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0-43689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日报】古井,安好否?浙江古井“完整报告”最新出炉
发布日期:2020-11-12 09:54 浏览次数:

古井,还好吗?

打井汲泉,一直是中华民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人类逐水而居,靠着一口口水井,渐渐扩大活动范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零星散落在巷坊间的古井,不仅是吃、喝、洗涤的生活必需品,更是街坊邻里间话家常、侃大山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井的使用价值不断降低。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外面的世界熙熙攘攘,古井却兀自静默,无人在意,唯有青苔作伴,就连打水的桶子也不知被丢去了哪里。

2020年,“实施古井水源保护工程”被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这正反映了浙江百姓对古井的期待。对此,浙江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合对全省古井水源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并出炉了一份最新版的浙江古井“完整报告”。

今年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

关于人和井的故事,不论在浙江哪个地方,总能找到许多共鸣之处。

在台州椒江章安街道华景村,辛大哥一家就是在家门口的那口水井边嬉闹着长大的。年复一年,井水变暖又变凉,他自己成了家,孩子上了高中,老人的头发变了白。“虽然现在喝上了自来水,但井水的味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在相隔百里外的上虞,年过半百的老汪几乎每天都要跑去“龙山”山麓的一口井取水。因为周边来取水的老百姓很多,井台边固定放着一个公用的水桶,不论谁来自己打水即可。

“上虞是传说中舜帝的故乡,这口就是舜井,即使到如今水井还很清澈,我每天烧井水泡茶喝。”每逢遇到外乡人,老汪总不忘介绍一番这口古井。

浙江的古井之多,在早年的普查中已被证实。2011年,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古井虽然没有正式列入全国普查范围,但我省却单独对池塘井泉(古建筑类别)作了初步调查。

“根据当时记载,浙江单独作为池塘井泉登记的以及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或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寺观塔幢等附属文物被记录下来的古井,共计3641口。”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嵊州崇仁镇九十村有一口“上方井”,据考证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是浙江已知开掘最早的古井之一;在温州苍南马站镇金山村有一口金山古井,井圈外壁刻有铭文,对于研究马站宋代的人文历时有着一定的价值;在丽水遂昌云峰镇祥川村有个三口井,北井为饮用水,中井洗菜用,南井洗涤用,三井之间有水沟联通……

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古井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比如,在绍兴府山周边古井尤其多,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古井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甚至被沦为“遗忘角落”。

据当地人介绍,府山公园门口的一口古井,掩映在一条石板路当中,即使大旱天也不会干涸,相传有很长的历史,但从未有人知晓它的名字;在府直街太平弄内,有一口双眼井,据说是明代古井,但未见相关书籍记载……

今年年初,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手对浙江古井进行摸底排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从这次普查最终数据来看,除了核查原有登记在册的古井之外,还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将近多了一倍,这说明老百姓对身边古井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负责起草本次古井水源调查报告的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老师曾洪学告诉记者,原先登记在册的3641口古井正在逐渐消逝,现存3243口,仅仅不到10年时间,超过10%的古井在原址上已不复存在,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现有古井生存状态堪忧

“哎,很多古井真的找不到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老师陈海雄在电话那头发出一声叹息。今年4月,陈海熊与几位同事对1700多平方千米的泰顺进行摸排,根据原先登记的地址去寻找那些古井,但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古井已难寻踪迹。

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古井的消逝速度越快。

杭十中退休历史老师周恩钧一直关注杭州古井。之前,他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杭州》上看到:到1930年为止,杭州共有4842口井,平均20户人家就有一口井。“可如今,这些古井早已经湮没在城市之间,能保存下可能不到1/10。”

就算是在偏僻的农村,古井同样也在不断减少。

位于诸暨赵家镇泉畈村,由于土质原因,当地稻田水极易渗漏,往往白天把水灌入稻田,第二天一早水田又变成了旱田。于是,村民们习惯于在田间挖井,一畈田一口井,以“拗桶”的方式提水灌溉,因此这里以井多而出名。

