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科普 > 水利科普
都江堰灌区
发布日期:2023-09-28 15:38 浏览次数:

都江堰灌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现有灌溉面积1133.2万亩,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入夏以来,成都平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都江堰灌区扎实推进构建“省市县乡村联动、干支斗农毛互通”的“大水调”机制,统筹“蓄、输、灌”为农田解渴,全灌区受旱面积从28.7万亩降至3.18万亩,全力确保了有旱无灾。

建立监测日报机制,统筹“蓄”。建立水资源监测日报机制,发挥监测前哨作用,针对上游来水偏少的情况,把准“源头”来水,统筹灌区引水和蓄水,全力推进大中小微水利工程“补蓄”工作,入夏后都江堰渠首六干渠引水8.73亿立方米,蓄水8.35亿立方米,为抗旱保供备足水源。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联动“输”。建立水情信息发布机制,统筹指导灌区上下游用水管理,在水量调度上向人民渠二处片区、毗河一期片区等旱情重点区域倾斜。同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积极动员管水部门同频参与输水保畅,实现从源头到田头输水的有序通畅。

建立旱情摸排机制,精准“灌”。建立旱情动态摸排机制,组建队伍深入灌区一线踏勘,收集旱情“一手资料”,通过综合研判制定区域抗旱保供方案,灵活运用渠系轮灌、错峰用水、重点突灌等措施,保障有序灌溉。


信息来源:四川水利

都江堰灌区
  • 日期:2023-09-28 15:38
  • 来源: 四川水利
  • 浏览次数:
  • 字体:[ ]

都江堰灌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现有灌溉面积1133.2万亩,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入夏以来,成都平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都江堰灌区扎实推进构建“省市县乡村联动、干支斗农毛互通”的“大水调”机制,统筹“蓄、输、灌”为农田解渴,全灌区受旱面积从28.7万亩降至3.18万亩,全力确保了有旱无灾。

建立监测日报机制,统筹“蓄”。建立水资源监测日报机制,发挥监测前哨作用,针对上游来水偏少的情况,把准“源头”来水,统筹灌区引水和蓄水,全力推进大中小微水利工程“补蓄”工作,入夏后都江堰渠首六干渠引水8.73亿立方米,蓄水8.35亿立方米,为抗旱保供备足水源。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联动“输”。建立水情信息发布机制,统筹指导灌区上下游用水管理,在水量调度上向人民渠二处片区、毗河一期片区等旱情重点区域倾斜。同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积极动员管水部门同频参与输水保畅,实现从源头到田头输水的有序通畅。

建立旱情摸排机制,精准“灌”。建立旱情动态摸排机制,组建队伍深入灌区一线踏勘,收集旱情“一手资料”,通过综合研判制定区域抗旱保供方案,灵活运用渠系轮灌、错峰用水、重点突灌等措施,保障有序灌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