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平湖:“四举措”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发布日期:2024-03-08 11:34 浏览次数:

【本站3月8日讯】近年来,平湖市始终秉持“节水就是减排 ”理念,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加强农业用水终端管理,以节水减排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3年,全市更新升级泵站74座,创建节水型示范灌区26个,《太湖湖域平原河网区节水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获全国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成功创建“五个一百”省级典型优秀案例9个,兑现节水奖励127.4万元,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持续向好。近日,浙江省水利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平湖市位居县(市、区)优秀榜单前列,连续六年获评省级考核优秀。

深化改革试点,健全四项机制。坚持“有利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化灌区建设,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原则,精心编制《平湖市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精准施策,以构建“工程有保障,水费有来源,管护有专员,节水有数智,灌排有生态”的“五有”现代化灌区模式为目标,完善优化四项机制,全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物业化管护机制和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

升级灌溉工程,强化用水保障。编制印发《平湖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按照《平湖市“十四五”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农田灌溉设施升级改造,加大样点灌区典型田块精准计量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新型排水口,逐步完备灌排体系,积极开展节水型示范灌区创建。2023年,新建、改建泵站74座,新增用水实时监测计量典型田块8个,创建平湖市节水型示范灌区26个。

创新技术应用,提升用水效率。以“农田源头防控—生态排水沟过程拦截—河道水生态修复”为核心进行全链条技术研发,将单项节水减排技术串联,集成创建了全域管控、技术赋能、全要素投入的水稻田面源污染“ 田— 沟— 河— 圩”系统治理模式。研究形成《太湖湖域平原河网区节水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开展农业节水减排科技研讨和技术交流,推广创新技术应用,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和雨水蓄积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74。

推进“八个一”落地见效,巩固改革成果。充分发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激励作用,激活村级水利专业服务合作社等管护组织有效运转,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八个一”进村落地,巩固和扩大村级改革成效。紧盯用水关键环节,建立形成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农业用水管控考核机制,强化工程管护机制,逐级落实用水指标分解,严格用水双控管理。以切实提升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能力为目标,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年内共有4个泵站、3个灌片、1个用水合作主体、1个示范村入选全省“五个一百”典型优秀案例。


信息来源:平湖市水利局

平湖:“四举措”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日期:2024-03-08 11:34
  • 来源: 平湖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3月8日讯】近年来,平湖市始终秉持“节水就是减排 ”理念,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加强农业用水终端管理,以节水减排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3年,全市更新升级泵站74座,创建节水型示范灌区26个,《太湖湖域平原河网区节水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获全国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成功创建“五个一百”省级典型优秀案例9个,兑现节水奖励127.4万元,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持续向好。近日,浙江省水利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平湖市位居县(市、区)优秀榜单前列,连续六年获评省级考核优秀。

深化改革试点,健全四项机制。坚持“有利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化灌区建设,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原则,精心编制《平湖市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精准施策,以构建“工程有保障,水费有来源,管护有专员,节水有数智,灌排有生态”的“五有”现代化灌区模式为目标,完善优化四项机制,全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物业化管护机制和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

升级灌溉工程,强化用水保障。编制印发《平湖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按照《平湖市“十四五”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农田灌溉设施升级改造,加大样点灌区典型田块精准计量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新型排水口,逐步完备灌排体系,积极开展节水型示范灌区创建。2023年,新建、改建泵站74座,新增用水实时监测计量典型田块8个,创建平湖市节水型示范灌区26个。

创新技术应用,提升用水效率。以“农田源头防控—生态排水沟过程拦截—河道水生态修复”为核心进行全链条技术研发,将单项节水减排技术串联,集成创建了全域管控、技术赋能、全要素投入的水稻田面源污染“ 田— 沟— 河— 圩”系统治理模式。研究形成《太湖湖域平原河网区节水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开展农业节水减排科技研讨和技术交流,推广创新技术应用,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和雨水蓄积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74。

推进“八个一”落地见效,巩固改革成果。充分发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激励作用,激活村级水利专业服务合作社等管护组织有效运转,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八个一”进村落地,巩固和扩大村级改革成效。紧盯用水关键环节,建立形成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农业用水管控考核机制,强化工程管护机制,逐级落实用水指标分解,严格用水双控管理。以切实提升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能力为目标,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年内共有4个泵站、3个灌片、1个用水合作主体、1个示范村入选全省“五个一百”典型优秀案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