“我年轻的时候,村里还有上千口井,最古老的井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现在就剩下118口了。”74岁的何大经老人回忆说,当年村里家家户户在田间“拗水”的场景颇为壮观,如今这些水井早已失去了灌溉的作用,所以慢慢都没有了。

即便是还保留下来的古井,生存现状也颇为艰难。

在泉畈村何文庆故居前,记者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了。“你们是做古井调查的吗,我有个事情一定要反映一下……”这位大嫂诉说,原本家门口有一口古井,用了几十年从未干涸过,如今附近来了一家豆芽厂,把地表水抽走了,导致这口井在最近几个月再也没冒过水。

与古井消失同样可惜的,是井水不再清澈。

“泰顺的100多口古井里,很多漂浮着落叶等杂物,水质有点浑浊,估计很难再用来饮用。”陈海雄认为,水质浑浊的原因很多,关键一条就是经久不用。在当地,很多古井都保存在古建筑内,附近老百姓早已不再从这些古井打水,使得井水变成了死水。

“有句老话说得好,井水越用越清,只有不断使用,水才能流动起来。”陈海雄说,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很多人围井而居的生活习惯,自来水替代了井水,导致古井的使用价值降低,遭到“冷落”已是大势所趋。

在义乌下车门社区有一口八角井,建于东晋时期,井水原来非常清澈。后来,八角井的水颜色开始发黑,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渍,还有一些奶茶杯、塑料袋等垃圾。

为了保护这口井,附近的住户曾特地凑钱,请专人用水泵将污水从井内抽干清理,但清理过后没不久,井水又重新变脏变黑,连井内石壁上的青苔都不见长了。“这口井属于浅表水,很可能老城市内雨污管道并未分离,导致井水受到了污染。”当地人分析说。

据本次古井水源调查,现存古井中有4618处仍在使用,占77.51%,有1340处古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质浑浊或被淤泥杂物淤塞等原因废弃不用,占22.49%。

古井调查是全省古井保护的第一步

古井保护,迫在眉睫。

在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有一群老人自发组成“古井护卫队”,每天分时段对辖区内数十口古井进行巡逻,记录巡逻日记,发动周边群众积极护水。

有一次,“古井护卫队”在实地巡查时发现,宝成寺义井水质变得浑浊,原来井边发生塌方,砖头落入井中,于是联系了专业的维修团队,抽干井水、修复井边,水质得以恢复。

“这两年,我们组建了民间古井研究会,希望能挖掘每一口古井的前世今生。”民间古井研究协会会长沈伟说,他们目前已经汇编了一本《坊巷古井名录》,力求留住城市记忆,让每一口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井,成为现代都市里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在宁波慈溪,也有一群老党员当起了“井长”,守护着观海卫老城内留存的87口古井。“井边一定要干净,不能有积水”“井里有漂浮物要打捞起来,不能影响井水水质”……每天早上,这些“井长们”总会在古井区域巡逻,及时清理井边的垃圾,唤醒人们心底那抹清冽的记忆。

虽然有着一群热心肠的人士守护着古井,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古井亟需修缮维护。

五年前,诸暨赵家镇的古井桔槔灌溉工程在法国大放异彩,被世界灌排联合委员会确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专家评价称,这种古老的灌溉方式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泉畈村正是这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核心区,当地很多古井旁都竖立一种叫“桔槔”的打水工具。负责编写当地水利志的周长荣介绍说,当地人利用杠杆原理打水,通过“桔槔”这种工具来打水,可以省下很多力气,过去农民一天要打上千桶水来灌溉农田,依靠的就是这种工具。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即便是这类被当地政府重视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井设施破损依然严重,很多“桔槔”成了摆设,早已无法使用。“我们这里古井太多了,每年需要一大笔专门修缮古井设施的资金,这对于村集体来说太难了。”当地村干部解释说。

