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图片新闻
姜席堰:兴利除害 润物无声
发布日期:2020-02-24 17:55 浏览次数:

姜席堰航拍图 傅拥军 摄

姜席堰航拍图 傅拥军 摄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衢州市,虽是一个小地方,但因姜席堰成功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而闻名于天下,这也是继丽水通济堰、宁波它山堰、湖州溇港、诸暨桔槔之后浙江省第五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姜席堰始建于元至顺年间,距今已有680多年历史。姜席堰枢纽工程由姜堰(上堰)、席堰(下堰)、沙洲、堰洞(现已堵塞)、引水渠、进水闸、冲砂闸等部分组成。目前灌溉渠系有总干渠和东、中、西干渠及官村干渠,总长18.8公里,灌溉面积约3.5万亩,涉及龙洲街道、詹家镇及东华街道所辖的21个村。功能主要以灌溉为主,兼顾城市生态用水、灌区水产养殖等。灌区种植以水稻为主,兼有蔬菜、笋竹、茶叶、柑橘、黄花梨等作物。

灵山港古称灵溪,属钱塘江二级支流,是龙游人民的母亲河,全长88公里,流域面积726.9平方公里,平均年降雨量1762毫米。灵山港沿岸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考古挖掘,灵山港流域内的青碓遗址已有9000多年历史,是龙游县境内年代最久远,也是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早2000年,比良渚文化早4000多年,它们都是耕作文明的起源地,奠定了钱塘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

灵山港属山溪性河道,易暴涨暴跌,水资源分配极为不均,充沛水资源难以利用,百姓苦不堪言。

为发展农业,时任龙游县令察儿可马决心在灵山港上筑堰引水,并上奏朝廷得到恩准:免交三年皇粮,限时三年完成。他召集能工巧匠,沿灵山港自上而下挑选筑堰地址,最终选定后田铺村。后田铺村地处山区过渡到平原的咽喉部位,地势相对较高,河面相对狭窄,在此筑堰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下游自流灌溉,而且工程量最小、投资最省。当时,他把任务下达给姜文松、席寰泰两位员外,委托其负责堰坝工事。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拦河筑坝的困难可想而知。姜、席两人多次失败后总结经验,巧妙利用江心洲的分流作用,在江心洲上下游分别布置上下两堰。同时改进了堰坝的施工工艺,先用松木搭建井字形框架,并将其连接起来,再在里面投放河卵石作为堰坝基础,既有效解决了基础防冲、沉降等问题,又可带水施工作业,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创造性的设计和高超的筑堰技艺提高了姜席堰在中国治水史上的地位。

在姜席堰建设过程中,大范围开渠定位是不易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人们都不愿意渠道从自家的田地里通过。不过,这难不住察儿可马。据传,察儿可马巧妙地运用“黑夜走马定位”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一天夜晚,他命两位骑手在所骑马的尾巴上扎上一个装有石灰粉的袋子,各自朝指定终点策马奔去。随着马的奔跑,两条白色的灌渠线出现在田野上。由于是夜晚,聪明的马为了安全不走低、不爬高,而这恰恰符合灌渠效益最大化的技术要求。

姜席堰在近700年的运行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官督民办的管理制度。县级官吏行使监督职权,将具体事务委派给县乡中有威望的乡绅,再将各项水利事务分派给受益用水户。至16世纪末,姜席堰已形成固定的岁修制度,并设有堰长。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经费管理、章程制定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民结合的管理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

