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5-01085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51岁的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党支部书记陈孝形最近忙得团团转,进入盛夏,一年一度的塔后水上音乐节要来了。
从一个污水横流的贫穷村,到成为全省共富的明星村,20年,塔后村完成了华丽转变。
“我们是通过引山上清水入村,提升乡村颜值;又开发利用水生态价值,赋予乡村业态活力。”陈孝形说,自2005年起,塔后村以水系治理为切入点,历时17年,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1000多米沟渠,将村后山20多米高的清水引入村庄,并串起村内大小水塘,营造“九曲十八弯”碧水绕村景象,整合山林、田园、民房等要素,发展民宿、康养、文旅等水美乡村度假游玩项目。
特别是2021年,天台县入选水利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在水利部门的帮助下,塔后村在荷塘中建起了一座水上莲花舞台。以此为基础举办的乡村音乐节彻底激活了乡村流量,上万人涌进塔后村,全村70多家民宿1000张床位爆满,3500个餐位全部爆满。2024年,塔后村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950万元,村集体净收入26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8万元。
清晨,陈洪喜欢沿着安吉县浒溪绿道慢跑10公里,作为当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嘉兴人陈洪的工作和生活均在浒溪岸边科技城,这里是安吉新城所在地。
从不足4平方公里的老城迈向33平方公里的新城,浒溪幸福河湖建设,进一步扩展了城市骨架,也引领市民生活从单一的商业聚集转向生态休闲与城市功能融合的多元体验。
2005起,浒溪通过水系连通工程、中小流域治理、幸福河湖建设,历时18年,探索“两山”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把堤防藏在风景中,宽广的缓坡迎水面兼顾安全与生态,构建坚固的防洪安全缓冲带;公共服务设施与特色休闲空间沿溪布设,实现流域滨水空间分区分级开放共享新模式,将原本水患频发的浒溪打造成为生态休闲、垂钓露营、文旅研学等亲水网红打卡河流,构建起安吉“绿水”经济。
20年来,浙江累计系统治理河流4.9万余公里,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1200公里,实现了“水清”到“水美”再到“水富”的转变,建成490个水美乡镇,贯通滨水绿道1.1万余公里,建成幸福母亲河31条, “野能游”天然游泳场50个,串联起3390余处滨水公园、亲水节点,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85%。
“一汪清水是最普惠公共产品,也是风生‘水’起共富经济圈竞相涌现的基础,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源泉。”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