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北苕溪:赏河湖安澜四季风光 品径山富美千年文化
发布日期:2025-07-30 15:35 浏览次数:

一、河湖概况

北苕溪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部,是东苕溪的主要支流,全长 15.02 公里,全流域为饮用水水源地, 是杭州城北行洪、汇水主干,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河道两岸古村、古迹保留完整,民俗风情、 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北苕溪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七千年历史的小古城遗址,有 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有“江南第一漂”双溪漂流,以及有“赏河湖安澜四季风光,品径山富美千 年文化”之称的千亩径山花海。

近年来,余杭区围绕北苕溪河湖治理,全力推动河道水质全面提升、生态保护全民参与、美丽河湖  连片建设、产业聚集助力发展,  持续带动河流两岸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生态美”向“共同富”的转变。 2024 年 1-7 月,苕溪流域范围内旅游人次突破 358 万大关,旅游收入达 3.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4%  和 8.4%,成功获评 2024 年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北苕溪围绕“一核两翼、两带三区”的山水治理格局,全力推动河道水质全面提升、小微水体全域美化、生态保护全民参与、美丽河湖连片建设、产业聚集助力发展,实现由以“生态美”向“共同富” 的转变。通过“黄金 28 条”“共富 25 条”等政策,苕溪沿线村庄发展特色精品民食民宿等文旅休闲产业加    速形成,创新推出“径山有礼”等特色产品 10 个,打造滨水绿道 10.8km,水上游线 1 条,沿线水文化场馆 2 个,提升“古城风物”等乡产品牌和“径灵子”等文创 IP,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水经济根基 不断夯实。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 465.9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 4.7 亿元。

一是系统治理提颜值。实施苕溪流域综合提升工程,全线完成水系岸线踏勘整治,保持河道行洪畅通,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划定苕溪流域生态强制性保护范围,实施农民建房、污水治理审批  前置等举措,全面关停低小散等污染企业,使北苕溪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得以改善。如今,北苕溪植被覆盖完好,鱼鸟栖息,水下水草丰茂,桃花水母、娃娃鱼也成为这里的常客,并发现以苕溪命名的全新鱼类物种——苕溪鱲。以北苕溪为轴心进行统筹规划提升,将北苕溪及支流堰坝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水利工程景观化标杆,堰坝“燕瘦环肥”、各美其美,“网红”堰坝砻糠堰在抖音、b 站等全网播放量超 350 万次,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前来打卡、玩水,进一步打响了径山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借游步道和长廊串珠成链,打造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文化底蕴深挖掘。依托苕溪水运文化内涵,建成小古城遗址文化展示馆、陆羽泉文化公园等 6 所场馆,累计出版《印象北苕溪》《影像北苕溪》等书籍 26 部,同时以苕溪河网为骨架,以山水人文为底色,串联沿线文化遗产、水利工程和嬉水景观,持续开发推出水文化研学线路和景区景点研学点位, 打造乡村慢生活体验区,让学生在研学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2024 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 8500 余人。

三是旅游配套全覆盖。全力打造有吴山公园、大径山集散中心、梦幻双溪游步道、苕溪营地、骑行 游步道及多处亲水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充分满足游客和群众的休闲需求。同时,利用国家 4A 级旅游   景区知名度,举办小古城嬉水节、苕溪音乐节、中国动漫节等 37 场水活动,双溪漂流年接待 70 多万人 次,每逢周末节假日,北苕溪周边景点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民宿酒店一房难求。

四是产业集聚促发展。发布《共富 25 条》,鼓励苕溪沿线村庄发展特色精品民食民宿等休闲文旅产业,创新推出“径山有礼”等特色产品 10 个,打造提升“古城风物”等乡产品牌和“径灵子”等文创 IP,实现文化 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水经济根基不断夯实。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40 余场,发放文旅消费券 88  万元,有效提升产业集聚示范效应,截至 2024 年 7 月,苕溪流域内村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3260 万元,  同比增长 8.4%,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问计于民、治水为民。北苕溪治理从方案初设、建设实施到管养维护均邀请村干部、村民 代表全程参与,形成科学合理、群众满意的改造方案,只有人民满意的河湖才是幸福河湖。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融合发展。将河湖安全、生态功能与利用、发展需求相统一,优化“水环境”、打造“水 景观”、彰显“水文化”,将北苕溪打造成余杭人民为之自豪的“幸福母亲河”。