据史料记载,姜席堰高峰时期灌溉农田5万余亩。渠道沿途各种筒车、水碓、磨坊、油坊等纷纷兴起,发展起稻谷、桕籽、茶籽等农产品加工贸易,使灌区渐渐演变成粮油贸易集散地。灌区寺后畈、西门畈和詹家畈渐渐成了著名的“龙游粮仓”。近年来姜席堰灌区列入浙江省生态休闲观光区、衢州市全域旅游中心示范区,举办了“亚龙汽车拉力赛”“国际名校自行车赛”“国际龙舟邀请赛”“龙和国际垂钓中心”,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带动了龙游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姜席堰的修筑对社会进步起到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为龙游商帮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为龙游古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三是为婺剧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古代,货物运输主要靠水路,水路即为商路。灵山港旧时水量大,早年木帆船可通北界。产于遂昌、松阳及龙游溪口的山货特产,经过灵山港水道和沿灵山港边的陆路运至龙游,再经衢江上运衢州、常山、江山,下运兰溪、杭州。繁忙的商路,促成了龙游商帮的形成,并且发展成明清时期中国的十大商帮之一。民国时期,灵山港上游庙下、溪口和灵山成为南部山区的三个商贸重镇,处于姜席堰上堰南岸有一码头名曰“渡堰头”,是龙商水道的重要码头,也是陆路的必经之地。旧时渡堰头岸边商铺、驿站、客栈林立,夜里竹筏、帆船停满江岸,灯笼百盏,热闹非凡。

元明时代,姜席堰之水还被引入城中。据清代徐起岩《重修龙邑堰濠合记》载,姜席堰东渠水于乾隆三年通开浚、深渠道后,重新引二堰水分一路绕城而北和一路西达于城之濠内,环学舍、汇泮池,经县治之白莲桥,东折而放北门出,遂于总城外之水,同泻于溪。这样做不但提高了龙游县城的城防能力,而且方便了城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内纵横的水道也成为古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受“稻作文化”“水文化”的影响较深,姜席堰会、堰神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搭建了生存空间,促进了婺剧的流传。而姜席堰所在的后田铺村,成为婺剧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出周春聚班等民国台班。

如今,龙游县正积极谋划姜席堰风景区,借助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创建,整合婺剧文化园、龙和渔业园、浙江枫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龙游飞鸡”创收基地等项目,形成姜席堰以渠首区域为核心、以渠系串联全域的特色研学游目的地。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姜席堰:兴利除害 润物无声
  • 日期:2020-02-24 17:55
  • 来源: 中国水利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姜席堰航拍图 傅拥军 摄

姜席堰航拍图 傅拥军 摄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衢州市,虽是一个小地方,但因姜席堰成功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而闻名于天下,这也是继丽水通济堰、宁波它山堰、湖州溇港、诸暨桔槔之后浙江省第五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姜席堰始建于元至顺年间,距今已有680多年历史。姜席堰枢纽工程由姜堰(上堰)、席堰(下堰)、沙洲、堰洞(现已堵塞)、引水渠、进水闸、冲砂闸等部分组成。目前灌溉渠系有总干渠和东、中、西干渠及官村干渠,总长18.8公里,灌溉面积约3.5万亩,涉及龙洲街道、詹家镇及东华街道所辖的21个村。功能主要以灌溉为主,兼顾城市生态用水、灌区水产养殖等。灌区种植以水稻为主,兼有蔬菜、笋竹、茶叶、柑橘、黄花梨等作物。

灵山港古称灵溪,属钱塘江二级支流,是龙游人民的母亲河,全长88公里,流域面积726.9平方公里,平均年降雨量1762毫米。灵山港沿岸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考古挖掘,灵山港流域内的青碓遗址已有9000多年历史,是龙游县境内年代最久远,也是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早2000年,比良渚文化早4000多年,它们都是耕作文明的起源地,奠定了钱塘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