这一点,陈海雄感同身受。他说,在古井调查时,很多年代久远的古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如井圈、井栏、井盖,甚至还有一些碑文、雕刻等,但当地没有修缮能力和资金保障。“对于这些幸存的古井,应该不仅限于文物单位的保护修缮,除了立碑说明、增设护栏等措施外,还可以对古井周边的古树古木、古建筑等做相应的协调整治规范,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古井保护机制。”陈海雄说。

调查团队在温州调查古井。

然而,古井保护并非维修护栏这么简单。多年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彪曾带队对温州老城区古井进行过调研。他提出,静态保护割裂了井与人的关系。人的汲水活动是水井存在并一直延续生命的不竭动力,增设防护措施虽能避免市民或游人因观赏水井或汲水活动发生意外,但同时也阻碍了人与井之间的交流,使得井水的功能性进一步丧失,导致井水变成了死水。

黄彪认为,提高水井的使用率是古井保护的生命,常用是对古井最好的保护。要还原古井的潜在饮用价值,定时定量的对古井进行水质的检测,公开检测结果,并定期抽水、清淤、保洁等措施,保持水质洁净,提高水井使用频率。

“这次古井水源调查,正是全省启动古井水源保护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会对全省古井名录进行系统管理,明确古井管理主体,加强古井本体修缮及周边环境治理,落实相关古井保护举措。”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在古井水利功能修复方面,将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加大古井换水、淤塞清淤、内壁清洗、必要的周边水系沟通等工程性管护。

一口古井,代表着一份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希望它都在这里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浙江人。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索引号 002482285/2020-43689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日报】古井,安好否?浙江古井“完整报告”最新出炉
发布日期:2020-11-12 09:54 浏览次数:

古井,还好吗?

打井汲泉,一直是中华民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人类逐水而居,靠着一口口水井,渐渐扩大活动范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零星散落在巷坊间的古井,不仅是吃、喝、洗涤的生活必需品,更是街坊邻里间话家常、侃大山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井的使用价值不断降低。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外面的世界熙熙攘攘,古井却兀自静默,无人在意,唯有青苔作伴,就连打水的桶子也不知被丢去了哪里。

2020年,“实施古井水源保护工程”被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这正反映了浙江百姓对古井的期待。对此,浙江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合对全省古井水源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并出炉了一份最新版的浙江古井“完整报告”。

今年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

关于人和井的故事,不论在浙江哪个地方,总能找到许多共鸣之处。

在台州椒江章安街道华景村,辛大哥一家就是在家门口的那口水井边嬉闹着长大的。年复一年,井水变暖又变凉,他自己成了家,孩子上了高中,老人的头发变了白。“虽然现在喝上了自来水,但井水的味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在相隔百里外的上虞,年过半百的老汪几乎每天都要跑去“龙山”山麓的一口井取水。因为周边来取水的老百姓很多,井台边固定放着一个公用的水桶,不论谁来自己打水即可。

“上虞是传说中舜帝的故乡,这口就是舜井,即使到如今水井还很清澈,我每天烧井水泡茶喝。”每逢遇到外乡人,老汪总不忘介绍一番这口古井。

浙江的古井之多,在早年的普查中已被证实。2011年,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古井虽然没有正式列入全国普查范围,但我省却单独对池塘井泉(古建筑类别)作了初步调查。

“根据当时记载,浙江单独作为池塘井泉登记的以及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或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寺观塔幢等附属文物被记录下来的古井,共计3641口。”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嵊州崇仁镇九十村有一口“上方井”,据考证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是浙江已知开掘最早的古井之一;在温州苍南马站镇金山村有一口金山古井,井圈外壁刻有铭文,对于研究马站宋代的人文历时有着一定的价值;在丽水遂昌云峰镇祥川村有个三口井,北井为饮用水,中井洗菜用,南井洗涤用,三井之间有水沟联通……

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古井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比如,在绍兴府山周边古井尤其多,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古井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甚至被沦为“遗忘角落”。

据当地人介绍,府山公园门口的一口古井,掩映在一条石板路当中,即使大旱天也不会干涸,相传有很长的历史,但从未有人知晓它的名字;在府直街太平弄内,有一口双眼井,据说是明代古井,但未见相关书籍记载……

