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20日讯】嘉兴市探索实施“大运河监管一件事”,构建起跨地区、跨部门、跨场景的大运河世界遗产综合保护体系,全力护航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脉传承。该市规划对110公里主干河道和有直接水力联系598公里的支河水系,进行系统保护与治理,覆盖范围总面积约1682平方公里。
全领域推进水质修复。谋划京杭大运河(嘉兴段)水网综合保护与治理规划,全线启动大运河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在运河途经的76.03公里宜林河岸,栽植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物理曝气增氧+微生物活化”组合工艺促使氨氮和总磷逐步降解,并以“大河长”带领“小河长”全面开展河道巡查,完成大运河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2023年以来,沿线79名河长累计巡查2278次。
全时段实施智慧监管。通过沿河实地摸排和无人机3D测绘建模等方式,对大运河保护区范围周边进行全面排摸,以“一点位一坐标”方式构建场景库,将实景图像与数字地图一一对应,运用“智能预警+无人机+快艇”形式,构建“水陆空”立体化、全天候监管体系。累计拆除水源地准保护区范围内违章建筑、河道沿岸非法占地 2万余平方米、砂石料码头27个,劝导垂钓、电鱼等行为1200余例。
全方位构建支持体系。组建运河湾新城建设指挥部、长安运河文化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等机构,联动村镇建设、文体、生态等多部门,融合生态、景观亮化、文化挖掘、科创发展等内容,发挥“水利+”功能,在大运河沿岸开辟800平方米展示空间,打造大运河遗产展示馆,推动 12 处水利遗产列入省级名录,对34 处水工遗产立碑保护,8个水利工程列为省开放共享试点,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点。目前,该展示馆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信息来源:嘉兴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