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云和县“建管护”一体守住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生命线
发布日期:2024-03-29 16:36 浏览次数:

【本站3月29日讯】近年来,云和县依托农村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建管护”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有水喝” 到“喝好水”转变。2023年度云和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成效突出,荣获全省典型案例。

全面推进,在“建”上下功夫。对全县214座水站进行改造提升,采用规模化集中供水模式建设供水工程,重点解决农村单村水站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针对分散式供水点位,根据“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以“一村一策”为标准,以对应供水站为切入点,采取新建区域水厂覆盖,及水源、水站、管网更新改造等措施,并纳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计划,形成城市供水网为主、乡镇供水网为辅、单村供水工程为补的三级供水格局。目前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75.39%,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要素保障,在“管”上做文章。修订出台《云和县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考核办法(试行)》,并足额落实统管运行维护经费260万元。结合单村水站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等实际情况,联合供电部门将单村供水工程接入国家电网。积极探索运维专业化统管+属地协管模式,落实5名专业人员专职负责农饮水工作,并聘用30名管护人员分片区具体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维养管护。2023年,共清洗水池428次,巡查水源地3000余次、巡查供水站12200余次,发现并处理200余起管网漏水及设备故障抢修。

数字赋能,在“护”上出实招。加强数字治理,搭建城乡供水数字管理系统,并对供水布局、供水水量、供水水质等内容进行全面收集、全盘录入、实时更新,对运行异常的农村供水工程实行黄、橙、红三色预警,保障问题“发现-预警-解决”闭环整改销号,实现供水工程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拓宽平台场景应用,上线用户服务版块,打通用水统计、水费缴纳渠道,实现便捷用水一站式服务,构建完善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智治+服务”的城乡供水现代化治理体系。2024年以来,共发出预警信息161条,问题解决率100%。


信息来源:云和县水利局

云和县“建管护”一体守住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生命线
  • 日期:2024-03-29 16:36
  • 来源: 云和县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3月29日讯】近年来,云和县依托农村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建管护”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有水喝” 到“喝好水”转变。2023年度云和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成效突出,荣获全省典型案例。

全面推进,在“建”上下功夫。对全县214座水站进行改造提升,采用规模化集中供水模式建设供水工程,重点解决农村单村水站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针对分散式供水点位,根据“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以“一村一策”为标准,以对应供水站为切入点,采取新建区域水厂覆盖,及水源、水站、管网更新改造等措施,并纳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计划,形成城市供水网为主、乡镇供水网为辅、单村供水工程为补的三级供水格局。目前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75.39%,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要素保障,在“管”上做文章。修订出台《云和县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考核办法(试行)》,并足额落实统管运行维护经费260万元。结合单村水站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等实际情况,联合供电部门将单村供水工程接入国家电网。积极探索运维专业化统管+属地协管模式,落实5名专业人员专职负责农饮水工作,并聘用30名管护人员分片区具体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维养管护。2023年,共清洗水池428次,巡查水源地3000余次、巡查供水站12200余次,发现并处理200余起管网漏水及设备故障抢修。

数字赋能,在“护”上出实招。加强数字治理,搭建城乡供水数字管理系统,并对供水布局、供水水量、供水水质等内容进行全面收集、全盘录入、实时更新,对运行异常的农村供水工程实行黄、橙、红三色预警,保障问题“发现-预警-解决”闭环整改销号,实现供水工程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拓宽平台场景应用,上线用户服务版块,打通用水统计、水费缴纳渠道,实现便捷用水一站式服务,构建完善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智治+服务”的城乡供水现代化治理体系。2024年以来,共发出预警信息161条,问题解决率10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