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5-00052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农民日报】滨水文化的浙村韵味 ——2024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主题采访走进浙江
发布日期:2025-01-13 10:17 浏览次数:

灵山港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2022年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12月6日,记者站在溪口未来乡村的老街,看到灵山港蜿蜒而行,沿河道而建的白墙黑檐民居与原生态的河湖美景呼映,呈现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

远远望去,距离老街几百米之外的一栋含有古朴、厚实、沧桑韵味儿的建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是由废弃水电站改造而成的泥美术馆。里面保留了水电站原先的配电房、水轮机等固有设施,让这些固有设施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与摄影作品及其他艺术品一同展出。”龙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汪颖俊说。

泥美术馆的前身,是建于1969年的黄泥圩水电站,作为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黄泥圩水电站为溪口人民改善了用水电力问题,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水电站也在四十年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休”。

水利设施如何改造才更有文化气息?龙游的做法是请艺术家来“加工”。“灵山港沿线水利设施的改造从外形到内部,都融入了艺术元素。一种是在保留设施外观和内部功能的基础上,把外墙空间和屋顶、内部空间利用起来,变成艺术、文化的聚集地。另一种是在水利设施上叠加艺术元素,打通人与水利设施的联系,营造听风、听雨、听水的人、建筑、自然三者合一的和谐环境。”汪颖俊说。

如今的泥美术馆成为了乡村摄影艺术中心。9月26日,泥美术馆作为“龙游水脉艺术节”的重要展区开馆展览,立足于水电站及溪口当地历史与人文,邀请一批知名摄影师及影像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围绕水电站及溪口的精彩作品。

泥美术馆执行馆长陈浩说:“我第一眼看到黄泥圩水电站的外观就感到太有‘颜值’了,我坚信把水电站改造成美术馆可以吸引到艺术爱好者来到龙游,来到灵山港,也为溪口未来乡村的居民提供一个艺术空间。”

龙游县以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重点,深入挖掘河湖相关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扩大河湖文化影响力,不断丰富和提高幸福河湖内涵与品味。

在灵山港的黄泥圩水电站,记者看到了“水利设施+艺术元素”的融合,在浙东运河之滨的绍兴黄酒小镇(东浦),记者感受到“运河文化+黄酒文化”的文化元素融合。

“藏日月于壶中,壶中有江南,开壶香天下,镇中壶,壶中镇,幽深的古巷里追寻东浦千年酒香。”记者步行进入绍兴黄酒小镇(东浦),首先看到的就是独特韵味的雕塑作品醉江南,河水、古桥、石板路、乌篷船……满满的江南水乡元素集于作品之上。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黄酒小镇(东浦)管委会副主任马亮亮介绍,黄酒的酿酒历史在绍兴东部地区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黄酒小镇(东浦)有很多历史文化元素,我们挖掘水乡、酒乡、桥乡的历史、民俗等文化的内涵价值,打造主题活动引流矩阵,比如黄酒嘉年华、水上婚礼、越剧表演等活动。

“黄酒小镇(东浦)距离浙东运河直线距离仅有1公里,有水道直通浙东运河,历史上运送黄酒都是通过浙东运河到杭州之后再分流。所以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文化园有联动,把黄酒文化融入到运河文化范畴,把景点串起来,打造水上游览的线路,实现了两者之间文化互融、双向赋能。同时,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博物馆联合打造黄酒文化和运河文化研学游,形成了绍兴‘越酒行天下,运河连古今’精品文化课程。”马亮亮说。

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南端,历来是绍兴市行洪排涝通道、灌溉供水通道和文旅舟行的通道,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东运河沿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赋予了绍兴运河水乡景致,对绍兴的生态、经济、人文、历史产生了长期的巨大影响。

绍兴市河湖长办负责人张寅介绍,绍兴在浙东运河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高品质水美乡村、城乡亲水节点、滨水绿道建设,依托浙东运河主线打造“1+3+X”水上旅游矩阵,发展迎恩门水街、黄酒小镇、柯桥古镇等浙东运河滨水经济带,建成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形成了浙东运河的运河文化、黄酒文化、台门文化、越剧文化等文化水乳交融,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古越文化和水乡风情。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索引号 002482285/2025-00052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农民日报】滨水文化的浙村韵味 ——2024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主题采访走进浙江
发布日期:2025-01-13 10:17 浏览次数:

