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22日讯】近年来,婺城区紧紧扭住强化河长履职这个“牛鼻子”,深化认识、细化举措、强化责任,因河施策,扎实开展河湖治理和保护,有效改善主要河流水质,不断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为有效”。2023年,全区64个乡镇支流交接断面中,Ⅰ-III类水质断面63个,占98.44%,超年度目标8.4个百分点;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河长身上有责任。婺城区坚持高位推动河湖长各项工作,制定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评分办法,深化落实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河湖长名录动态管理、规范河长分级履职工作标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好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和监督检查。2023年,共发布总河长令2个,县级河长令9个,召开部门联席会议2次,县级总河长带头巡查东阳江、白沙溪等重要河道,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
河长巡河有任务。按照“诊断河湖病症,维护河湖健康”的要求,每年初,区河长办向各级河长呈报“一封公开信”,围绕河长制任务制定履职清单,让每名河长都熟知年度“干什么”“怎么干”,进一步推进河湖长履职尽责,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其次,通过月通报、季排名等方式,以考促改、以考促干,把考核结果和乡镇(街道)、部门年底的评先争优等工作挂钩,逐步形成河长争先创优意识和动能。
河长调度有成效。突出综合施策,坚持河湖系统化治理,深入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依托“金华智慧巡河App”,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问题台账,监督河长及时解决河湖“四乱”问题。2023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8000余次,巡河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322处,累计完成403个水利部下发的疑似“四乱”图斑复核。同时,积极联合环保、执法、住建等部门,推进“河长制+执法”落实,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查处,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行为。
河长履职有亮点。2023年以来,婺城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为契机,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通过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强化督导、宣传发动等举措纵深推进白沙溪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改善、水岸线管护,以高品质水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12月,白沙溪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第二十一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婺城区新增一块“国字”招牌。
信息来源:婺城区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