今年年初,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手对浙江古井进行摸底排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从这次普查最终数据来看,除了核查原有登记在册的古井之外,还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将近多了一倍,这说明老百姓对身边古井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负责起草本次古井水源调查报告的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老师曾洪学告诉记者,原先登记在册的3641口古井正在逐渐消逝,现存3243口,仅仅不到10年时间,超过10%的古井在原址上已不复存在,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现有古井生存状态堪忧

“哎,很多古井真的找不到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老师陈海雄在电话那头发出一声叹息。今年4月,陈海熊与几位同事对1700多平方千米的泰顺进行摸排,根据原先登记的地址去寻找那些古井,但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古井已难寻踪迹。

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古井的消逝速度越快。

杭十中退休历史老师周恩钧一直关注杭州古井。之前,他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杭州》上看到:到1930年为止,杭州共有4842口井,平均20户人家就有一口井。“可如今,这些古井早已经湮没在城市之间,能保存下可能不到1/10。”

就算是在偏僻的农村,古井同样也在不断减少。

位于诸暨赵家镇泉畈村,由于土质原因,当地稻田水极易渗漏,往往白天把水灌入稻田,第二天一早水田又变成了旱田。于是,村民们习惯于在田间挖井,一畈田一口井,以“拗桶”的方式提水灌溉,因此这里以井多而出名。

“我年轻的时候,村里还有上千口井,最古老的井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现在就剩下118口了。”74岁的何大经老人回忆说,当年村里家家户户在田间“拗水”的场景颇为壮观,如今这些水井早已失去了灌溉的作用,所以慢慢都没有了。

即便是还保留下来的古井,生存现状也颇为艰难。

在泉畈村何文庆故居前,记者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了。“你们是做古井调查的吗,我有个事情一定要反映一下……”这位大嫂诉说,原本家门口有一口古井,用了几十年从未干涸过,如今附近来了一家豆芽厂,把地表水抽走了,导致这口井在最近几个月再也没冒过水。

与古井消失同样可惜的,是井水不再清澈。

“泰顺的100多口古井里,很多漂浮着落叶等杂物,水质有点浑浊,估计很难再用来饮用。”陈海雄认为,水质浑浊的原因很多,关键一条就是经久不用。在当地,很多古井都保存在古建筑内,附近老百姓早已不再从这些古井打水,使得井水变成了死水。

“有句老话说得好,井水越用越清,只有不断使用,水才能流动起来。”陈海雄说,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很多人围井而居的生活习惯,自来水替代了井水,导致古井的使用价值降低,遭到“冷落”已是大势所趋。

在义乌下车门社区有一口八角井,建于东晋时期,井水原来非常清澈。后来,八角井的水颜色开始发黑,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渍,还有一些奶茶杯、塑料袋等垃圾。

为了保护这口井,附近的住户曾特地凑钱,请专人用水泵将污水从井内抽干清理,但清理过后没不久,井水又重新变脏变黑,连井内石壁上的青苔都不见长了。“这口井属于浅表水,很可能老城市内雨污管道并未分离,导致井水受到了污染。”当地人分析说。

据本次古井水源调查,现存古井中有4618处仍在使用,占77.51%,有1340处古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质浑浊或被淤泥杂物淤塞等原因废弃不用,占22.49%。

古井调查是全省古井保护的第一步

古井保护,迫在眉睫。

在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有一群老人自发组成“古井护卫队”,每天分时段对辖区内数十口古井进行巡逻,记录巡逻日记,发动周边群众积极护水。

有一次,“古井护卫队”在实地巡查时发现,宝成寺义井水质变得浑浊,原来井边发生塌方,砖头落入井中,于是联系了专业的维修团队,抽干井水、修复井边,水质得以恢复。

“这两年,我们组建了民间古井研究会,希望能挖掘每一口古井的前世今生。”民间古井研究协会会长沈伟说,他们目前已经汇编了一本《坊巷古井名录》,力求留住城市记忆,让每一口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井,成为现代都市里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在宁波慈溪,也有一群老党员当起了“井长”,守护着观海卫老城内留存的87口古井。“井边一定要干净,不能有积水”“井里有漂浮物要打捞起来,不能影响井水水质”……每天早上,这些“井长们”总会在古井区域巡逻,及时清理井边的垃圾,唤醒人们心底那抹清冽的记忆。