灵山港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2022年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12月6日,记者站在溪口未来乡村的老街,看到灵山港蜿蜒而行,沿河道而建的白墙黑檐民居与原生态的河湖美景呼映,呈现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

远远望去,距离老街几百米之外的一栋含有古朴、厚实、沧桑韵味儿的建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是由废弃水电站改造而成的泥美术馆。里面保留了水电站原先的配电房、水轮机等固有设施,让这些固有设施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与摄影作品及其他艺术品一同展出。”龙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汪颖俊说。

泥美术馆的前身,是建于1969年的黄泥圩水电站,作为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黄泥圩水电站为溪口人民改善了用水电力问题,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水电站也在四十年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休”。

水利设施如何改造才更有文化气息?龙游的做法是请艺术家来“加工”。“灵山港沿线水利设施的改造从外形到内部,都融入了艺术元素。一种是在保留设施外观和内部功能的基础上,把外墙空间和屋顶、内部空间利用起来,变成艺术、文化的聚集地。另一种是在水利设施上叠加艺术元素,打通人与水利设施的联系,营造听风、听雨、听水的人、建筑、自然三者合一的和谐环境。”汪颖俊说。

如今的泥美术馆成为了乡村摄影艺术中心。9月26日,泥美术馆作为“龙游水脉艺术节”的重要展区开馆展览,立足于水电站及溪口当地历史与人文,邀请一批知名摄影师及影像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围绕水电站及溪口的精彩作品。

泥美术馆执行馆长陈浩说:“我第一眼看到黄泥圩水电站的外观就感到太有‘颜值’了,我坚信把水电站改造成美术馆可以吸引到艺术爱好者来到龙游,来到灵山港,也为溪口未来乡村的居民提供一个艺术空间。”

龙游县以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重点,深入挖掘河湖相关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扩大河湖文化影响力,不断丰富和提高幸福河湖内涵与品味。

在灵山港的黄泥圩水电站,记者看到了“水利设施+艺术元素”的融合,在浙东运河之滨的绍兴黄酒小镇(东浦),记者感受到“运河文化+黄酒文化”的文化元素融合。

“藏日月于壶中,壶中有江南,开壶香天下,镇中壶,壶中镇,幽深的古巷里追寻东浦千年酒香。”记者步行进入绍兴黄酒小镇(东浦),首先看到的就是独特韵味的雕塑作品醉江南,河水、古桥、石板路、乌篷船……满满的江南水乡元素集于作品之上。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黄酒小镇(东浦)管委会副主任马亮亮介绍,黄酒的酿酒历史在绍兴东部地区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黄酒小镇(东浦)有很多历史文化元素,我们挖掘水乡、酒乡、桥乡的历史、民俗等文化的内涵价值,打造主题活动引流矩阵,比如黄酒嘉年华、水上婚礼、越剧表演等活动。

“黄酒小镇(东浦)距离浙东运河直线距离仅有1公里,有水道直通浙东运河,历史上运送黄酒都是通过浙东运河到杭州之后再分流。所以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文化园有联动,把黄酒文化融入到运河文化范畴,把景点串起来,打造水上游览的线路,实现了两者之间文化互融、双向赋能。同时,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博物馆联合打造黄酒文化和运河文化研学游,形成了绍兴‘越酒行天下,运河连古今’精品文化课程。”马亮亮说。

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南端,历来是绍兴市行洪排涝通道、灌溉供水通道和文旅舟行的通道,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东运河沿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赋予了绍兴运河水乡景致,对绍兴的生态、经济、人文、历史产生了长期的巨大影响。

绍兴市河湖长办负责人张寅介绍,绍兴在浙东运河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高品质水美乡村、城乡亲水节点、滨水绿道建设,依托浙东运河主线打造“1+3+X”水上旅游矩阵,发展迎恩门水街、黄酒小镇、柯桥古镇等浙东运河滨水经济带,建成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形成了浙东运河的运河文化、黄酒文化、台门文化、越剧文化等文化水乳交融,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古越文化和水乡风情。

