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要:我厅围绕中央、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统一部署要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统谋划、丰富载体、一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出成效。全厅系统各级党组织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成愈来愈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相关工作获得了省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肯定。
一、省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高度肯定我厅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成效。5月11日下午,省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进驻省水利厅工作会议召开,巡回指导组组长滕勇出席并作指导讲话,厅党组书记、厅长、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马林云汇报省水利厅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作表态发言。省第十三巡回指导组副组长俞晓光以及其他成员,厅领导,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厅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人员参加会议。滕勇听取省水利厅的全面汇报后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水利厅党组对党史学习教育高度重视,思路清晰、行动迅速、推动扎实;做法活,走进南湖学、分片带头学、红府集中学、线上线下学,“三联三建三提升”;工作实,每周一计划、一例会、一督导,表格化、清单式管理;效果好,比学赶超、特色鲜明,为民办实事,前期抗旱,现在防汛,很多方面都是走在前列的,许多特色亮点做法值得推广宣传。滕勇强调,省水利厅要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为浙江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样板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力量。一要立足“红色根脉”,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要求;二要聚焦专题任务,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要强化政治引领,以优良作风确保学出高质量、好效果。马林云对省第十三巡回指导组进驻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省水利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在省第十三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聚焦“提升‘党建统领能力、业务为本能力、数字赋能能力’,争当全省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的目标,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落实落细规定动作、抓准抓优水利特色、唯实惟先开拓新局,确保高质量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现代化先行省中展现更大担当、展示独特风采。当天,指导组还参观了省水利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主题展板,实地走访了水文中心水情预报部党支部、防汛值班室等地。
二、我厅召开厅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再部署、再动员。5月12日下午,我厅召开厅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传达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进驻我厅会议精神,省水文管理中心等5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就党史学习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明确,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再部署、再动员。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蒋如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一要守好“红色根脉”、奋力争先创优,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要求。紧扣感悟思想伟力、紧扣砥砺初心使命、紧扣树立正确党史观、紧扣开拓事业新局,提升“党建统领能力、业务为本能力、数字赋能能力”,争当学史悟思、增信崇德、为民办事、勇开新局的排头兵。二要聚焦专题任务、结合水利特色,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根据厅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工作部署,在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实践、专题宣传教育、党性分析和检视问题五个方面,按照本单位(本处室)的实施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抓紧抓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以优良作风确保学出高质量、好效果。要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采取务实有效的载体举措,做到压实主体责任、坚持示范引领、注重成果转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完成好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三、省水库管理中心赴浙江省档案馆开展“温革命党史 筑纯洁党性”主题党日活动。省水库管理中心党支部赴浙江省档案馆组织参观“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开展“温革命党史 筑纯洁党性”主题党日活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拉近了参观者与革命先烈的历史距离;一份份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珍贵档案资料,让参观者深刻领会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本次活动让中心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激发了勇往直前的担当力量。大家表示要继承好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赓续奋斗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积极投入到全省水库管理事业中去,奋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四、省水文管理中心结合主责主业举办“水文大讲堂”,学史力行。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牢“我为人民站好哨”的信念,近日,省水文管理中心开设了“水文大讲堂”,中心相关负责人作题为“锻造永不卷刃的一流监测队”专题讲座。讲座详细介绍了省水文机动测验队应急工作的各项程序,针对流量、水位、雨量、水质等不同的监测内容就各式应急监测设备进行了讲解。讲座选取了丽水里东山体滑坡水文应急测验、丽水苏村山体滑坡堰塞湖应急监测、G20峰会水下安保摸排作业水文应急保障、G20峰会富春江水环境水文应急监测、新安江水库九孔泄洪水文应急监测等5个具体监测案例,生动讲述了水文机动测验队闻汛而动,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的工作情形,彰显了水文应急监测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讲座,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水文机动测验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汛期的到来,水文机动测验队也时刻准备着,在遇到与水有关的突发事件出现时,缘水而下、临水而测,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全力做好应急监测工作,为政府及抢险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五、中国水利博物馆结合“五四青年节”,开展主题团日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引领中国水利博物馆青年回顾党的奋斗历史,讴歌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近日,中国水博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组织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活动。活动中,馆领导作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导师,勉励大家要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首创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革命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树立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全体成员还集体创作《红船》画作,回顾了100年前,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驭舟而行,闯险滩、搏激流的伟大历程和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所形成的红船精神。水博青年将不忘初心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向党的100周年华诞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六、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建设管理处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近日,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浙江省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表彰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等集体和个人,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建设管理处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是省重点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和姚江流域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宁波、舟山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姚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性工程,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发挥了效益。建管处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各参建单位围绕“抓工程进度、建精品工程”,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姚江上游西排工程高标、高质、高效建设。省钱塘江流域中心也将以中心建管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为新的起点,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积极开展“百个项目联党建”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通过“七个一百”中的“百个项目联党建”,联手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党组织工作及活动方式,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红色寻访活动。院农水所党支部联合省水利厅农水水电水保处党支部赴余杭区良渚博物院开展“探寻良渚遗址,领悟历史文化”活动。二是组织共建交流座谈。院河湖所党支部、测绘地信中心党支部联合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开展党建联建主题座谈,围绕“如何推动宁波市河湖建设及管理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沙龙的形式开展交流座谈。三是凝聚联创成果。院河口所党支部联合钱塘江流域中心河口治理部党支部,以“涌潮观测站运行和维护”项目和“河口水文江道情势评估与涌潮数据分析预报”项目为依托,以涌潮研讨为着力点,召开党建联建座谈会,最终形成一份高质量的党建统领促进业务发展的联创成果。
八、百年党史学习——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简介。为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1921年8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
2.重要内容
(1)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立党的纲领。
(3)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选举产生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历史意义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此焕然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2.重要内容
(1)提出现阶段纲领和最高纲领。
(2)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大会之后开始采取群众路线方法。
3.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做报告。
2.重要内容
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建立统一战线。
3.历史意义
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四)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2.重要内容
(1)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2)指出无产阶级在民族运动中既要反对“左”的倾向,也要反对“右”的倾向。
(3)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3.历史意义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
2.重要内容
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3.历史意义
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党的建设史上有重要意义。
(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2.重要内容
(1)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2)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3.历史意义
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
2.重要内容
(1)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
(2)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
(3)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
(4)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
3.历史意义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八)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2.重要内容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3.历史意义
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并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九)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党员。
2.重要内容
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十)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
2.重要事件
通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
2.重要事件
通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3.历史意义
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20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
2.重要事件
(1)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
(2)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3)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历史意义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十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
2.重要事件
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加快和深化改革,进一步确定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3.历史意义
它开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至18日在北京举行。
2.重要事件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3.历史意义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48名,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
2.重要事件
大会审议和通过了江泽民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历史意义
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21世纪的发展作了展望。
(十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2.重要事件
(1)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3.历史意义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2.重要事件
(1)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3)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3.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十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2.重要事件
(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3.历史意义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积极评价这次历史性盛会,认为十八大确定的各项重大方针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次大会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十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至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2.重要事件
(1)习近平担任十九大报告起草组组长。
(2)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3)大会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次大会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来源:厅党史学习教育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