信息来源:厅河湖处 省河长办

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北苕溪:赏河湖安澜四季风光 品径山富美千年文化
  • 日期:2025-07-30 15:35
  • 来源: 厅河湖处 省河长办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一、河湖概况

北苕溪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部,是东苕溪的主要支流,全长 15.02 公里,全流域为饮用水水源地, 是杭州城北行洪、汇水主干,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河道两岸古村、古迹保留完整,民俗风情、 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北苕溪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七千年历史的小古城遗址,有 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有“江南第一漂”双溪漂流,以及有“赏河湖安澜四季风光,品径山富美千 年文化”之称的千亩径山花海。

近年来,余杭区围绕北苕溪河湖治理,全力推动河道水质全面提升、生态保护全民参与、美丽河湖  连片建设、产业聚集助力发展,  持续带动河流两岸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生态美”向“共同富”的转变。 2024 年 1-7 月,苕溪流域范围内旅游人次突破 358 万大关,旅游收入达 3.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4%  和 8.4%,成功获评 2024 年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北苕溪围绕“一核两翼、两带三区”的山水治理格局,全力推动河道水质全面提升、小微水体全域美化、生态保护全民参与、美丽河湖连片建设、产业聚集助力发展,实现由以“生态美”向“共同富” 的转变。通过“黄金 28 条”“共富 25 条”等政策,苕溪沿线村庄发展特色精品民食民宿等文旅休闲产业加    速形成,创新推出“径山有礼”等特色产品 10 个,打造滨水绿道 10.8km,水上游线 1 条,沿线水文化场馆 2 个,提升“古城风物”等乡产品牌和“径灵子”等文创 IP,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水经济根基 不断夯实。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 465.9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 4.7 亿元。

一是系统治理提颜值。实施苕溪流域综合提升工程,全线完成水系岸线踏勘整治,保持河道行洪畅通,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划定苕溪流域生态强制性保护范围,实施农民建房、污水治理审批  前置等举措,全面关停低小散等污染企业,使北苕溪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得以改善。如今,北苕溪植被覆盖完好,鱼鸟栖息,水下水草丰茂,桃花水母、娃娃鱼也成为这里的常客,并发现以苕溪命名的全新鱼类物种——苕溪鱲。以北苕溪为轴心进行统筹规划提升,将北苕溪及支流堰坝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水利工程景观化标杆,堰坝“燕瘦环肥”、各美其美,“网红”堰坝砻糠堰在抖音、b 站等全网播放量超 350 万次,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前来打卡、玩水,进一步打响了径山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借游步道和长廊串珠成链,打造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文化底蕴深挖掘。依托苕溪水运文化内涵,建成小古城遗址文化展示馆、陆羽泉文化公园等 6 所场馆,累计出版《印象北苕溪》《影像北苕溪》等书籍 26 部,同时以苕溪河网为骨架,以山水人文为底色,串联沿线文化遗产、水利工程和嬉水景观,持续开发推出水文化研学线路和景区景点研学点位, 打造乡村慢生活体验区,让学生在研学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2024 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 8500 余人。

三是旅游配套全覆盖。全力打造有吴山公园、大径山集散中心、梦幻双溪游步道、苕溪营地、骑行 游步道及多处亲水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充分满足游客和群众的休闲需求。同时,利用国家 4A 级旅游   景区知名度,举办小古城嬉水节、苕溪音乐节、中国动漫节等 37 场水活动,双溪漂流年接待 70 多万人 次,每逢周末节假日,北苕溪周边景点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民宿酒店一房难求。

四是产业集聚促发展。发布《共富 25 条》,鼓励苕溪沿线村庄发展特色精品民食民宿等休闲文旅产业,创新推出“径山有礼”等特色产品 10 个,打造提升“古城风物”等乡产品牌和“径灵子”等文创 IP,实现文化 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水经济根基不断夯实。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40 余场,发放文旅消费券 88  万元,有效提升产业集聚示范效应,截至 2024 年 7 月,苕溪流域内村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3260 万元,  同比增长 8.4%,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问计于民、治水为民。北苕溪治理从方案初设、建设实施到管养维护均邀请村干部、村民 代表全程参与,形成科学合理、群众满意的改造方案,只有人民满意的河湖才是幸福河湖。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融合发展。将河湖安全、生态功能与利用、发展需求相统一,优化“水环境”、打造“水 景观”、彰显“水文化”,将北苕溪打造成余杭人民为之自豪的“幸福母亲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