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2-03728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新闻客户端】抗旱记丨城市解渴 节流更要开源:金华市区、乐清等城区供水趋紧
发布日期:2022-11-21 16:43 浏览次数:

11月15日,浙江又一地紧急实施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金华兰溪市每日在两个时段正常供水,其余14.5个小时降压限制供水。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如预测后期无有效降雨,当前全省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平均可供水120天以上,但金华市区、乐清、永嘉、龙游、庆元等地城区以及部分集镇供水形势趋紧。

今年出梅以来,金华连续干旱,不少山塘、水库亮起“红灯”。近日,记者来到金华城区主水源地之一的金兰水库,只见其上游白沙溪的河床已有部分区域缺水见底,土壤干裂,出现条条沟壑。水库巡查人员告诉记者,水库平均水位已由日常的120.19米下降至108.45米,蓄水率为41.6%。

为此,金华全市开始采取分区分类方式限制工业用水,如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D类、C类企业用水,每日减少用水量1.3万立方米。

旱情倒逼企业精心做好节水文章。走进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大片绿地映入眼帘,绿化带两侧的雨水沟绕园区绵延几公里,雨水由此汇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即使在旱季,也可有效补充园区绿化用水。

生物医药产业属“耗水大户”,但通过提升工艺和设备,该公司建立了高效的水循环系统。园区动力中心车间外,几个形似集装箱的银色冷却塔24小时运转,高密封的冷却设备和能量梯级利用模式,使园区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9.49%。“分类控水以来,我们把用水指标细化到每个车间。每天定时收集各表用水量,如遇异常数据,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该企业工程部副主任廖宇波说,精细化管控为节水节能开拓了新空间。

节流更要开源。为缓解一地水源紧张问题,跨区域协同的取水、引水工程正在各地上马。眼下,金华正谋划将备用的九峰水库原水提升补充至金兰水库。乐清已连续一个月通过“隔江海运”调水,每日用5艘船舶运送两趟,总计运水6000吨,以解燃眉之急。此外,一条长达20公里、从温州市区横穿瓯江的供水通道正在赶工。乐清计划采取边设计、边政策处理、边施工的方式推进建设,通道投用后,温州龙湾区状元水厂每日能够输送约10万吨清水。

一些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的地区,在多年发展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也在此次旱情中赢得了先机。以义乌为例,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0立方米,仅为全省均值的四分之一。今年,义乌用水紧张,但长期工程投入延缓了供水危机的到来。

走进义乌市稠城街道卿悦府小区,作为当地首个实现分质供水的居民小区,这里每家每户都预先埋设双管双水表,其中一根通的就是“中水”。“拖地、冲马桶、阳台浇花,用的都是‘中水’,每吨价格比自来水便宜5毛钱。”61岁的居民朱国勇说,现在自家用中水和自来水的比例接近2比3。

“我们希望用‘中水’置换工业用的自来水,把节约下来的优质水供给老百姓。”义乌市水务局党委委员朱红斌介绍,“中水”指雨水、江水或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城市杂用水。义乌工业企业多,自来水用量一度占全市总量的48%。今年10月,义乌率先建成稠江工业水厂,向晶澳太阳能公司供水,中水供应量达到每日1万吨,自来水置换率达到77%。眼下,义乌全市已建成4座分质水厂,形成11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一年可节约自来水2000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供水压力。

近些天,我省降雨明显增多,久旱少雨的局面将被打破,但此次降雨还不足以解除旱情。记者从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获悉,出梅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10市61地已多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总增雨量达40528.69万吨。当下,抓住降水有利时机,各地将继续开展人工作业,助力缓解旱情。

【浙江新闻+】

兰溪启动应急限制供水

从11月15日起,兰溪率先启动应急限制供水方案,分区域实行分时段和单双号限制供水政策。限供首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记者一行来到了兰溪市芝堰水厂。这里把水库输送来的原水,处理成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兰江、云山和永昌街道等9个区域供居民使用。

根据应急限制供水方案,这些地区每日9:30至16:30、21:30至次日5:00两个时段,共计14.5小时实施限供。记者抵达水厂是14时,正处于限供期间。

水厂二楼指挥调度中心,一块大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字,显示原水进水量、水质、出水量等数据的变化。“目前的水厂出水量为3300立方米/小时,比昨日同时段减少了700立方米/小时。”芝堰水厂副厂长周加城告诉记者。