灵山港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2022年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12月6日,记者站在溪口未来乡村的老街,看到灵山港蜿蜒而行,沿河道而建的白墙黑檐民居与原生态的河湖美景呼映,呈现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

远远望去,距离老街几百米之外的一栋含有古朴、厚实、沧桑韵味儿的建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是由废弃水电站改造而成的泥美术馆。里面保留了水电站原先的配电房、水轮机等固有设施,让这些固有设施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与摄影作品及其他艺术品一同展出。”龙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汪颖俊说。

泥美术馆的前身,是建于1969年的黄泥圩水电站,作为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黄泥圩水电站为溪口人民改善了用水电力问题,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水电站也在四十年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休”。

水利设施如何改造才更有文化气息?龙游的做法是请艺术家来“加工”。“灵山港沿线水利设施的改造从外形到内部,都融入了艺术元素。一种是在保留设施外观和内部功能的基础上,把外墙空间和屋顶、内部空间利用起来,变成艺术、文化的聚集地。另一种是在水利设施上叠加艺术元素,打通人与水利设施的联系,营造听风、听雨、听水的人、建筑、自然三者合一的和谐环境。”汪颖俊说。

如今的泥美术馆成为了乡村摄影艺术中心。9月26日,泥美术馆作为“龙游水脉艺术节”的重要展区开馆展览,立足于水电站及溪口当地历史与人文,邀请一批知名摄影师及影像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围绕水电站及溪口的精彩作品。

泥美术馆执行馆长陈浩说:“我第一眼看到黄泥圩水电站的外观就感到太有‘颜值’了,我坚信把水电站改造成美术馆可以吸引到艺术爱好者来到龙游,来到灵山港,也为溪口未来乡村的居民提供一个艺术空间。”

龙游县以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重点,深入挖掘河湖相关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扩大河湖文化影响力,不断丰富和提高幸福河湖内涵与品味。

在灵山港的黄泥圩水电站,记者看到了“水利设施+艺术元素”的融合,在浙东运河之滨的绍兴黄酒小镇(东浦),记者感受到“运河文化+黄酒文化”的文化元素融合。

“藏日月于壶中,壶中有江南,开壶香天下,镇中壶,壶中镇,幽深的古巷里追寻东浦千年酒香。”记者步行进入绍兴黄酒小镇(东浦),首先看到的就是独特韵味的雕塑作品醉江南,河水、古桥、石板路、乌篷船……满满的江南水乡元素集于作品之上。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黄酒小镇(东浦)管委会副主任马亮亮介绍,黄酒的酿酒历史在绍兴东部地区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黄酒小镇(东浦)有很多历史文化元素,我们挖掘水乡、酒乡、桥乡的历史、民俗等文化的内涵价值,打造主题活动引流矩阵,比如黄酒嘉年华、水上婚礼、越剧表演等活动。

“黄酒小镇(东浦)距离浙东运河直线距离仅有1公里,有水道直通浙东运河,历史上运送黄酒都是通过浙东运河到杭州之后再分流。所以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文化园有联动,把黄酒文化融入到运河文化范畴,把景点串起来,打造水上游览的线路,实现了两者之间文化互融、双向赋能。同时,黄酒小镇(东浦)和浙东运河博物馆联合打造黄酒文化和运河文化研学游,形成了绍兴‘越酒行天下,运河连古今’精品文化课程。”马亮亮说。

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南端,历来是绍兴市行洪排涝通道、灌溉供水通道和文旅舟行的通道,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东运河沿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赋予了绍兴运河水乡景致,对绍兴的生态、经济、人文、历史产生了长期的巨大影响。

绍兴市河湖长办负责人张寅介绍,绍兴在浙东运河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高品质水美乡村、城乡亲水节点、滨水绿道建设,依托浙东运河主线打造“1+3+X”水上旅游矩阵,发展迎恩门水街、黄酒小镇、柯桥古镇等浙东运河滨水经济带,建成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形成了浙东运河的运河文化、黄酒文化、台门文化、越剧文化等文化水乳交融,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古越文化和水乡风情。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