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0-44118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浙水提〔2020〕18号 | 有 效 性 | ||
王建康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宁1号《关于提高台风防御能力 加强海塘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现答复如下:
海塘是沿海地区抵御台风暴潮最重要的安全屏障,是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线。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塘建设,特别是“9711”号台风灾害发生后,先后组织实施了千里标准海塘、强塘固房、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沿海地区海塘防洪御潮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一线标准海塘2014公里,直接保护7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75%,涉及2000余万人口和2000余万亩耕地。这些海塘在抵御历次台风灾害、保障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考察浙江水利工作时指出,浙江是一个防洪不达标的省,点中了我省防洪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适应的短板。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研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大领域补短板工作时,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特别指出,水利基础设施已是短板中的短板,要求抓紧补齐。为此,经深入调查、系统研究,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并将其写入今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海堤指示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继上世纪末全省“砸锅卖铁建海塘”之后又一防洪保安重大举措。近半年来,省市县和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大力推进建设行动计划和有关规划编制工作,本年度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
代表在分析当前我省海塘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我省海塘建设的建议,这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海堤指示精神、水利部加快水利工程补短板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决策部署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实施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具有很好的启发,下一步我们拟在有关规划和工程建设方案比选论证中予以积极吸收采纳:
一是要建设高标准安全海塘。1.突出远需求,综合研究提高防御标准。深入研究钱塘江河口和浙东沿海潮、洪、浪各种遭遇组合,按照防范偏不利“三碰头”遭遇情形和各区域实际发生的最大风暴潮为目标,结合海塘保护区未来发展需求分析,深入论证海塘提标的可达性,逐段研究确定规划防御标准。2.突出新技术,研究提高安全综合措施。按照“不明显加高海塘,但明显提高海塘防御标准和安全性能”的思路,研究利用采用新技术等综合措施提标加固海塘,努力实现“大风小浪”,确保“漫而不塌”“塌而不决”,力争“冲而不坏”。3.突出高效率,推进海塘管理现代化。强化海塘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推行海塘工程管理产权化、物业化和数字化。
二是要建设绿色生态海塘。1.突出沿岸线,统筹基本防御线与海岸线有机结合。在海塘提标加固中,无缝衔接海塘基本防御线与海岸线的关系,不损害生态海岸线。2.突出强整治,消灭海塘沿线脏乱差。结合河长制、湾滩长制以及相关环境整治行动,对海塘岸带环境、低小散产业等进行综合整治。3.突出大保护,改善生态海塘岸线。因地制宜对塘前滩地海域实施保护和修复,对塘后陆地、林地、湿地和水系进行整治,对塘身构筑尽可能实施生态化改造。
三是要建设“安全+”功能综合海塘。1.突出全贯通,打造开放共享的交通走廊。在打通海塘防汛道路的同时,因地制宜建设沿塘绿道、车行道,实现沿塘人行、骑行、车行道路全线贯通。2.突出挖遗存,打造各美其美的海塘文化长廊。充分挖掘、提炼和展示海塘文化串联成链,丰富好海塘内涵、道说好海塘故事、传承好海塘历史。3.突出获得感,打造体验多元的活力珠链。更加注重为人民群众提供观景、休闲、游憩空间,实现海塘沿线村村有亲海平台、镇镇有亲海廊道、城城有亲海公园。4.突出多融合,打造功能统筹的岸线高地。将海塘与新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等各类功能区的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为沿线小城镇、乡村振兴等建设和文旅、休闲、渔业、农业等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感谢您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浙江省水利厅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