虽然有着一群热心肠的人士守护着古井,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古井亟需修缮维护。

五年前,诸暨赵家镇的古井桔槔灌溉工程在法国大放异彩,被世界灌排联合委员会确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专家评价称,这种古老的灌溉方式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泉畈村正是这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核心区,当地很多古井旁都竖立一种叫“桔槔”的打水工具。负责编写当地水利志的周长荣介绍说,当地人利用杠杆原理打水,通过“桔槔”这种工具来打水,可以省下很多力气,过去农民一天要打上千桶水来灌溉农田,依靠的就是这种工具。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即便是这类被当地政府重视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井设施破损依然严重,很多“桔槔”成了摆设,早已无法使用。“我们这里古井太多了,每年需要一大笔专门修缮古井设施的资金,这对于村集体来说太难了。”当地村干部解释说。

这一点,陈海雄感同身受。他说,在古井调查时,很多年代久远的古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如井圈、井栏、井盖,甚至还有一些碑文、雕刻等,但当地没有修缮能力和资金保障。“对于这些幸存的古井,应该不仅限于文物单位的保护修缮,除了立碑说明、增设护栏等措施外,还可以对古井周边的古树古木、古建筑等做相应的协调整治规范,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古井保护机制。”陈海雄说。

调查团队在温州调查古井。

然而,古井保护并非维修护栏这么简单。多年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彪曾带队对温州老城区古井进行过调研。他提出,静态保护割裂了井与人的关系。人的汲水活动是水井存在并一直延续生命的不竭动力,增设防护措施虽能避免市民或游人因观赏水井或汲水活动发生意外,但同时也阻碍了人与井之间的交流,使得井水的功能性进一步丧失,导致井水变成了死水。

黄彪认为,提高水井的使用率是古井保护的生命,常用是对古井最好的保护。要还原古井的潜在饮用价值,定时定量的对古井进行水质的检测,公开检测结果,并定期抽水、清淤、保洁等措施,保持水质洁净,提高水井使用频率。

“这次古井水源调查,正是全省启动古井水源保护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会对全省古井名录进行系统管理,明确古井管理主体,加强古井本体修缮及周边环境治理,落实相关古井保护举措。”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在古井水利功能修复方面,将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加大古井换水、淤塞清淤、内壁清洗、必要的周边水系沟通等工程性管护。

一口古井,代表着一份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希望它都在这里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浙江人。

古井,还好吗?

打井汲泉,一直是中华民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人类逐水而居,靠着一口口水井,渐渐扩大活动范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零星散落在巷坊间的古井,不仅是吃、喝、洗涤的生活必需品,更是街坊邻里间话家常、侃大山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井的使用价值不断降低。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外面的世界熙熙攘攘,古井却兀自静默,无人在意,唯有青苔作伴,就连打水的桶子也不知被丢去了哪里。

2020年,“实施古井水源保护工程”被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这正反映了浙江百姓对古井的期待。对此,浙江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合对全省古井水源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并出炉了一份最新版的浙江古井“完整报告”。

今年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

关于人和井的故事,不论在浙江哪个地方,总能找到许多共鸣之处。

在台州椒江章安街道华景村,辛大哥一家就是在家门口的那口水井边嬉闹着长大的。年复一年,井水变暖又变凉,他自己成了家,孩子上了高中,老人的头发变了白。“虽然现在喝上了自来水,但井水的味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在相隔百里外的上虞,年过半百的老汪几乎每天都要跑去“龙山”山麓的一口井取水。因为周边来取水的老百姓很多,井台边固定放着一个公用的水桶,不论谁来自己打水即可。

