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5-00535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浙江在线4月24日讯(记者 谈佳轶 通讯员 朱欣超)曾经守着千岛湖却喝不上优质水,而今湖水一“跃”上山顶,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到“家门”,偏远山村每家每户都将喝上优质水。这是怎么做到的?4 月初,记者来到淳安县,跟随淳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管护员的脚步走进淳安村镇蹲点采访,从他们的故事中探寻淳安单村水站升级背后的民生温度。
守着千岛湖为何喝不上优质水
旱涝交织下的山区用水之困
在宋村乡,记者“堵”到了刚刚巡查回来的管护员方运和,常年户外作业,他晒得皮肤黝黑。
“守着千岛湖为何喝不上优质水?”面对记者的疑问,方云和笑着说,“我带你逛一圈,你就知道了。”
作为典型的山区乡,宋村乡11个单村水站多从溪沟取水,2022年国庆假期,连续干旱让半数水站断流,方运和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打电话的全是向他“索水”的村民。
“风调雨顺时供水稳定,遇到旱情断流或汛期山洪堵塞管网,水要么浑浊要么断流,只能靠送水应急。” 方运和说起以前的供水状况。
淳安县是全省唯一一个特别生态功能区,受生态保护、财政资金等制约,不少单村水站只能从溪沟堰坝取水,水源不稳、水质不达标、运维艰难成为普遍性问题。
同样因水而烦恼的还有村民方先红,他在宋村乡集镇经营民宿,2022 年五一汛期,山洪导致自来水泛黄,他不得不回绝预订的客人,“洗出的床单都是黄的,我们自己吃住都不放心,怎么敢给客人用?”“汛期浑水、旱季缺水”成了当地百姓的心头患。
直到2023年,一座水库、一座水厂开始建设,宋村乡“看天喝水”的日子出现了转机。
一座水库解了“渴”
同饮一泓清泉才是根本之策
方运和带着记者来到了李树坞水库,远远望去如一枚碧玉嵌于山间。
2018 年,浙江启动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2023 年,浙江省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淳安借此推进规模化供水,宋村乡率先受益。
2023年3月,在国债资金和省市补助的“硬支撑”下,总投资5918万元的李树坞水库破土动工,2个月后,拥有2700立方米/天供水能力的宋村水厂开始建设。
去年11月,李树坞水库正式建成蓄水,一旁的宋村水厂也紧随其后进入试运营。春节期间,宋村乡返乡人口剧增,用水压力加大,方运和却再也没有接到村民的投诉电话。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该乡供水实现“零投诉”,与两年前的焦灼形成鲜明对比。
“村里供水稳定了,我们维护压力也小了很多。”方运和感慨万千。今年5月,宋村水厂将正式投入运营,为全乡6966人供水,开启了从“小水源、单村水站”到“大水网、规模水厂”的蜕变,实现整乡同饮一泓清泉。
千岛湖水“跃”上山顶
从地偏路远到一村不落、一人不少
蹲点的第二站,记者来到了左口乡塘边上村。在塘边上村村民洪国梅的家里,记者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现在只要千岛湖水不干,我们就不会缺水用了。”洪国梅笑得很开心。她的丈夫洪华福正是左口乡塘边上村供水站的管护员。“以前大年三十,他都得提着水泵满山找水,外地回家过年的儿子女儿都得去帮忙。” 洪国梅至今记得丈夫洪华福春节为用水高峰期保供的场景。
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得知,以前这个1000余人的山村仅依靠1个单村水站供水。“要改变这种情况参考宋村乡,修水库、建水厂能行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洪华福说,并非所有乡村都和宋村一样具备新建稳定水源的条件。塘边上村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村子也要8公里,附近村庄分散,供水管网难以延伸。
为此,淳安县水利水电局和淳安县农饮水统管公司几次来塘边上村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多种路径,最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通过4.1公里输水管线,将千岛湖水提升至海拔205米的中转池,再经重力自流至塘边上村单村水站,经净水处理后可供应塘边上村村民用水。
2024年12月,改建后的塘边上村单村水站正式投入使用。这套系统让塘边上村村民彻底告别了“看天喝水”的日子,更衍生出“双水源保险”——日常饮用山泉水,旱季切换千岛湖备用水源。
这套“湖水上山”方案,让千岛湖的清波淌进千家灶台。
“像这样引千岛湖水入农家的水站,在我们县还有9座。”淳安县千岛湖生态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计划今年完成。”届时,淳安县供水设施将由目前的631处精简为263处,乡镇水厂由14座提升为29座,联村供水站由5座提升至20座,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73.8%。
记者手记
在这趟蹲点中,我真切感受到山区供水的变迁,也看到了浙江农村供水改革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力。
农村供水改革是长期民生工程,浙江二十余年持续推进,从2003年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全面启动,到2018年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的纵深推进,再到2023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的精准施策,浙江构建起“一村不落、一人不少”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像淳安这样的山区县,在浙江还有很多。《关于加快推进单村水站改造提升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意见》提到,2025 年底,全省单村水站建设达标率达 100%,标准化管理达标率 90% 以上,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95% 以上。从靠“脚力”管护到“智慧”监管,浙江正让更多山区百姓喝上稳定优质的放心水,在民生改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