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通过验收
发布日期:2025-01-14 15:03 浏览次数:

【本站1月14日讯】近日,丽水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景宁县水利局组织实施的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检查、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阅材料等,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及绩效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更是建设省域“大花园”的迫切需要。该工程以防洪和生态修复保护并重,旨在修复完善水生态环境,维持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工程建设面积7038公顷,共包含6个二级子项目,治理范围为小溪流域干流毛垟乡至滩坑水库,河道修复长度约22.2千米。建设生态护岸5处,滩面整治、植物护坡9处,生物栖息繁衍场所(廊道)11处,生态保护修护面积30亩。

据了解,小溪是瓯江最大支流,流域面积共3574平方千米,发源于庆元县大毛峰山麓,自西向东北流经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鸬鹚、毛垟、沙湾、等乡镇(街道),在九龙乡岳口村进入青田县,最终汇入滩坑水库。小溪干流为山区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且小溪局部河段河面较宽阔,丰枯季节水面变化大,枯水季节河道生态流量偏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生态平衡受影响。

治理工程开展前,小溪流域的河道防冲面临挑战,一个是现状滩地滩脚防冲,局部滩地滩脚受到水流冲刷出现缓慢塌方;另一个是已建成的直立式挡墙的墙脚防冲问题。此外,小溪干流沿线有多处滩地,因为自然地貌限制,大部分乡村逐水而居,村民在滩地上不合理开荒、耕地,种植农作物,甚至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对原有的自然滩林和湿地系统造成了破坏,河道生物多样性锐减。

工程实施后,不仅能有效稳固小溪流域河道岸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全流域的行洪与防洪能力。下一步,景宁县将结合智慧管护措施,利用河(湖)长制平台载体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和“乡村振兴”经济产业发展,助力“最美畲乡”城乡建设,最终达到“安全、生态、美丽、富民”的效果。


信息来源:景宁县水利局

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通过验收
  • 日期:2025-01-14 15:03
  • 来源: 景宁县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1月14日讯】近日,丽水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景宁县水利局组织实施的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检查、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阅材料等,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及绩效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景宁县小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更是建设省域“大花园”的迫切需要。该工程以防洪和生态修复保护并重,旨在修复完善水生态环境,维持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工程建设面积7038公顷,共包含6个二级子项目,治理范围为小溪流域干流毛垟乡至滩坑水库,河道修复长度约22.2千米。建设生态护岸5处,滩面整治、植物护坡9处,生物栖息繁衍场所(廊道)11处,生态保护修护面积30亩。

据了解,小溪是瓯江最大支流,流域面积共3574平方千米,发源于庆元县大毛峰山麓,自西向东北流经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鸬鹚、毛垟、沙湾、等乡镇(街道),在九龙乡岳口村进入青田县,最终汇入滩坑水库。小溪干流为山区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且小溪局部河段河面较宽阔,丰枯季节水面变化大,枯水季节河道生态流量偏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生态平衡受影响。

治理工程开展前,小溪流域的河道防冲面临挑战,一个是现状滩地滩脚防冲,局部滩地滩脚受到水流冲刷出现缓慢塌方;另一个是已建成的直立式挡墙的墙脚防冲问题。此外,小溪干流沿线有多处滩地,因为自然地貌限制,大部分乡村逐水而居,村民在滩地上不合理开荒、耕地,种植农作物,甚至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对原有的自然滩林和湿地系统造成了破坏,河道生物多样性锐减。

工程实施后,不仅能有效稳固小溪流域河道岸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全流域的行洪与防洪能力。下一步,景宁县将结合智慧管护措施,利用河(湖)长制平台载体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和“乡村振兴”经济产业发展,助力“最美畲乡”城乡建设,最终达到“安全、生态、美丽、富民”的效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