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17日讯】近年来,永康市坚持精准施策、系统治理,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根基。
试点领航,制度筑基。以省级试点为契机,率先开展水土保持空间管理制度改革。该项改革已列入2025年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与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目前,已完成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科学分区划定,并基本完成分区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为精细化管护奠定基础。《永康市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成果》顺利通过省级抽查,为生态保护提供法规依据。同时,编制完成《永康市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分类分级精准监管工作方案》并上报,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管新机制。
靶向治理,提质增效。聚焦全市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与关键领域,采取精准化、差异化的综合治理策略,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显著提升治理效能。其中,将水土保持率作为核心抓手,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系统性地持续更新垦造耕地、旱改水、矿山修复等重点项目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等复核水土保持率的支撑材料。通过严格审核与动态管理,确保复核依据真实可靠、完整且时效性强,有力推动全市水土保持率稳步提升。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平方公里。
严管优服,长效护航。坚持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双轨并行,着力构建水土保持长效管理机制,将严格监管的“硬约束”与主动服务的“软支撑”有机结合,形成监管与服务并重的良好格局。通过这一模式,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全链条监管效能,有效规范各类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水土保持行为。同时,扎实推进水土保持乡村建设,重点打造舟山镇上桥村、石柱镇石柱村水保乡村。今年以来,精准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32个、验收报备3个,开展监督检查41次、验收核查18个,并严格下发4份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问题100%整改到位。
信息来源:永康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