦河大坝映照得格外壮丽。我们凝神望去,只见高105米的大坝循山势而筑,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侧边牢牢嵌入两岸山体,锁住了千岛湖的万顷碧波,也带来了18.6亿千瓦时的年均设计发电量。

一步一步走近,我们看见,坝底水面上翻腾着几簇浪花——它正在发电。

一旁的国网新源新安江电厂职工吕志峰讲解道,水轮发电机组开启快捷、灵活,可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紧急启动。新安江水电站的水库库容大,具备长时间顶事故出力发电的能力,至今,它仍是华东电网的“第一调频厂”, 充当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重要角色。

就在本月上旬,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东地区强度第三的超强台风“利奇马”袭击东南沿海,8月10日,华东电网频率出现较大波动,其间,新安江水电站抗台保供电,在短短5分钟内增开4台发电机组,将系统频率撑在合格范围内。

当年建站的初衷,便在于解决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我们走进大坝旁的新安江水电站展览馆,老照片、老物件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岁月。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极度依赖火电,而每当火电厂发生供电事故或遭到破坏,便难逃大面积停电的厄运,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开发水电,迫在眉睫。

滩多、水急、落差大的新安江,通过了国家水利资源勘测调查。1956年6月,国务院提前将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纳入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从天南海北聚集而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工地旁搭起辅助工厂与住宿大棚。

“国家需要电,我们便冲到电力建设一线!”馆内,我们偶遇建设水电站的老工人马季煌、孟介权,已到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向我们讲述起筑坝往事。

1957年4月,水电站主体工程动工,马、孟二人相继从江西上犹水电站调来新安江水电工程局,加入建设大军。“人数最多的时候,局里的职工超过了两万人。为让水电站早日实现发电,我们没日没夜轮班倒,大家都拼了命干活!”马季煌说。

开挖、施工、浇捣……一幅幅老照片定格的画面,勾起了老人们的记忆:围堰队队长姚新根身着五六十斤重的潜水器材,正准备下水作业,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想出了沉放木笼填石的新方法,创下日沉放6只的全国纪录;浅水江滩上,人们成群结队,正在弯腰捡毛石,为了减少水泥用量,节省建设物质,就地取材,很多职工家属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高大的起重机正在作业,重型机队队长史荣福身,成功指挥国内首次“整浇钢筋混凝土闸门一次沉放封堵导流底孔”;洪水冲破围堰,袭击了工地,年轻的女船工许菊竺为了抢救建设物资,不幸溺亡……

新安江水电站实现投产发电,比原定计划足足提前了20个月。1957年4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1960年4月22日首度并网发电。3年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建设者,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争分夺秒,倾力浇筑,造就了这座伟大工程。

如今,老水电站依然是个宝。参观的末尾,吕志峰指着展板告诉我们,今年以来,新安江水电站承担了一项新使命:为杭黄高铁供电。自去年底,来自国网新源新安江电厂的高压输电线为杭黄高铁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确保其与西部高铁线路互联互通。

守卫江口 为下游织就一张防汛安全网

我们进入新安江水电站的主体建筑,乘坐电梯登上了坝顶。

碧空下,通体漆成亮橙色的泄洪闸门在这里一字排开,似穿着庄严制服的守门士兵。闸门西面,水库千岛湖波光粼粼,在高处与天色交相辉映;东面,新安江俯下身姿,一江绿水从坝底静静流淌而出。

是啊,拦河大坝闸门紧闭,不仅蓄下了丰富的绿色电能,也挡住了下游地区几多“仲夏噩梦”。

自古以来,每逢多雨的夏季,交汇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便常常在建德、桐庐、富阳一带引起水灾。当地老一辈人还依稀记得,在水电站建成前,泛滥的洪水曾几度冲毁沿江房屋、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粮食损失……

后来,因为新安江水电站的存在,凶猛奔腾的洪水也变得“没了脾气”:千岛湖水库最高能够拥有近5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一旦洪水来临,常常能将其全部拦蓄在水库内。

“就在一个多月前,新安江水库本世纪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也被水电站成功拦蓄。”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厂长李建华告诉我们,7月13日,浙江梅雨季的倒数第5天,洪峰流量高达16900立方米每秒!哗哗哗,眨眼之间,近1.7万吨的水奔流而下,好在新安江水电站早早做好了准备,提前发电放水,腾出了足够的防洪库容,成功抵御住了洪水的冲击。

