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发布日期:2024-11-01 17:07 浏览次数: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省城兰州以北180km处,东临黄河,北倚腾格里沙漠。

196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从中部地区实际出发,果断决策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历时5年,建泵站、削山头、钻隧洞、填山谷、架渡槽、挖渠道,孕育形成“依靠科技 敢为人先 艰苦创业 造福于民”的景电精神,首创我国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建设之先河,为改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也为甘肃省水利电力提灌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景电一期工程建成后,又相继建成了景电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创造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甘肃水利史上的一项标志性工程。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景电工程已成为灌区近50万群众生存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命脉,成为综合指标评价突出的“中华之最”,被灌区人民誉为“救命工程、翻身工程、致富工程、德政工程、生态工程”。

景电工程辐射区域已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石羊河)的连通,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合拢与南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景电工程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大禹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最具时代精神魅力灌区”,景电管理局被授予“国家文明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景电工程水情教育基地主要依托景电展厅、景电工程纪念园、景电博物馆等场所,面向水利同行和社会公众,联动教育部门,运用实物、模型、展板、手册、多媒体及互动体验声、光、电、物等形式,集中宣传景电人治水兴水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增进全社会对水情的认知,普及水利知识,年均接待各类参观者达3000人次。


信息来源:水利部网站

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 日期:2024-11-01 17:07
  • 来源: 水利部网站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省城兰州以北180km处,东临黄河,北倚腾格里沙漠。

196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从中部地区实际出发,果断决策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历时5年,建泵站、削山头、钻隧洞、填山谷、架渡槽、挖渠道,孕育形成“依靠科技 敢为人先 艰苦创业 造福于民”的景电精神,首创我国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建设之先河,为改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也为甘肃省水利电力提灌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景电一期工程建成后,又相继建成了景电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创造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甘肃水利史上的一项标志性工程。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景电工程已成为灌区近50万群众生存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命脉,成为综合指标评价突出的“中华之最”,被灌区人民誉为“救命工程、翻身工程、致富工程、德政工程、生态工程”。

景电工程辐射区域已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石羊河)的连通,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合拢与南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景电工程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大禹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最具时代精神魅力灌区”,景电管理局被授予“国家文明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景电工程水情教育基地主要依托景电展厅、景电工程纪念园、景电博物馆等场所,面向水利同行和社会公众,联动教育部门,运用实物、模型、展板、手册、多媒体及互动体验声、光、电、物等形式,集中宣传景电人治水兴水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增进全社会对水情的认知,普及水利知识,年均接待各类参观者达3000人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