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水利要闻
【数字化改革】慈溪市专注“数智引领”
扎实推进全市域治水兴水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
发布日期:2021-09-17 17:38 浏览次数:

【编者按】当前,浙江水利数字化改革大潮奔涌激荡:组专班、开例会、印方案、抓进度……改革的机制不断完善;理业务、搭平台、上应用、出制度……改革的任务逐步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152”体系架构,全省水利系统认真承接“规定动作”、主动创新“自选动作”,进行全方位推进、系统性重塑,着力探索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的实现新路径。近日,浙江水利网站推出【数字化改革】专题,展现水利数字化改革的“硬核”成果,努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全景图中展示更多水利风采和担当。

慈溪市专注“数智引领”

扎实推进全市域治水兴水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


【本站9月17日讯】近年来,慈溪以“水利业务数据化、水利数据业务化”为原则,对标整体智治示范市打造数字化“慈溪水网”。目前已成功建成全省首张涵盖水利全要素并与天地图深度融合的“水利一张图”,集成水情、工情数据超过1.5亿条,自建及共享新区及市级各部门感知点超3万处,系统运行数据作业完成率达100%,数据库各类接口调用日均超1万次。今年慈溪“数字水利”项目以第二名入选省水利改革创新十佳实践案例。

夯实“数字化+稳防汛”大基础,建成精准联动智能测报“数字地图”

一是完善“直观化”防汛信息监测体系。该市通过应用“水利一张图”多源全景平台对全市骨干河道、山塘水库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精准联动全市域169处水位、雨量、流量站等安全监测设施,加强水库预泄、海闸排涝、河网退水、小流域山洪等监测预警,及时跟进台风降雨预测和河网蓄泄。

二是新增“技术化”防汛支撑监测点位。通过新增雷达压力式水位站点和超标准人工洪水位尺等监测设备,有效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统一加装“双测验设备、双终端机”水文预警体系。同时增添购置北斗卫星双信道通信系统、物联网感知体系等应急监测设备,数据到站率从97%提高至100%。

三是打造“动态化”智能防汛调度平台。通过实时与历史系统数据比对,实现基于气象预报的淹没区域、淹没水深、淹没时长的预测,并将最优运行方案一键下发至泵闸集群,智能执行水库河网蓄泄调度。目前已搭建基于水力学模型的“数字城河”,系全省水利系统中首个实现将最优运行方案一键下发至泵闸集群的数字应用。

谋划“数字化+大引水”优路径,打造境内境外双向高效“循环水网”

一是以“算清水账”为基点,厘清全市水域的“数字历史”。算清自身水账,基于国土三调和水域调查,厘清全市域河网水位等数据;算清引水水账,全面掌握境外引水的日、月、年及历史引水量;算清排涝水账,涵盖全市域11个出海闸北排杭州湾水账和人民闸南排姚江水账。目前,该市重要边界闸流量设施100%全覆盖,且实时更新频率为5分钟/次。

二是以“精准调配”为导向,建成联调联控的“数字城河”。面对该市水利设施众多且信息分散的传统粗放式管理特征,以来水增量(浙东引水、梁辉、汤浦引水)、当前总量(水库、河道)、排水总量(11个出海闸排水)为三个重要关注点,打造集合“一键调度、一键分析、一键直控”的中心城区河道特色应用,实现中心城区“日常水可引、应急水可排”的预期成效。

三是以“改善水质”为主轴,实现智慧精准的“数字引水”。立足“引水流量精准化、调水时间及时化、来水水质最优化”的核心原则,利用浙东来水在东、中、西三个河区间穿流形成“类水库式”的串联河网,实现对各河区浙东引水来量的精细分配。以数字支撑引水,借引水改善水质,全域式治理河网水环境。

完善“数字化+全市域”新常态,实现数字联动共治共享体制机制

一是联动新区及市级部门统筹发展方向。目前已自建及共享新区及市级各部门感知点超3万处。同时注重与省厅和宁波市局的上下联动,在上级水利部门搭建通用应用基础上,错位建设特色应用。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智慧城河、智慧水库、智慧海闸于一体的“天空地网”智能感知体系。

二是实行“涉水项目带数字水利”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水利全行业建设项目为依托,以重点领域为试点突破,严格落实“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如在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谋划前期,明确要求加入“数字水利”建设相关内容,投资达1000万元。

三是强化兴水治水各项要素保障。数字化兴水治水涉及项目多、投资大、周期长,人才储备方面,推进兴水治水智库建设,吸引更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投身“数字水利”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探索建立“财政、工程、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数字水利资金保障体系。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


