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四式”举措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开展“四式”学习,突出学习教育的红船味、浙江味、水利味、教育味,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推动学校“党建统领、育人为本、数字赋能”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全力建设国内一流、行业领先、水利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一、“专班式”运作,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主体责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专门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脱产集中办公,制定了上下联动、全覆盖、一体化的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倒排时间表,凡事往前赶,打好提前量,力争高质量。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眼“高标准”。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之后,学校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部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3月19日,面向全体党员师生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提出了“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有亮点”的工作要求。3月30日前,各二级学院完成动员部署会。
(二)认真落实推进,着重“全覆盖”。将党史学习专题纳入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的重要内容,为全体党员师生发放《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核心书目和重要学习资料。针对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参观学习,确保学习全覆盖。定期组织召开专班工作例会,编发《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简报》4期,及时交流编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官微、宣传栏、道旗等宣传阵地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党史学习教育。
(三)严格检查指导,着力“促效能”。组建指导组,列出清单下达工作任务,定期下沉式指导检查各党总支、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有效嵌入办学育人全链条,层层抓好落实。
二、“组团式”宣讲,确保学习入人心
(一)发挥引领示范,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二级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级联动学。学校党委以“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为主题,采用专题学习+研讨、校外专家作专题辅导等方式,紧紧围绕《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习近平在浙江》等重要学习资料开展了3期专题学习,每期专题学习安排1-2名党委委员作中心发言、3-4名中层干部作交流发言。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结合专业特色组织专题学习,各支部共开展专题学习277次。围绕学习教育重点内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等深入师生讲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委班子成员到所在党支部、分管(联系)单位讲一次党课,每名党支部书记和处级以上党员干部都讲一堂党课或做一次党史宣讲。
(二)提升理论素养,专家大师“辅导讲”。为更好地利用好红色资源、水利特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16名优秀教师担任宣讲员,成立学校“四史”红色宣讲团,让党史知识以生动鲜活的形式走进师生心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四史”红色宣讲团围绕“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红船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启示”“习近平治水思想与美丽浙江建设”“社会主义五百年”等20个专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宣讲。红色宣讲团成员按照一对一联系二级学院落实宣讲任务,目前专题宣讲已覆盖全校所有党员师生。此外,还邀请中新社浙江分社严格宣讲浙江党史,邀请浙江省首席技能大师水文专家胡永成等作为特邀嘉宾,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浙江水利水文改革发展的故事。
(三)交流学习感悟,师生党员“主动讲”。开展“浙水青年讲党史”微党课比赛、“百年潮涌 共筑复兴梦”青春演讲赛、“铭记辉煌路 青春跟党走”大学生讲党的故事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观看红色电影、“百名青年讲百年党史”系列专题活动等,鼓励青年师生亲身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中来。有三位青年教师参加水利厅微党课大赛,有2位进入前5名。各二级学院也相继组建学生红色宣讲团,深入校园、社区、企业进行红色宣讲,传承红色基因,以多种形式“学党史·话初心”,争当百年党史“广播员”,在全校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青年人参与讲、青年人愿意听、青年人从中受益”的浓厚氛围。
三、“融入式”教育,确保学习显特色
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育人工作紧密结合,使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学校积极挖掘水利事业中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水利学子的现实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新”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入水利学子“心”中,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共同体,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一)“线上+线下”,激发学习热情。在线上,针对高校师生的独特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实现全面覆盖和最佳效果。建立起以官网官微为核心,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的各类宣传阵地同频发力的多平台、多层级的宣传体系。其中,校官网建立“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上传“习近平在浙江专题系列文章”“党史文献影视”“党史微课”等理论、影音等学习资料,集中展示全校学习动态。官微同步转发学校重要学习动态新闻,并设立“党史上的今天”栏目,介绍党史知识,各二级学院公众号开展“红色微课”新媒体展播活动,“庆百年华诞 忆初心使命”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依托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浙江省水管理平台水利云课堂等网络平台,开设党员干部线上培训。组织师生收看“百年·初心·使命”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现场直播、“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线上视频讲座等。在线下,学校承办了厅管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组织参加了水利厅举办第一期水利大讲堂暨党史主题宣讲会;依托义乌干部学院举办处级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举办了9次思政教师党史培训课程;紧紧围绕《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在浙江》等重要学习资料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二)“课内+课外”,强化学习效果。为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一是认真落实“理论教学”。思政课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的维度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维度,结合英雄先锋模范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感悟初心使命。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以4人一组的教学团队方式,分工协作,实现“四史”教育模块化教学,覆盖全体学生。二是抓实抓好“实践教学”。以红色历程、伟大成就、人物风采、时代新貌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倾听活着的党史”红色记忆寻访活动,组织师生寻访抗战老兵、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目前已寻访了10名老兵及23个革命纪念地;开展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志愿服务,嘉兴、浦江等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等特色活动;开展“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前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学校周恩来广场进行清明祭扫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四史”,培育爱党爱国情怀。三是创新丰富“活动载体”。借助短视频制作、抖音账号、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宣传革命故事,传播英烈精神,号召广大党员师生线上祭扫、网上祭奠、“云”上缅怀;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分享英烈先进事迹、诵读烈士家书,传承革命精神,开展“回顾奋斗历程,启航崭新征程”党史国史知识竞赛、庆祝建党100周年手抄报比赛,剪纸绘画等艺术作品展,部分优秀原创作品在学校展出。
(三)“校内+校外”,营造学习氛围。在校内,充分利用全媒体的传播手段,向上级领导、社会大众和校内师生积极宣传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先进典型和活动成效,集中报道党史学习教育新闻70余篇。在校外,凝聚全校合力,为持续做好党史学习教育营造积极舆论氛围。目前学校“红色记忆寻访活动”“守护‘红色根脉’弘毅班开班”“百名青年讲百年党史”等活动多次获中国新闻网、浙江在线、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等省级重要媒体报道。我厅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已印发的11期中,有6期刊载学校信息。
四、“立体式”服务,确保学习见实效
以推进学校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围绕上级有关深化“三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切实推动解决校内师生、合作企业、地方基层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一)抓住“关键小事”,解决师生现实需求。开展“惠民8件事”活动,围绕师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以“清单化”形式列出项目,推进学生事务中心改造提升、建设分工会职工小家、升级室外篮球场地设施、分批建立二级学院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微生活便民服务点、投放自助打印机等。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为民办实事理念、方法、机制持续优化,增强“服务码”标识,做到师生操心事烦心事“码上提、马上办”,师生关切得到及时回应,进一步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归属感。
(二)抓住“学校难事”,破解事业发展瓶颈。一是启动“建功立业新时代”行动,由党委书记、校长分别牵头破解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难题,提出破题对策,其他班子成员至少领衔破解1个基层关切的问题,组织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岗位大练兵、比学赶超等活动;二是深化落实学校领导联系服务师生制度,推进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六联”、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四个一”、其他中层领导干部“2+X”工作,切实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取得实效;三是举办教职工“说案例”、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对标争先奋进姿态喜迎建党百年华诞。
(三)抓住“地方实事”,助力重要民生项目。积极参加水利三服务“百千万”行动,通过专题实践活动,强化教育民生服务导向。由党委书记带头,校内水利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多次赶赴各地水利项目现场,为当地民生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对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研究并提出意见建议。制定深化水利三服务“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5名处长联5县市区,每月开展服务,切实为群众、企业、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
信息来源:厅党史学习教育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