记者驱车赶到兰江街道,随意走进李渔路上的一家正在营业的牙科诊所。

“水确实变小了,流得也慢了。”一名祝姓工作人员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拧开了水龙头。她告诉记者,12日就收到了限供通知,他们这一排十几家商户都早做好了储水和节水准备,所以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索引号 002482285/2022-03728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新闻客户端】抗旱记丨城市解渴 节流更要开源:金华市区、乐清等城区供水趋紧
发布日期:2022-11-21 16:43 浏览次数:

11月15日,浙江又一地紧急实施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金华兰溪市每日在两个时段正常供水,其余14.5个小时降压限制供水。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如预测后期无有效降雨,当前全省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平均可供水120天以上,但金华市区、乐清、永嘉、龙游、庆元等地城区以及部分集镇供水形势趋紧。

今年出梅以来,金华连续干旱,不少山塘、水库亮起“红灯”。近日,记者来到金华城区主水源地之一的金兰水库,只见其上游白沙溪的河床已有部分区域缺水见底,土壤干裂,出现条条沟壑。水库巡查人员告诉记者,水库平均水位已由日常的120.19米下降至108.45米,蓄水率为41.6%。

为此,金华全市开始采取分区分类方式限制工业用水,如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D类、C类企业用水,每日减少用水量1.3万立方米。

旱情倒逼企业精心做好节水文章。走进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大片绿地映入眼帘,绿化带两侧的雨水沟绕园区绵延几公里,雨水由此汇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即使在旱季,也可有效补充园区绿化用水。

生物医药产业属“耗水大户”,但通过提升工艺和设备,该公司建立了高效的水循环系统。园区动力中心车间外,几个形似集装箱的银色冷却塔24小时运转,高密封的冷却设备和能量梯级利用模式,使园区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9.49%。“分类控水以来,我们把用水指标细化到每个车间。每天定时收集各表用水量,如遇异常数据,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该企业工程部副主任廖宇波说,精细化管控为节水节能开拓了新空间。

节流更要开源。为缓解一地水源紧张问题,跨区域协同的取水、引水工程正在各地上马。眼下,金华正谋划将备用的九峰水库原水提升补充至金兰水库。乐清已连续一个月通过“隔江海运”调水,每日用5艘船舶运送两趟,总计运水6000吨,以解燃眉之急。此外,一条长达20公里、从温州市区横穿瓯江的供水通道正在赶工。乐清计划采取边设计、边政策处理、边施工的方式推进建设,通道投用后,温州龙湾区状元水厂每日能够输送约10万吨清水。

一些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的地区,在多年发展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也在此次旱情中赢得了先机。以义乌为例,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0立方米,仅为全省均值的四分之一。今年,义乌用水紧张,但长期工程投入延缓了供水危机的到来。

走进义乌市稠城街道卿悦府小区,作为当地首个实现分质供水的居民小区,这里每家每户都预先埋设双管双水表,其中一根通的就是“中水”。“拖地、冲马桶、阳台浇花,用的都是‘中水’,每吨价格比自来水便宜5毛钱。”61岁的居民朱国勇说,现在自家用中水和自来水的比例接近2比3。

“我们希望用‘中水’置换工业用的自来水,把节约下来的优质水供给老百姓。”义乌市水务局党委委员朱红斌介绍,“中水”指雨水、江水或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城市杂用水。义乌工业企业多,自来水用量一度占全市总量的48%。今年10月,义乌率先建成稠江工业水厂,向晶澳太阳能公司供水,中水供应量达到每日1万吨,自来水置换率达到77%。眼下,义乌全市已建成4座分质水厂,形成11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一年可节约自来水2000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供水压力。

近些天,我省降雨明显增多,久旱少雨的局面将被打破,但此次降雨还不足以解除旱情。记者从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获悉,出梅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10市61地已多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总增雨量达40528.69万吨。当下,抓住降水有利时机,各地将继续开展人工作业,助力缓解旱情。

【浙江新闻+】

兰溪启动应急限制供水

从11月15日起,兰溪率先启动应急限制供水方案,分区域实行分时段和单双号限制供水政策。限供首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记者一行来到了兰溪市芝堰水厂。这里把水库输送来的原水,处理成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兰江、云山和永昌街道等9个区域供居民使用。

根据应急限制供水方案,这些地区每日9:30至16:30、21:30至次日5:00两个时段,共计14.5小时实施限供。记者抵达水厂是14时,正处于限供期间。

水厂二楼指挥调度中心,一块大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字,显示原水进水量、水质、出水量等数据的变化。“目前的水厂出水量为3300立方米/小时,比昨日同时段减少了700立方米/小时。”芝堰水厂副厂长周加城告诉记者。

