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63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杭州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3-01-04 09:39 浏览次数:

杭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今年是浙江省“河湖长制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杭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从建立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发,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履职举措,超额完成年度省定考核任务,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打造美丽杭州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压实责任,以新机制释放新动能。杭州市以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契机,优化河湖管理保护格局,推动河湖长制再上新台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市县总河长令三个全覆盖。以总河长令为关键抓手,通过印发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市级联席部门座谈会、开展落实总河长令“回头看”专项督查等举措,深化河湖长履职长效机制,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压实压紧河湖长责任。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考核正向效应,每月发布工作动态,通报六大任务进展、考核情况等,展示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探索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治理保护新格局,破解河湖管理保护难点问题,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形成跨省市县“流域共治”联防联控模式,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工作。

强化履职,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杭州以为河湖长科学化、规范化履职提供实用参考为目标,为19名市级河湖长、12名市级副河湖长“量身定制”《杭州市级河长湖长履职手册》,突出职责,明确任务,并以此为样板,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好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履职手册,提高履职效能。制订印发《杭州市河湖健康评价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2023—2027年健康评价实施计划。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力量,全市统一建立河湖健康评价专家库,覆盖水文、环境、生态、生物、地理信息、河湖管理等专业方向,并在平台进行线上管理。发挥河湖健康评价在河湖治理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建立“一河(湖)一档”,精准制定“一河(湖)一策”。据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参与评价的29 条(段)河湖中18条(段)健康,占62.1%;11 条(段)非常健康,占37.9%。

全民护水,以新力量焕发新活力。杭州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护生态平衡为导向、全民护水“绿水币”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公众护水体系,营造公众能治水、爱治水、乐治水的良好氛围。“现在巡河积分可以去超市换纸巾、牙膏等日用品啦,拿起手机登录‘浙里办全民护水’小程序,爆料河湖问题,拍摄河湖美景都能拿绿水币积分。”富阳区村民说。“绿水币”积分引领了人人争当“护水使者”的河湖管理新风尚,推动全市公众护水活跃度显著提升。“现在全民护水平台注册人数57.78 万,累计完成绿水币兑换超900 万分。今年,我们倾力打造‘我们都是河长’品牌,新聘任33位市级‘民间河长’,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

数字赋能,以新模式打造新优势。杭州以推进河湖长制数字化发展、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为动力,坚持数字化引领,遵循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2016 年“河道水质App(应用程序)”到2019 年“智慧河道云平台”再到2022年“河长在线(杭州)”,不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集成“基础数据库”,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监管体系,以“一平台、一张图、一个舱、一张网”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河湖问题通过平台分析,按程序智能提交各级河长处理,实现了巡河轨迹、预警信息、问题处理“一云储存、一屏总览、一键上传、智能处理、全程留痕、履职评价”的闭环管理。运用全域数字法治监督体系中“山水林田监督治理一件事”应用场景,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法治化水平;建德、滨江、萧山等县(市、区)推出“科技河长”,通过“空中巡河”“一键巡河”等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巡河效率。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63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杭州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3-01-04 09:39 浏览次数:

杭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今年是浙江省“河湖长制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杭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从建立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发,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履职举措,超额完成年度省定考核任务,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打造美丽杭州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压实责任,以新机制释放新动能。杭州市以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契机,优化河湖管理保护格局,推动河湖长制再上新台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市县总河长令三个全覆盖。以总河长令为关键抓手,通过印发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市级联席部门座谈会、开展落实总河长令“回头看”专项督查等举措,深化河湖长履职长效机制,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压实压紧河湖长责任。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考核正向效应,每月发布工作动态,通报六大任务进展、考核情况等,展示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探索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治理保护新格局,破解河湖管理保护难点问题,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形成跨省市县“流域共治”联防联控模式,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工作。

强化履职,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杭州以为河湖长科学化、规范化履职提供实用参考为目标,为19名市级河湖长、12名市级副河湖长“量身定制”《杭州市级河长湖长履职手册》,突出职责,明确任务,并以此为样板,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好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履职手册,提高履职效能。制订印发《杭州市河湖健康评价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2023—2027年健康评价实施计划。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力量,全市统一建立河湖健康评价专家库,覆盖水文、环境、生态、生物、地理信息、河湖管理等专业方向,并在平台进行线上管理。发挥河湖健康评价在河湖治理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建立“一河(湖)一档”,精准制定“一河(湖)一策”。据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参与评价的29 条(段)河湖中18条(段)健康,占62.1%;11 条(段)非常健康,占37.9%。