“上虞是传说中舜帝的故乡,这口就是舜井,即使到如今水井还很清澈,我每天烧井水泡茶喝。”每逢遇到外乡人,老汪总不忘介绍一番这口古井。

浙江的古井之多,在早年的普查中已被证实。2011年,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古井虽然没有正式列入全国普查范围,但我省却单独对池塘井泉(古建筑类别)作了初步调查。

“根据当时记载,浙江单独作为池塘井泉登记的以及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或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寺观塔幢等附属文物被记录下来的古井,共计3641口。”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嵊州崇仁镇九十村有一口“上方井”,据考证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是浙江已知开掘最早的古井之一;在温州苍南马站镇金山村有一口金山古井,井圈外壁刻有铭文,对于研究马站宋代的人文历时有着一定的价值;在丽水遂昌云峰镇祥川村有个三口井,北井为饮用水,中井洗菜用,南井洗涤用,三井之间有水沟联通……

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古井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比如,在绍兴府山周边古井尤其多,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古井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甚至被沦为“遗忘角落”。

据当地人介绍,府山公园门口的一口古井,掩映在一条石板路当中,即使大旱天也不会干涸,相传有很长的历史,但从未有人知晓它的名字;在府直街太平弄内,有一口双眼井,据说是明代古井,但未见相关书籍记载……

今年年初,省水利厅和省文物局联手对浙江古井进行摸底排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从这次普查最终数据来看,除了核查原有登记在册的古井之外,还新发现古井水源2715处,将近多了一倍,这说明老百姓对身边古井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负责起草本次古井水源调查报告的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老师曾洪学告诉记者,原先登记在册的3641口古井正在逐渐消逝,现存3243口,仅仅不到10年时间,超过10%的古井在原址上已不复存在,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现有古井生存状态堪忧

“哎,很多古井真的找不到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老师陈海雄在电话那头发出一声叹息。今年4月,陈海熊与几位同事对1700多平方千米的泰顺进行摸排,根据原先登记的地址去寻找那些古井,但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古井已难寻踪迹。

越是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古井的消逝速度越快。

杭十中退休历史老师周恩钧一直关注杭州古井。之前,他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杭州》上看到:到1930年为止,杭州共有4842口井,平均20户人家就有一口井。“可如今,这些古井早已经湮没在城市之间,能保存下可能不到1/10。”

就算是在偏僻的农村,古井同样也在不断减少。

位于诸暨赵家镇泉畈村,由于土质原因,当地稻田水极易渗漏,往往白天把水灌入稻田,第二天一早水田又变成了旱田。于是,村民们习惯于在田间挖井,一畈田一口井,以“拗桶”的方式提水灌溉,因此这里以井多而出名。

“我年轻的时候,村里还有上千口井,最古老的井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现在就剩下118口了。”74岁的何大经老人回忆说,当年村里家家户户在田间“拗水”的场景颇为壮观,如今这些水井早已失去了灌溉的作用,所以慢慢都没有了。

即便是还保留下来的古井,生存现状也颇为艰难。

在泉畈村何文庆故居前,记者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了。“你们是做古井调查的吗,我有个事情一定要反映一下……”这位大嫂诉说,原本家门口有一口古井,用了几十年从未干涸过,如今附近来了一家豆芽厂,把地表水抽走了,导致这口井在最近几个月再也没冒过水。

与古井消失同样可惜的,是井水不再清澈。

“泰顺的100多口古井里,很多漂浮着落叶等杂物,水质有点浑浊,估计很难再用来饮用。”陈海雄认为,水质浑浊的原因很多,关键一条就是经久不用。在当地,很多古井都保存在古建筑内,附近老百姓早已不再从这些古井打水,使得井水变成了死水。

“有句老话说得好,井水越用越清,只有不断使用,水才能流动起来。”陈海雄说,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很多人围井而居的生活习惯,自来水替代了井水,导致古井的使用价值降低,遭到“冷落”已是大势所趋。

在义乌下车门社区有一口八角井,建于东晋时期,井水原来非常清澈。后来,八角井的水颜色开始发黑,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渍,还有一些奶茶杯、塑料袋等垃圾。

