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嘉兴:水利灌溉促改革 粮食安全惠民生
发布日期:2024-06-04 16:42 浏览次数:

【本站6月4日讯】近年来,嘉兴市通过更新升级灌溉设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截至5月底,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更新改造173座灌溉泵站机埠项目,已全面完成,位居全省前列。

改造老旧泵站,助推灌溉能力提升。针对泵站机埠年久失修、电路老化及灌溉保证率低等问题,该市通过对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173座泵站进行微改造,让曾今的老旧泵站焕发新的生命力,平均每座泵站投入在6万元左右,相比新建一座泵站节省财政资金约24万元,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目前,该市通过本项目受益灌溉面积约5.19万亩,受益人口约6.92万人,为农业节水、抗旱保灌、稳粮助产发挥显著作用。如桐乡市石门镇悦家埭泵站投入4.5万元,将原来的老旧水泵更换成性能更安全、效率更高的新型水泵和控制柜等,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使用操作更加方便,有力保障当地184亩农田灌溉需求。

创新管护机制,保障工程良性运行。该市通过建立村级农民用水合作社,负责农田灌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灌溉设施的健康高效运行。同时统筹社会各项资源,试点引入社会保险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维养保障,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新模式。目前,该市共计成立村级农民用水合作社741个,落实管护人员4294个,签订管护协议1839份。如嘉善县采用政府购买专业服务,从养护标准、企业培育、责任权限、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摸索,物业化服务企业经历了从无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县农田物业化管护覆盖率100%。海宁市上塘河灌区建立起“保险+物业”的管护新模式,共有11个村66名放水员、86处泵站设施完成投保,每年总保费27.83万元,赔付额度最高达2050万。

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该市通过推进视频监控及智慧运管平台建设,将灌区用水信息纳入管理平台,通过移动端实时操作设备开关,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实时掌握泵站取放水状态,有效解决田间“跑马水”。2023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80843万方,相较2022年节水3263万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0.002,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如平湖市创新开发“节水宝”数字化应用,实现农作物生长阶段全过程用水管理和阶段性用水超量预警,试点农田灌排智能控制技术,结合区域气象站、水质监测站等设施开展精准灌排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海宁上塘河灌区通过近5年的工程改造,可减少COD排放121.6吨、总氮(TN)排放3.15吨,有效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老百姓“让江南水乡的水更美”的生活向往。


信息来源:嘉兴市水利局

嘉兴:水利灌溉促改革 粮食安全惠民生
  • 日期:2024-06-04 16:42
  • 来源: 嘉兴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6月4日讯】近年来,嘉兴市通过更新升级灌溉设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截至5月底,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更新改造173座灌溉泵站机埠项目,已全面完成,位居全省前列。

改造老旧泵站,助推灌溉能力提升。针对泵站机埠年久失修、电路老化及灌溉保证率低等问题,该市通过对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173座泵站进行微改造,让曾今的老旧泵站焕发新的生命力,平均每座泵站投入在6万元左右,相比新建一座泵站节省财政资金约24万元,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目前,该市通过本项目受益灌溉面积约5.19万亩,受益人口约6.92万人,为农业节水、抗旱保灌、稳粮助产发挥显著作用。如桐乡市石门镇悦家埭泵站投入4.5万元,将原来的老旧水泵更换成性能更安全、效率更高的新型水泵和控制柜等,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使用操作更加方便,有力保障当地184亩农田灌溉需求。

创新管护机制,保障工程良性运行。该市通过建立村级农民用水合作社,负责农田灌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灌溉设施的健康高效运行。同时统筹社会各项资源,试点引入社会保险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维养保障,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新模式。目前,该市共计成立村级农民用水合作社741个,落实管护人员4294个,签订管护协议1839份。如嘉善县采用政府购买专业服务,从养护标准、企业培育、责任权限、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摸索,物业化服务企业经历了从无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县农田物业化管护覆盖率100%。海宁市上塘河灌区建立起“保险+物业”的管护新模式,共有11个村66名放水员、86处泵站设施完成投保,每年总保费27.83万元,赔付额度最高达2050万。

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该市通过推进视频监控及智慧运管平台建设,将灌区用水信息纳入管理平台,通过移动端实时操作设备开关,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实时掌握泵站取放水状态,有效解决田间“跑马水”。2023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80843万方,相较2022年节水3263万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0.002,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如平湖市创新开发“节水宝”数字化应用,实现农作物生长阶段全过程用水管理和阶段性用水超量预警,试点农田灌排智能控制技术,结合区域气象站、水质监测站等设施开展精准灌排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海宁上塘河灌区通过近5年的工程改造,可减少COD排放121.6吨、总氮(TN)排放3.15吨,有效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老百姓“让江南水乡的水更美”的生活向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