全民护水,以新力量焕发新活力。杭州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护生态平衡为导向、全民护水“绿水币”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公众护水体系,营造公众能治水、爱治水、乐治水的良好氛围。“现在巡河积分可以去超市换纸巾、牙膏等日用品啦,拿起手机登录‘浙里办全民护水’小程序,爆料河湖问题,拍摄河湖美景都能拿绿水币积分。”富阳区村民说。“绿水币”积分引领了人人争当“护水使者”的河湖管理新风尚,推动全市公众护水活跃度显著提升。“现在全民护水平台注册人数57.78 万,累计完成绿水币兑换超900 万分。今年,我们倾力打造‘我们都是河长’品牌,新聘任33位市级‘民间河长’,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

数字赋能,以新模式打造新优势。杭州以推进河湖长制数字化发展、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为动力,坚持数字化引领,遵循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2016 年“河道水质App(应用程序)”到2019 年“智慧河道云平台”再到2022年“河长在线(杭州)”,不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集成“基础数据库”,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监管体系,以“一平台、一张图、一个舱、一张网”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河湖问题通过平台分析,按程序智能提交各级河长处理,实现了巡河轨迹、预警信息、问题处理“一云储存、一屏总览、一键上传、智能处理、全程留痕、履职评价”的闭环管理。运用全域数字法治监督体系中“山水林田监督治理一件事”应用场景,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法治化水平;建德、滨江、萧山等县(市、区)推出“科技河长”,通过“空中巡河”“一键巡河”等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巡河效率。

杭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今年是浙江省“河湖长制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杭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从建立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发,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履职举措,超额完成年度省定考核任务,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打造美丽杭州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压实责任,以新机制释放新动能。杭州市以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契机,优化河湖管理保护格局,推动河湖长制再上新台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市县总河长令三个全覆盖。以总河长令为关键抓手,通过印发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市级联席部门座谈会、开展落实总河长令“回头看”专项督查等举措,深化河湖长履职长效机制,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压实压紧河湖长责任。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考核正向效应,每月发布工作动态,通报六大任务进展、考核情况等,展示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探索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治理保护新格局,破解河湖管理保护难点问题,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形成跨省市县“流域共治”联防联控模式,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工作。

强化履职,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杭州以为河湖长科学化、规范化履职提供实用参考为目标,为19名市级河湖长、12名市级副河湖长“量身定制”《杭州市级河长湖长履职手册》,突出职责,明确任务,并以此为样板,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好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履职手册,提高履职效能。制订印发《杭州市河湖健康评价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2023—2027年健康评价实施计划。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力量,全市统一建立河湖健康评价专家库,覆盖水文、环境、生态、生物、地理信息、河湖管理等专业方向,并在平台进行线上管理。发挥河湖健康评价在河湖治理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建立“一河(湖)一档”,精准制定“一河(湖)一策”。据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参与评价的29 条(段)河湖中18条(段)健康,占62.1%;11 条(段)非常健康,占37.9%。

全民护水,以新力量焕发新活力。杭州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护生态平衡为导向、全民护水“绿水币”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公众护水体系,营造公众能治水、爱治水、乐治水的良好氛围。“现在巡河积分可以去超市换纸巾、牙膏等日用品啦,拿起手机登录‘浙里办全民护水’小程序,爆料河湖问题,拍摄河湖美景都能拿绿水币积分。”富阳区村民说。“绿水币”积分引领了人人争当“护水使者”的河湖管理新风尚,推动全市公众护水活跃度显著提升。“现在全民护水平台注册人数57.78 万,累计完成绿水币兑换超900 万分。今年,我们倾力打造‘我们都是河长’品牌,新聘任33位市级‘民间河长’,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

数字赋能,以新模式打造新优势。杭州以推进河湖长制数字化发展、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为动力,坚持数字化引领,遵循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2016 年“河道水质App(应用程序)”到2019 年“智慧河道云平台”再到2022年“河长在线(杭州)”,不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集成“基础数据库”,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监管体系,以“一平台、一张图、一个舱、一张网”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河湖问题通过平台分析,按程序智能提交各级河长处理,实现了巡河轨迹、预警信息、问题处理“一云储存、一屏总览、一键上传、智能处理、全程留痕、履职评价”的闭环管理。运用全域数字法治监督体系中“山水林田监督治理一件事”应用场景,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法治化水平;建德、滨江、萧山等县(市、区)推出“科技河长”,通过“空中巡河”“一键巡河”等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巡河效率。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