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9日讯】近年来,南浔区以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通过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将水文化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产业,激活水经济,打造了观音堂村、达井村、毛家漾等一大批高品质共富裕的水美乡村,走出了一条农民致富领跑幸福、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治理水环境,实现环境创优。投资11.56亿元,对全区83个行政村的村庄河网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其中投资1200多万元,对荃步村的报恩漾实施水里、水岸的双向治理,推进生态河道建设,融入生态理念,重新修复原有的岸堤和小“岛屿”并保持河道原有的岸线形态。对河岸堤两边原有的树木进行修整和栽种,对部分河段种植上水生植物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鸢尾等10余个品种的水生植物进化水质,大幅提升了村庄河道的环境。
挖掘水文化,增添流光动能。邀请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景观设计专家挖掘南浔乡村河道水景观建设和水文化元素,着重打造“一村一文化、一河一景观”的水乡特色。达井村挖掘船拳文化,设置船拳文化长廊和蚕文化小品为主的当地非遗特色文化,打造学生研学点3个。充分挖掘当地“水、木、金、土、火”为特色的“五兜”水文化,与古时、现代灌溉文化结合,微精改造抽水车、机埠等水利设施,形成寓教于乐的水文化常识,开展水文化现场教学活动12次,再现江南水乡百姓生活风情和人情。
激活水经济,促进产业兴旺。依托水乡特有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为载体,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产业,探索农民致富领跑幸福、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毛家漾里景区引入“稻也”乡趣露营和“观隐”垂钓运营团队,土地入股“万头湖羊”养殖基地,通过建设乡村数字馆、休闲绿道、水上游营、乡村直播间等项目,2023年观音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02万元,主体带动就业152人,农民人均收入4.04万元,达到集体、村民共赢共富的效果。
信息来源:南浔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