为了保护这口井,附近的住户曾特地凑钱,请专人用水泵将污水从井内抽干清理,但清理过后没不久,井水又重新变脏变黑,连井内石壁上的青苔都不见长了。“这口井属于浅表水,很可能老城市内雨污管道并未分离,导致井水受到了污染。”当地人分析说。

据本次古井水源调查,现存古井中有4618处仍在使用,占77.51%,有1340处古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质浑浊或被淤泥杂物淤塞等原因废弃不用,占22.49%。

古井调查是全省古井保护的第一步

古井保护,迫在眉睫。

在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有一群老人自发组成“古井护卫队”,每天分时段对辖区内数十口古井进行巡逻,记录巡逻日记,发动周边群众积极护水。

有一次,“古井护卫队”在实地巡查时发现,宝成寺义井水质变得浑浊,原来井边发生塌方,砖头落入井中,于是联系了专业的维修团队,抽干井水、修复井边,水质得以恢复。

“这两年,我们组建了民间古井研究会,希望能挖掘每一口古井的前世今生。”民间古井研究协会会长沈伟说,他们目前已经汇编了一本《坊巷古井名录》,力求留住城市记忆,让每一口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井,成为现代都市里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在宁波慈溪,也有一群老党员当起了“井长”,守护着观海卫老城内留存的87口古井。“井边一定要干净,不能有积水”“井里有漂浮物要打捞起来,不能影响井水水质”……每天早上,这些“井长们”总会在古井区域巡逻,及时清理井边的垃圾,唤醒人们心底那抹清冽的记忆。

虽然有着一群热心肠的人士守护着古井,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古井亟需修缮维护。

五年前,诸暨赵家镇的古井桔槔灌溉工程在法国大放异彩,被世界灌排联合委员会确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专家评价称,这种古老的灌溉方式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泉畈村正是这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核心区,当地很多古井旁都竖立一种叫“桔槔”的打水工具。负责编写当地水利志的周长荣介绍说,当地人利用杠杆原理打水,通过“桔槔”这种工具来打水,可以省下很多力气,过去农民一天要打上千桶水来灌溉农田,依靠的就是这种工具。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即便是这类被当地政府重视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井设施破损依然严重,很多“桔槔”成了摆设,早已无法使用。“我们这里古井太多了,每年需要一大笔专门修缮古井设施的资金,这对于村集体来说太难了。”当地村干部解释说。

这一点,陈海雄感同身受。他说,在古井调查时,很多年代久远的古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如井圈、井栏、井盖,甚至还有一些碑文、雕刻等,但当地没有修缮能力和资金保障。“对于这些幸存的古井,应该不仅限于文物单位的保护修缮,除了立碑说明、增设护栏等措施外,还可以对古井周边的古树古木、古建筑等做相应的协调整治规范,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古井保护机制。”陈海雄说。

调查团队在温州调查古井。

然而,古井保护并非维修护栏这么简单。多年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彪曾带队对温州老城区古井进行过调研。他提出,静态保护割裂了井与人的关系。人的汲水活动是水井存在并一直延续生命的不竭动力,增设防护措施虽能避免市民或游人因观赏水井或汲水活动发生意外,但同时也阻碍了人与井之间的交流,使得井水的功能性进一步丧失,导致井水变成了死水。

黄彪认为,提高水井的使用率是古井保护的生命,常用是对古井最好的保护。要还原古井的潜在饮用价值,定时定量的对古井进行水质的检测,公开检测结果,并定期抽水、清淤、保洁等措施,保持水质洁净,提高水井使用频率。

“这次古井水源调查,正是全省启动古井水源保护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会对全省古井名录进行系统管理,明确古井管理主体,加强古井本体修缮及周边环境治理,落实相关古井保护举措。”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在古井水利功能修复方面,将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加大古井换水、淤塞清淤、内壁清洗、必要的周边水系沟通等工程性管护。

一口古井,代表着一份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希望它都在这里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浙江人。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