信息来源:慈溪市水利局 厅数改办

【数字化改革】慈溪市专注“数智引领” 扎实推进全市域治水兴水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
  • 日期:2021-09-17 17:38
  • 来源: 慈溪市水利局 厅数改办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编者按】当前,浙江水利数字化改革大潮奔涌激荡:组专班、开例会、印方案、抓进度……改革的机制不断完善;理业务、搭平台、上应用、出制度……改革的任务逐步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152”体系架构,全省水利系统认真承接“规定动作”、主动创新“自选动作”,进行全方位推进、系统性重塑,着力探索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的实现新路径。近日,浙江水利网站推出【数字化改革】专题,展现水利数字化改革的“硬核”成果,努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全景图中展示更多水利风采和担当。

慈溪市专注“数智引领”

扎实推进全市域治水兴水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


【本站9月17日讯】近年来,慈溪以“水利业务数据化、水利数据业务化”为原则,对标整体智治示范市打造数字化“慈溪水网”。目前已成功建成全省首张涵盖水利全要素并与天地图深度融合的“水利一张图”,集成水情、工情数据超过1.5亿条,自建及共享新区及市级各部门感知点超3万处,系统运行数据作业完成率达100%,数据库各类接口调用日均超1万次。今年慈溪“数字水利”项目以第二名入选省水利改革创新十佳实践案例。

夯实“数字化+稳防汛”大基础,建成精准联动智能测报“数字地图”

一是完善“直观化”防汛信息监测体系。该市通过应用“水利一张图”多源全景平台对全市骨干河道、山塘水库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精准联动全市域169处水位、雨量、流量站等安全监测设施,加强水库预泄、海闸排涝、河网退水、小流域山洪等监测预警,及时跟进台风降雨预测和河网蓄泄。

二是新增“技术化”防汛支撑监测点位。通过新增雷达压力式水位站点和超标准人工洪水位尺等监测设备,有效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统一加装“双测验设备、双终端机”水文预警体系。同时增添购置北斗卫星双信道通信系统、物联网感知体系等应急监测设备,数据到站率从97%提高至100%。

三是打造“动态化”智能防汛调度平台。通过实时与历史系统数据比对,实现基于气象预报的淹没区域、淹没水深、淹没时长的预测,并将最优运行方案一键下发至泵闸集群,智能执行水库河网蓄泄调度。目前已搭建基于水力学模型的“数字城河”,系全省水利系统中首个实现将最优运行方案一键下发至泵闸集群的数字应用。

谋划“数字化+大引水”优路径,打造境内境外双向高效“循环水网”

一是以“算清水账”为基点,厘清全市水域的“数字历史”。算清自身水账,基于国土三调和水域调查,厘清全市域河网水位等数据;算清引水水账,全面掌握境外引水的日、月、年及历史引水量;算清排涝水账,涵盖全市域11个出海闸北排杭州湾水账和人民闸南排姚江水账。目前,该市重要边界闸流量设施100%全覆盖,且实时更新频率为5分钟/次。

二是以“精准调配”为导向,建成联调联控的“数字城河”。面对该市水利设施众多且信息分散的传统粗放式管理特征,以来水增量(浙东引水、梁辉、汤浦引水)、当前总量(水库、河道)、排水总量(11个出海闸排水)为三个重要关注点,打造集合“一键调度、一键分析、一键直控”的中心城区河道特色应用,实现中心城区“日常水可引、应急水可排”的预期成效。

三是以“改善水质”为主轴,实现智慧精准的“数字引水”。立足“引水流量精准化、调水时间及时化、来水水质最优化”的核心原则,利用浙东来水在东、中、西三个河区间穿流形成“类水库式”的串联河网,实现对各河区浙东引水来量的精细分配。以数字支撑引水,借引水改善水质,全域式治理河网水环境。

完善“数字化+全市域”新常态,实现数字联动共治共享体制机制

一是联动新区及市级部门统筹发展方向。目前已自建及共享新区及市级各部门感知点超3万处。同时注重与省厅和宁波市局的上下联动,在上级水利部门搭建通用应用基础上,错位建设特色应用。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智慧城河、智慧水库、智慧海闸于一体的“天空地网”智能感知体系。

二是实行“涉水项目带数字水利”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水利全行业建设项目为依托,以重点领域为试点突破,严格落实“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如在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谋划前期,明确要求加入“数字水利”建设相关内容,投资达1000万元。

三是强化兴水治水各项要素保障。数字化兴水治水涉及项目多、投资大、周期长,人才储备方面,推进兴水治水智库建设,吸引更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投身“数字水利”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探索建立“财政、工程、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数字水利资金保障体系。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