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3-00056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水域保护多跨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收到一封来自县行政执法局推送的反馈函。县水利局水土保持与河湖事务中心负责人点开查看,关于某河段滩地内堆放种植土的处置情况跃然眼前。
“数字化应用上线以来,首次实现了对河湖‘四乱’(乱堆、乱占、乱采、乱建)问题的在线闭环处置,不但构建了问题处置线上办、‘掌上办’和‘最多填一次’,提高了办事效率,更厘清了水域管理界限。”县水利局水土保持与河湖事务中心负责人说。
天台县水利局上线“水域保护多跨协同”应用,构建了河湖一张图、云协作闭环管理、公众护水平台三大子场景,推动涉水监管从“九龙治水”变“握指成拳”,把全县河湖建成生态河、数字河。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横向协同涉水部门,纵向联动省市县三级,提升涉水问题处置效率,筑牢水域安全防线,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2021年11月应用上线以来,天台县处置非法采砂问题周期由1个月减少为10天;整改问题期限由半个月减少为5天;问题协同处置时间下降70%。
一张图——河湖家底一清二楚
天台水域分布广、河道多,境内有73座水库、1112条河道,河道总长度1900多公里,重要山塘108座,全县水域面积达96平方公里,河道管理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同时,水域管理问题集中,“四乱”现象禁而不绝;水域管理界限、水域问题处置责任主体、监督主体不清晰;部门协同不顺畅,问题处置不及时;社会公众参与管水护水、投诉举报涉水问题缺少窗口等,从而造成水域管理任务重、管理难度大。
点开水域保护多跨协同应用,在“河湖一张图”子场景中,天台县水域分布、涉水工程、行政分区、流域水系、河长分布等数据清晰展示。水文信息系统、浙江水管理平台、环保水质监测平台等12个平台的接入,提高了水源数据的丰富度。同时,为全面描绘天台县水域整体画像,子场景还拓展了地图浏览、分析计算、视角切换、统计分析、全局搜索等功能,及时捕捉违规闯入、漂浮垃圾、违规涉水活动、违规排水等事件,实现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一图尽收”。
一张图构建了“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四位一体的水利监管网,明确了水域临水线及水域管理范围线,有效破解了水域管理界限不清晰的痛点。
云协作——河湖问题横纵见底
涉水问题上图管理后,如何能够以涉水数据为支撑,厘清部门间的职责权限,实时掌握全域涉水问题发现处置动态,实现全域一体协同治理?
天台县水利局搭建云协作子场景,横向对接“互联网﹢监管”系统,以问题上报、预审、受理、整改、复核、销号等业务流程为应用基础,实现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天台分局等9个部门对涉水问题的协同处置。
纵向通过对接基层治理平台系统,协同全县15个乡镇,将涉水问题在线推送至乡镇,由乡镇进行整改反馈,打通省市县乡镇协同“最后一公里”,筑牢多层级、一体化的水安全防护体系。此外,为确保问题推送后,能按期协同整改,建立了“红黄绿”灯整改销号机制,实现处置闭环。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河道巡查责任人可随时打开手机,地图定位上报涉水问题,选择问题整改协同模式,将整改结果包括整改时间、整改内容、现场整改照片、整改结果附件及定量信息等上传至子场景,完成协同治理。
同护水——公众参与多元覆盖
针对公众举报涉水问题渠道单一,群众参与治水护水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天台县水利局搭建了公众护水平台子场景,通过河湖问题我来报、河湖美景我来享、河湖知识我来学三大板块,拓宽“爆料”渠道,打通社会各界问水、护水、管水、建言献策的数智通道,并整合全县河湖、旅游、文化等多种资源,提供水韵风情、亲子嬉水、滨水绿道、垂钓野趣等一键查询功能,方便公众出行。
天台县水利局将继续拓展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范围,提升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完善整改销号赋灯机制,推动涉水问题识别更科学、处置更规范,真正推动水域保护工作协调联动。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