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海宁市上塘河灌区荣获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发布日期:2023-01-31 16:03 浏览次数:

【本站1月31日讯】近年来,海宁深入开展节水型灌区创建工作,通过三期节水配套改造,灌区工程设施运行安全稳定、灌区计量检测设施日趋完善、信息化建设高效益日渐显现。灌区新增及恢复灌溉面积0.1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排涝面积3.5万亩;年增节水能力270万立方米,提高渠系水利用率1.4个百分点,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5 以上。近日,水利部办公厅下文公布2022年度节水型灌区复核名单,全省共有11个灌区获评,海宁上塘河灌区荣列其中。

一是夯实水利设施基础。2022年末,上塘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式完成验收。该项目水利部分涉及6个乡镇,东西长55千米,横跨整个海宁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灌排渠(沟)改造16条30.89千米,两侧衬砌长度52千米;排涝闸改造2座,排涝泵(闸)站改造7座,灌溉泵站改造或新建13座,提水泵站新建1座,改造或新建农桥8座,改造或新建滚水坝5座;管理房改造1835平方米,灌区便民水利站6处等,极大提升项目区灌溉能力与输水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大幅度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打造水利人才队伍。坚持以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相关论述精神,培养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爱水利的基层水利铁军,助力“三化”改革。配套建设实训中心,围绕上塘河灌区闸站工作实际需求,按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优化运行管理技能,深化安全生产意识,让培训人员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培训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弥补一线职工电气设备不懂原理、不会操作、不敢处理的短板,提高基层站点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为灌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强化数字水利应用。上塘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信息化部分以节水为前提和目标,打造示范性智慧化灌区。其中,灌区信息化建设包含立体感知系统、智慧应用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管平台体系四大块内容,依托数字技术,实现灌区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管理等的智能化处理和人工辅助决策,初步形成“可控、可视、动态”的“智慧化”灌区,并科学编织渠首提水量,二级用水量,排水量的取用水网络。


信息来源:海宁市水利局

海宁市上塘河灌区荣获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 日期:2023-01-31 16:03
  • 来源: 海宁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1月31日讯】近年来,海宁深入开展节水型灌区创建工作,通过三期节水配套改造,灌区工程设施运行安全稳定、灌区计量检测设施日趋完善、信息化建设高效益日渐显现。灌区新增及恢复灌溉面积0.1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排涝面积3.5万亩;年增节水能力270万立方米,提高渠系水利用率1.4个百分点,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5 以上。近日,水利部办公厅下文公布2022年度节水型灌区复核名单,全省共有11个灌区获评,海宁上塘河灌区荣列其中。

一是夯实水利设施基础。2022年末,上塘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式完成验收。该项目水利部分涉及6个乡镇,东西长55千米,横跨整个海宁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灌排渠(沟)改造16条30.89千米,两侧衬砌长度52千米;排涝闸改造2座,排涝泵(闸)站改造7座,灌溉泵站改造或新建13座,提水泵站新建1座,改造或新建农桥8座,改造或新建滚水坝5座;管理房改造1835平方米,灌区便民水利站6处等,极大提升项目区灌溉能力与输水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大幅度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打造水利人才队伍。坚持以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相关论述精神,培养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爱水利的基层水利铁军,助力“三化”改革。配套建设实训中心,围绕上塘河灌区闸站工作实际需求,按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优化运行管理技能,深化安全生产意识,让培训人员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培训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弥补一线职工电气设备不懂原理、不会操作、不敢处理的短板,提高基层站点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为灌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强化数字水利应用。上塘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信息化部分以节水为前提和目标,打造示范性智慧化灌区。其中,灌区信息化建设包含立体感知系统、智慧应用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管平台体系四大块内容,依托数字技术,实现灌区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管理等的智能化处理和人工辅助决策,初步形成“可控、可视、动态”的“智慧化”灌区,并科学编织渠首提水量,二级用水量,排水量的取用水网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