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助力余姚应对历史性高水位
发布日期:2021-07-30 17:25 浏览次数:

【本站7月26日讯】今年“烟花”台风正面登陆我省,个头大、移速慢、水汽足,给我省带来了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四明山区更是再一次成为了暴雨中心。据省水文管理中心统计,7月22日8时受“烟花”影响以来至26日12时,余姚市累计面雨量达561.2毫米,已与2013年“菲特”台风影响期间的总降雨量持平。

姚江流域受长时间持续降雨洪水,台风“烟花”风暴增水和天文大潮汛叠加等综合影响,余姚站今天凌晨2时水位达到3.40米,与 2013年“菲特”台风创下的历史最高水位持平,至12时水位达到3.51米。截至目前,在水位更高的情况下, 余姚城区并未发生重大内涝,也未发生“菲特”台风期间的洪水漫堤、城区大面积受淹等情况!这背后,离不开“菲特”台风后建设的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的努力。

余姚地理位置特殊,有人形容像一个“锅底”:南部是山地丘陵,北部是滨海平原,中部是呈带状、低洼的姚江平原,整座城市“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姚江干流穿城而过,同时又有数条南北支流汇入姚江。无论南边还是北边出现洪水,最终都汇入姚江,并由姚江汇入甬江出海。但遇到高潮位时,受下游高水位顶托,涝水又会排不出去。

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出……针对这一困境,“菲特”台风后,省市县三级积极谋划,规划打造姚江治理“6+1 ”工程,形成“东泄、上蓄、西排、北排、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规划总体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今年,多数工程都在防御“烟花”台风中扛起了防洪排涝的大旗。

今年首次全站投入使用的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展现了它的“龙吸水”实力!通过关闭通明闸,将上游上虞来水牢牢锁在了余姚城外。同时通过配套工程梁湖枢纽5台机组全站排水,将这些涝水向西排入曹娥江,一路经过曹娥江大闸强排进钱塘江。据统计,自7月21日14时至26日12时,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已累计排涝量约2210万立方米(其中预泄约699万立方米),相当于挡住了1.6个西湖水进入余姚,有效减轻了姚江干流及余姚城区的防洪压力。目前通明闸上水位4.84米,梁湖枢纽内河侧水位4.55米,梁湖枢纽外河侧水位9.79米。

上游拦下来的水,如何尽快外排入海?另一个办法是扩大“北排”。“烟花”台风期间,打通“北排”快速通道的泗门泵站累计排水900万方,发挥了有效作用。

姚江行洪,主要靠东排——姚江自西向东,与奉化江汇成甬江,最后东流入海。但入海的甬江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台风期间常会形成台风、暴雨、潮水“三碰头”,外海潮位长时间处于高位,使得海水倒灌内陆。

为有效解决风雨潮“三碰头”时候的潮水顶托难题,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应运而生。在加固河道堤防的基础上,设计建设慈江闸站、化子闸泵站、澥浦闸站等3座大型排涝泵站,采用梯级抽排的方式,打通了行洪的“高速水路”。特别是通过建设强排泵站,既可加大水力坡降和流速提高排涝效率,又能通过闸泵联排实现24小时不间断排涝。7月20日至7月26日13时,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共排水3611.32万方。

作为余姚上游的“镇水重器”,四明湖水库全力发挥拦洪削峰作用。自7月23日13时开始预泄,至25日1时水库预泄至13.37米水位,预留出1903万方库容用于拦蓄入库洪水。洪水期间,又在确保水库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入库洪水悉数拦截!截至26日12时,累计拦蓄洪水3000万方,在吞吐间尽显防御威力。

此外,2013年后余姚全面实施了“城区包围”工程,城区堤防加固工程、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纷纷启动,形成了余姚中心城区建设的防洪封闭圈,也为应对今年历史性的高水位,增加了底气。

