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云和县构建 “四联” 区域协同机制 共护流域水生态安全
发布日期:2025-06-26 16:07 浏览次数:

【本站6月26日讯】近年来,云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龙泉溪流域为重点,创新建立跨区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推动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体系迭代升级,实现跨界河湖管护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以河湖长制为核心载体,坚持“共防共治、属地负责、协作监管”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四联”机制,推动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助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据统计,2024年均溪国控出境断面Ⅰ类水质天数占比达81.2%,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态势。

二是深化协议定责,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链。为健全跨界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两地河长办统筹协调职能。2025年6月5日,云和县与龙泉市正式签署《跨界河湖(紧水滩水库)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协议》,从河湖巡查、执法监管、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4个维度明确双方职责边界。协议实施以来,龙泉溪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断面水质全部达到 Ⅱ类及以上标准,Ⅰ、Ⅱ类水质天数占比实现 100% 全覆盖,创历史最优水平。

三是强化经验互鉴,打造流域共治新样板。以跨界治理为契机搭建区域协作平台,与毗邻县(市、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围绕河湖管护现状、治理措施、经验成果等内容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梳理治理短板,形成流域保护共识。2023 年至今,累计与龙泉市、莲都区开展联合巡查、联席会议等专项行动8次,协同解决各类河湖问题百余个,推动河湖长制从“共治共管”向“共享共赢”转型,为跨区域流域治理提供“云和方案”。


信息来源:云和县水利局

云和县构建 “四联” 区域协同机制 共护流域水生态安全
  • 日期:2025-06-26 16:07
  • 来源: 云和县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6月26日讯】近年来,云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龙泉溪流域为重点,创新建立跨区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推动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体系迭代升级,实现跨界河湖管护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以河湖长制为核心载体,坚持“共防共治、属地负责、协作监管”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四联”机制,推动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助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据统计,2024年均溪国控出境断面Ⅰ类水质天数占比达81.2%,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态势。

二是深化协议定责,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链。为健全跨界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两地河长办统筹协调职能。2025年6月5日,云和县与龙泉市正式签署《跨界河湖(紧水滩水库)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协议》,从河湖巡查、执法监管、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4个维度明确双方职责边界。协议实施以来,龙泉溪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断面水质全部达到 Ⅱ类及以上标准,Ⅰ、Ⅱ类水质天数占比实现 100% 全覆盖,创历史最优水平。

三是强化经验互鉴,打造流域共治新样板。以跨界治理为契机搭建区域协作平台,与毗邻县(市、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围绕河湖管护现状、治理措施、经验成果等内容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梳理治理短板,形成流域保护共识。2023 年至今,累计与龙泉市、莲都区开展联合巡查、联席会议等专项行动8次,协同解决各类河湖问题百余个,推动河湖长制从“共治共管”向“共享共赢”转型,为跨区域流域治理提供“云和方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