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24日讯】新昌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自2024年1月发布《“河湖长+检察长+河道(湖)警长”协作机制》以来,新昌不断完善河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链条和机制,形成河湖长制+司法协作合力,提升河湖保护法治化水平和基层河湖长履职能力,确保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共同为“诗画新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河湖长制抓惩防。2024年,新昌县河湖长办牵头,公安部门统筹,河湖警长、生态警务、旅游警察多警融合协作,建立全市首支“岚之翼”女子河湖警务护卫队,实行联管、联治、联护、联勤的“三警四联”工作机制,发挥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在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作用。全年开展河湖长、公检联合巡河湖500人次,处置河湖“四乱”问题297个,督促涉案违法行为人缴纳生态修复赔偿金126万余元,有效发挥刑罚惩治与挽回生态损失作用。同时,将多次反弹的问题作为风险点位,采取督办、督查、通报、约谈等方式,确保问题整改彻底,履职有效。
坚持协同治理抓监督。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协作机制体制优势,县河湖长办、水利局会同公安、检察共同加强河湖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通过构建“惩治+赔偿+修复+执行”保护模式,积极采取“惩治犯罪和修复预防同推进、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共参与”的协同治理举措,共挽回生态环境资源损失540余万元,修复受损(水土流失)土地100余亩。在办理一起库区周边毁林(水土流失)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时,注重恢复性司法,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把如何尽快修复、恢复水土保持功能作为工作重点,多次以圆桌会议等形式听取专家及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依法督促违法责任人补植复绿,促使责任人全部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坚持机制共建抓效能。为推进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新昌司法机关、河湖长办注重一体化司法保护,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先后共同制定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等,并联合县公安局等9家单位,定期召开河湖长制、环资联席会议,按需集中开展情报研判、线索移送、协同治理的闭环处置工作,不断完善生态资源保护机制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综合治理能力。同时,近年来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系列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和环保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营造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全民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河湖安澜,水韵新昌”。
信息来源:新昌县水利水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