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5-00490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据4月14日举办的2025年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15日起浙江正式进入汛期。浙江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烨兴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浙江将综合考虑工程自身安全和下游河道平稳行洪,动态精准、逐步调控水库出库流量,力争做到“轻拿轻放、上下无痛”,减小减少社会面影响。
据预测,今年该省汛期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暴雨洪涝事件可能多发。汛期降水总量接近常年,梅雨量接近常年或略少;甬江可能发生超保洪水,杭嘉湖东部平原、东苕溪、钱塘江中上游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陈烨兴表示,浙江水利部门将固化、深化、落实“早动、快动、小动”工作机制,统筹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拦、分、蓄、滞、排”调度措施,合理掌握水库闸泵预泄预排调控节奏,做到主动干预、全程管控。
当日,该省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地质灾害防御、应对城市内涝等方面,介绍如何防汛备汛。
浙江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之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胡嘉临表示,根据分析研判,5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到9月下旬的台汛期是浙江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在浙西北、浙西南地区以及浙东南局部地区,杭州、丽水、衢州、温州等地需高度关注。
为做好防御工作,浙江自然资源部门将严格执行“汛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根据雨情汛情发展态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强化专业力量统筹调配,确保“群测群防、地质队员、应急测绘、应急救援”四支队伍调得出、用得上、顶得住。
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易引发城市内涝风险。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赵秋立介绍,浙江现有大型排涝泵车248辆,每小时可抽排涝水约25.7万立方米;建立了886支约4万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可迅速集结。
此外,“十四五”以来,该省新建雨水管网2395公里,提标改造管网4840公里,新增雨水泵站抽排能力47.2万立方米/小时,总体抽排能力比“十三五”末提升20.3%,基本形成了“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在风险预警提示上,赵秋立表示,下一步浙江住建部门将常态化开展积水隐患点位排查和物联感知设备动态运维,迭代升级“浙里城市生命线·内涝治理”场景,完善雨量阈值、水位变化等参数要素,提高内涝风险预警的及时性与精准度。(完)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