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上虞:以水为脉 精准护航春耕春灌
发布日期:2025-03-13 16:26 浏览次数:

【本站3月13日讯】为保障春耕春灌用水需求,上虞区秉持“干字当头、抢抓主动、务实求效”工作原则,系统推进山塘、水库、灌区、机埠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扎实做好春耕春灌期间用水需求,全面筑牢农业生产水利屏障。2024年以来,累计改善灌溉面积38.5万亩,全区春灌供水保障率提升至100%。

工程建设保“蓄水”。实施上浦镇、永和镇、道墟街道、梁湖街道机埠泵站改造提升、水库系统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疏通输水“毛细血管”。2024年以来,完成20座水库系统治理配套设施建设,更新改造灌溉机埠107座,其中新建机埠34座,改造灌溉机埠73处,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节水灌排体系。加速推进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提升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应蓄尽蓄、及时补蓄”。2024年以来,完成15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恢复蓄水能力60余万立方米。

科学调度强“管水”。2024年以来,全区降水量达14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0.9%左右。上虞区抢抓该有利条件,聚焦水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构建"气象预报-水文监测-智能决策"一体化调度体系,依托12处北斗水位站、13座水闸智能闸控设备实现全域水量动态感知,最大限度保障春耕灌溉水量。以灌区管理中心为主体,推进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健全管水用水机制。截至目前,统筹调配水源680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效率有效提升。

数字赋能精“灌溉”。积极建设上浦闸灌区数字孪生平台,结合BIM三维、AI等智能技术,对灌区降雨量、水闸过水量、水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接入工程运行、维养、安全监测等历史数据和实施数据,保障水利设施状态、水质情况等数据准确可靠。同时上线移动巡检小程序,精准优化灌溉方案,提高用水效率。平台运行后,已远程控制灌区水闸运行19次,灌区水量调度响应时间大幅度缩减,灌溉计划执行率达100%,年均节水约1000万立方米。


信息来源:上虞区水利局

上虞:以水为脉 精准护航春耕春灌
  • 日期:2025-03-13 16:26
  • 来源: 上虞区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3月13日讯】为保障春耕春灌用水需求,上虞区秉持“干字当头、抢抓主动、务实求效”工作原则,系统推进山塘、水库、灌区、机埠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扎实做好春耕春灌期间用水需求,全面筑牢农业生产水利屏障。2024年以来,累计改善灌溉面积38.5万亩,全区春灌供水保障率提升至100%。

工程建设保“蓄水”。实施上浦镇、永和镇、道墟街道、梁湖街道机埠泵站改造提升、水库系统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疏通输水“毛细血管”。2024年以来,完成20座水库系统治理配套设施建设,更新改造灌溉机埠107座,其中新建机埠34座,改造灌溉机埠73处,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节水灌排体系。加速推进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提升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应蓄尽蓄、及时补蓄”。2024年以来,完成15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恢复蓄水能力60余万立方米。

科学调度强“管水”。2024年以来,全区降水量达14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0.9%左右。上虞区抢抓该有利条件,聚焦水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构建"气象预报-水文监测-智能决策"一体化调度体系,依托12处北斗水位站、13座水闸智能闸控设备实现全域水量动态感知,最大限度保障春耕灌溉水量。以灌区管理中心为主体,推进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健全管水用水机制。截至目前,统筹调配水源680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效率有效提升。

数字赋能精“灌溉”。积极建设上浦闸灌区数字孪生平台,结合BIM三维、AI等智能技术,对灌区降雨量、水闸过水量、水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接入工程运行、维养、安全监测等历史数据和实施数据,保障水利设施状态、水质情况等数据准确可靠。同时上线移动巡检小程序,精准优化灌溉方案,提高用水效率。平台运行后,已远程控制灌区水闸运行19次,灌区水量调度响应时间大幅度缩减,灌溉计划执行率达100%,年均节水约1000万立方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