“即便是遭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大洪水需要开闸泄洪,新安江水电站也能将下泄洪峰的流量削减大半。”李建华坦言,自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来,共抵御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的洪峰30余次,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更是数以百计。“不过建成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安江水电站的弃水泄洪,只发生过7次。”

一同登上拦河大坝的浙江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调研员彭洪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的20余年内,浙江各地建设了大量的水库工程。不过当时由于财力、物力、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工程施工质量不高、设施老化破损或不完备的问题。隐患易成险情。2003年1月,为彻底除去水库隐患,浙江启动“千库保安”工程,并将其列为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目前已累计除险加固水库2917座,占到全省水库总数的68%,水库病险率从本世纪初的61%降低到5%左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自2013年起进入常态化。

新安江水库之于下游地区的意义,不止是拦蓄洪水。彭洪说,当钱江潮顶着海水溯江而上,新安江水电站便加大泄水发电,顺流而下的淡水流有力地顶住了咸潮入侵,冲淡咸水,确保杭州自来水公司的取水口附近氯离子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如今,千岛湖配水工程的建设,打破了杭州仅从钱塘江下游取水的单一格局,千岛湖水很快将可直接为杭州人民饮用。

造福沿岸  一江清波转化为绿色生产力

在后来的走访、交谈中,我们发现,这个新中国首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建造的水电站,依然是当地人心中的“宝藏工程”。

离开水电站,我们乘车沿江而下。司机是本地人,他告诉我们,两岸分布着农夫山泉建德生产基地的1期至4期工程。“我有亲属在那里工作,据说,目前这4期厂房已经部分投用生产,5至7期也在规划中。”

车驶入当年因水电站而兴的“新城”新安江街道,我们来到建德市政府,向建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勇请教新安江水电站的“宝藏”秘密。

第一份宝藏,藏在水生产企业里。吴勇调出了最新的统计数据,2018年农夫山泉的产值36.2亿元,其中企业年增加值10.1亿元,增加值率达27.9%。“增加值是反映一个企业为社会真正创造了多少价值的数据。”

吴勇告诉我们,在建德,以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制造业因一汪碧水而兴,如今已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增加值的绿色支柱产业。2018年,产业税收占比接近当地工业税收的六分之一,为定居当地的电厂后代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第二份宝藏,藏在因大坝而生的沿岸特殊小气候里。新安江旅游风生水起。

从市政府大楼走出不远,便是新安江畔。我们随吴勇向江岸走去,只觉着一份难得的清凉扑面而来。这份凉爽来自于清冽的新安江水,自水电站大坝以下70米深处的千岛湖底泄出,直至建德下涯镇的20公里江段内,水温长年保持在10℃至17℃,冬暖夏凉。夏天,冷水江段沿岸,便形成了比城区偏低3℃的特殊小气候环境。

“你看,这是我前几天大清早在江边拍摄的照片。”吴勇翻出手机中的一张照片展示给我们:缥缈的白雾便从江面四散开来,将沿岸村镇衬得美如仙境。原来,在夏季清晨和傍晚,冰凉的江水碰撞温热的空气,就会出现平流雾奇观。

秀美的山水带来诱人的吸引力。晚上7时半,我们应建德市旅投公司总经理朱红霞之邀,来到江滨公园码头,踏上了新安江夜游船。

江面凉风习习,霓虹映照。朱红霞对我们说,近年来,借着建德新安江畔水清、风凉、雾奇的独特自然优势,“17℃新安江”区域品牌受到欢迎,游客人次、景区营收呈双双翻倍增长的蓬勃发展态势。单就新安江夜游项目,2017年共接待7万人次,2018年便涨到了15万次。今年1月至7月,新安江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客源的覆盖率和辐射力正在持续增加。

“江岸边的村庄,是欣赏江雾的好去处。”夜里,在朱红霞的推荐下,我们来到下涯镇之江村,入宿面江而立的民宿“之江小筑”。

第二天清晨4时半,我们在房门外传来的欢笑声中醒来,原来,民宿主人王建录正组织客人们结伴去江边拍摄江雾。我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天微微亮,这个被“之”字形江水包围的村庄,已披上了一层奇雾白沙,在远山和近水的映衬下,格外缥缈可爱。

事实上,早些年,新安江畔的江雾奇观便已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与游客前来,“如果能留下游客们在村里住宿就好了。”王建录回忆,4年前他与朋友合伙,带头开张了下涯镇的第一家民宿。如今,每逢周末与假期,之江村的7家民宿已是一房难求,还有十几家民宿正在装修,即将迎客。

“能在家门口创业,实现四五十万元的年收入,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感最浓!”王建录说,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美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