“烟花”带来的强降雨还在继续,水利工程继续发挥作用,缓解余姚历史性高水位的情况。



信息来源:厅防御处 水文中心 设计院

水利工程助力余姚应对历史性高水位
  • 日期:2021-07-30 17:25
  • 来源: 厅防御处 水文中心 设计院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7月26日讯】今年“烟花”台风正面登陆我省,个头大、移速慢、水汽足,给我省带来了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四明山区更是再一次成为了暴雨中心。据省水文管理中心统计,7月22日8时受“烟花”影响以来至26日12时,余姚市累计面雨量达561.2毫米,已与2013年“菲特”台风影响期间的总降雨量持平。

姚江流域受长时间持续降雨洪水,台风“烟花”风暴增水和天文大潮汛叠加等综合影响,余姚站今天凌晨2时水位达到3.40米,与 2013年“菲特”台风创下的历史最高水位持平,至12时水位达到3.51米。截至目前,在水位更高的情况下, 余姚城区并未发生重大内涝,也未发生“菲特”台风期间的洪水漫堤、城区大面积受淹等情况!这背后,离不开“菲特”台风后建设的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的努力。

余姚地理位置特殊,有人形容像一个“锅底”:南部是山地丘陵,北部是滨海平原,中部是呈带状、低洼的姚江平原,整座城市“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姚江干流穿城而过,同时又有数条南北支流汇入姚江。无论南边还是北边出现洪水,最终都汇入姚江,并由姚江汇入甬江出海。但遇到高潮位时,受下游高水位顶托,涝水又会排不出去。

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出……针对这一困境,“菲特”台风后,省市县三级积极谋划,规划打造姚江治理“6+1 ”工程,形成“东泄、上蓄、西排、北排、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规划总体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今年,多数工程都在防御“烟花”台风中扛起了防洪排涝的大旗。

今年首次全站投入使用的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展现了它的“龙吸水”实力!通过关闭通明闸,将上游上虞来水牢牢锁在了余姚城外。同时通过配套工程梁湖枢纽5台机组全站排水,将这些涝水向西排入曹娥江,一路经过曹娥江大闸强排进钱塘江。据统计,自7月21日14时至26日12时,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已累计排涝量约2210万立方米(其中预泄约699万立方米),相当于挡住了1.6个西湖水进入余姚,有效减轻了姚江干流及余姚城区的防洪压力。目前通明闸上水位4.84米,梁湖枢纽内河侧水位4.55米,梁湖枢纽外河侧水位9.79米。

上游拦下来的水,如何尽快外排入海?另一个办法是扩大“北排”。“烟花”台风期间,打通“北排”快速通道的泗门泵站累计排水900万方,发挥了有效作用。

姚江行洪,主要靠东排——姚江自西向东,与奉化江汇成甬江,最后东流入海。但入海的甬江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台风期间常会形成台风、暴雨、潮水“三碰头”,外海潮位长时间处于高位,使得海水倒灌内陆。

为有效解决风雨潮“三碰头”时候的潮水顶托难题,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应运而生。在加固河道堤防的基础上,设计建设慈江闸站、化子闸泵站、澥浦闸站等3座大型排涝泵站,采用梯级抽排的方式,打通了行洪的“高速水路”。特别是通过建设强排泵站,既可加大水力坡降和流速提高排涝效率,又能通过闸泵联排实现24小时不间断排涝。7月20日至7月26日13时,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共排水3611.32万方。

作为余姚上游的“镇水重器”,四明湖水库全力发挥拦洪削峰作用。自7月23日13时开始预泄,至25日1时水库预泄至13.37米水位,预留出1903万方库容用于拦蓄入库洪水。洪水期间,又在确保水库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入库洪水悉数拦截!截至26日12时,累计拦蓄洪水3000万方,在吞吐间尽显防御威力。

此外,2013年后余姚全面实施了“城区包围”工程,城区堤防加固工程、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纷纷启动,形成了余姚中心城区建设的防洪封闭圈,也为应对今年历史性的高水位,增加了底气。

“烟花”带来的强降雨还在继续,水利工程继续发挥作用,缓解余姚历史性高水位的情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