灵山港属山溪性河道,易暴涨暴跌,水资源分配极为不均,充沛水资源难以利用,百姓苦不堪言。

为发展农业,时任龙游县令察儿可马决心在灵山港上筑堰引水,并上奏朝廷得到恩准:免交三年皇粮,限时三年完成。他召集能工巧匠,沿灵山港自上而下挑选筑堰地址,最终选定后田铺村。后田铺村地处山区过渡到平原的咽喉部位,地势相对较高,河面相对狭窄,在此筑堰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下游自流灌溉,而且工程量最小、投资最省。当时,他把任务下达给姜文松、席寰泰两位员外,委托其负责堰坝工事。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拦河筑坝的困难可想而知。姜、席两人多次失败后总结经验,巧妙利用江心洲的分流作用,在江心洲上下游分别布置上下两堰。同时改进了堰坝的施工工艺,先用松木搭建井字形框架,并将其连接起来,再在里面投放河卵石作为堰坝基础,既有效解决了基础防冲、沉降等问题,又可带水施工作业,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创造性的设计和高超的筑堰技艺提高了姜席堰在中国治水史上的地位。

在姜席堰建设过程中,大范围开渠定位是不易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人们都不愿意渠道从自家的田地里通过。不过,这难不住察儿可马。据传,察儿可马巧妙地运用“黑夜走马定位”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一天夜晚,他命两位骑手在所骑马的尾巴上扎上一个装有石灰粉的袋子,各自朝指定终点策马奔去。随着马的奔跑,两条白色的灌渠线出现在田野上。由于是夜晚,聪明的马为了安全不走低、不爬高,而这恰恰符合灌渠效益最大化的技术要求。

姜席堰在近700年的运行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官督民办的管理制度。县级官吏行使监督职权,将具体事务委派给县乡中有威望的乡绅,再将各项水利事务分派给受益用水户。至16世纪末,姜席堰已形成固定的岁修制度,并设有堰长。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经费管理、章程制定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民结合的管理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

据史料记载,姜席堰高峰时期灌溉农田5万余亩。渠道沿途各种筒车、水碓、磨坊、油坊等纷纷兴起,发展起稻谷、桕籽、茶籽等农产品加工贸易,使灌区渐渐演变成粮油贸易集散地。灌区寺后畈、西门畈和詹家畈渐渐成了著名的“龙游粮仓”。近年来姜席堰灌区列入浙江省生态休闲观光区、衢州市全域旅游中心示范区,举办了“亚龙汽车拉力赛”“国际名校自行车赛”“国际龙舟邀请赛”“龙和国际垂钓中心”,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带动了龙游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姜席堰的修筑对社会进步起到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为龙游商帮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为龙游古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三是为婺剧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古代,货物运输主要靠水路,水路即为商路。灵山港旧时水量大,早年木帆船可通北界。产于遂昌、松阳及龙游溪口的山货特产,经过灵山港水道和沿灵山港边的陆路运至龙游,再经衢江上运衢州、常山、江山,下运兰溪、杭州。繁忙的商路,促成了龙游商帮的形成,并且发展成明清时期中国的十大商帮之一。民国时期,灵山港上游庙下、溪口和灵山成为南部山区的三个商贸重镇,处于姜席堰上堰南岸有一码头名曰“渡堰头”,是龙商水道的重要码头,也是陆路的必经之地。旧时渡堰头岸边商铺、驿站、客栈林立,夜里竹筏、帆船停满江岸,灯笼百盏,热闹非凡。

元明时代,姜席堰之水还被引入城中。据清代徐起岩《重修龙邑堰濠合记》载,姜席堰东渠水于乾隆三年通开浚、深渠道后,重新引二堰水分一路绕城而北和一路西达于城之濠内,环学舍、汇泮池,经县治之白莲桥,东折而放北门出,遂于总城外之水,同泻于溪。这样做不但提高了龙游县城的城防能力,而且方便了城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内纵横的水道也成为古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受“稻作文化”“水文化”的影响较深,姜席堰会、堰神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搭建了生存空间,促进了婺剧的流传。而姜席堰所在的后田铺村,成为婺剧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出周春聚班等民国台班。

如今,龙游县正积极谋划姜席堰风景区,借助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创建,整合婺剧文化园、龙和渔业园、浙江枫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龙游飞鸡”创收基地等项目,形成姜席堰以渠首区域为核心、以渠系串联全域的特色研学游目的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