记者驱车赶到兰江街道,随意走进李渔路上的一家正在营业的牙科诊所。

“水确实变小了,流得也慢了。”一名祝姓工作人员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拧开了水龙头。她告诉记者,12日就收到了限供通知,他们这一排十几家商户都早做好了储水和节水准备,所以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11月15日,浙江又一地紧急实施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金华兰溪市每日在两个时段正常供水,其余14.5个小时降压限制供水。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如预测后期无有效降雨,当前全省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平均可供水120天以上,但金华市区、乐清、永嘉、龙游、庆元等地城区以及部分集镇供水形势趋紧。

今年出梅以来,金华连续干旱,不少山塘、水库亮起“红灯”。近日,记者来到金华城区主水源地之一的金兰水库,只见其上游白沙溪的河床已有部分区域缺水见底,土壤干裂,出现条条沟壑。水库巡查人员告诉记者,水库平均水位已由日常的120.19米下降至108.45米,蓄水率为41.6%。

为此,金华全市开始采取分区分类方式限制工业用水,如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D类、C类企业用水,每日减少用水量1.3万立方米。

旱情倒逼企业精心做好节水文章。走进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大片绿地映入眼帘,绿化带两侧的雨水沟绕园区绵延几公里,雨水由此汇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即使在旱季,也可有效补充园区绿化用水。

生物医药产业属“耗水大户”,但通过提升工艺和设备,该公司建立了高效的水循环系统。园区动力中心车间外,几个形似集装箱的银色冷却塔24小时运转,高密封的冷却设备和能量梯级利用模式,使园区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9.49%。“分类控水以来,我们把用水指标细化到每个车间。每天定时收集各表用水量,如遇异常数据,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该企业工程部副主任廖宇波说,精细化管控为节水节能开拓了新空间。

节流更要开源。为缓解一地水源紧张问题,跨区域协同的取水、引水工程正在各地上马。眼下,金华正谋划将备用的九峰水库原水提升补充至金兰水库。乐清已连续一个月通过“隔江海运”调水,每日用5艘船舶运送两趟,总计运水6000吨,以解燃眉之急。此外,一条长达20公里、从温州市区横穿瓯江的供水通道正在赶工。乐清计划采取边设计、边政策处理、边施工的方式推进建设,通道投用后,温州龙湾区状元水厂每日能够输送约10万吨清水。

一些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的地区,在多年发展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也在此次旱情中赢得了先机。以义乌为例,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0立方米,仅为全省均值的四分之一。今年,义乌用水紧张,但长期工程投入延缓了供水危机的到来。

走进义乌市稠城街道卿悦府小区,作为当地首个实现分质供水的居民小区,这里每家每户都预先埋设双管双水表,其中一根通的就是“中水”。“拖地、冲马桶、阳台浇花,用的都是‘中水’,每吨价格比自来水便宜5毛钱。”61岁的居民朱国勇说,现在自家用中水和自来水的比例接近2比3。

“我们希望用‘中水’置换工业用的自来水,把节约下来的优质水供给老百姓。”义乌市水务局党委委员朱红斌介绍,“中水”指雨水、江水或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城市杂用水。义乌工业企业多,自来水用量一度占全市总量的48%。今年10月,义乌率先建成稠江工业水厂,向晶澳太阳能公司供水,中水供应量达到每日1万吨,自来水置换率达到77%。眼下,义乌全市已建成4座分质水厂,形成11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一年可节约自来水2000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供水压力。

近些天,我省降雨明显增多,久旱少雨的局面将被打破,但此次降雨还不足以解除旱情。记者从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获悉,出梅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10市61地已多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总增雨量达40528.69万吨。当下,抓住降水有利时机,各地将继续开展人工作业,助力缓解旱情。

【浙江新闻+】

兰溪启动应急限制供水

从11月15日起,兰溪率先启动应急限制供水方案,分区域实行分时段和单双号限制供水政策。限供首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记者一行来到了兰溪市芝堰水厂。这里把水库输送来的原水,处理成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兰江、云山和永昌街道等9个区域供居民使用。

根据应急限制供水方案,这些地区每日9:30至16:30、21:30至次日5:00两个时段,共计14.5小时实施限供。记者抵达水厂是14时,正处于限供期间。

水厂二楼指挥调度中心,一块大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字,显示原水进水量、水质、出水量等数据的变化。“目前的水厂出水量为3300立方米/小时,比昨日同时段减少了700立方米/小时。”芝堰水厂副厂长周加城告诉记者。

记者驱车赶到兰江街道,随意走进李渔路上的一家正在营业的牙科诊所。

“水确实变小了,流得也慢了。”一名祝姓工作人员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拧开了水龙头。她告诉记者,12日就收到了限供通知,他们这一排十几家商户都早做好了储水和节水准备,所以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