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65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探索流域共治 共护一湖碧水——浙江淳安县深入推进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
发布日期:2023-01-04 09:45 浏览次数:

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宋京村,一群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手持钳子、捞网等工具,正在捡拾和打捞河里的杂物——这是淳安县汾口镇与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联合举行的流域共治活动中的一幕。当天,两镇镇长还共同签署了流域共治协议书。

类似这样的跨区域联合护水活动,在淳安县,几乎每周都有。

淳安县是浙江唯一的特别生态功能区,境内的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如何长效保护千岛湖这湖碧水?淳安积极探索流域共治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建立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治理,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

打破壁垒

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

坐拥千岛湖的淳安县,早在2015年就推行了河湖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522名,还聘请了44名“民间河长”。河湖长制从千岛湖、溪流延伸至小沟小渠、池塘,实现了水体全覆盖。

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如何统筹推进跨区域、跨流域河道的治和管,确保上游河溪以Ⅰ类水体流入千岛湖,成了淳安县强化千岛湖水生态保护的一个新课题。

推进流域共治!面对新考验,淳安县在浙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探索水环境流域共治模式,系统治理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的水环境、水生态。

“简单来说,‘流域共治’就是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整合多元力量,集中资源推进护水工作。”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局长汪仁发说,护水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唯有加强流域协作,才能更好地呵护一湖秀水,促进绿色发展。

淳安县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由县长召集,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规划资源、农业农村、行政执法等2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上直观呈现涉河湖负面问题,县级总河长面对面、点对点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处置方案,今年已推动解决各类河湖问题230个。淳安县还建立了乡镇级层面的流域共治框架体系,23个乡镇与各平台签署合作协议47份,联合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3场,确保县域内流域治理信息共享、机制互通、行动一致。

“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流程再造和在线流转,对河湖问题发现、处置、考核流程进行重塑,大大提升了河湖协同治理能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迭代升级。”淳安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罗宝华表示。

淳安县还联合桐庐县百江镇、建德市莲花镇、临安区湍口镇、开化县马金镇等周边地区创新打造“一湖两江三县市”跨区域综合性生态保护样板,提出资源共有、流域共管、生态共享的水域合作方案,并组建水域联防队伍,做到美丽河道同步建设、河岸保洁联动管护,筑牢流域两岸生态屏障。

针对跨省河流,淳安县创立了浙皖两地跨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及生态环保协作机制,与相邻的安徽省黄山市采取执法互助、监测互动、奖补互挂、应急联动等方式,推进两地信息联通、江湖联保、示范联创。今年以来,两地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开展联合治水活动18次、联合执法24次,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21起。

从“分段治水”到“全域治水”,淳安县探索出的千岛湖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效果明显。“目前,千岛湖整体水质状况为优,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Ⅰ类标准。”汪仁发说。

强化考核

变“短期治水”为“长效治水”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淳安县富文乡“民间河长”王石年过得并不轻松。

淳安县在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细化了县、乡、村级河长及“民间河长”的职责。“小长假期间游客增加了不少,有时会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出现。”王石年说,他必须坚持每天巡河,及时清理。

针对河湖长的履职情况,淳安县出台了一套考核细则。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实施“一月一通报一排名”,内容包含巡河率、水质评价、问题处置、全民护水、媒体曝光等情况。尤其是将水质作为考核的刚性指标,每月委托第三方检测全县河道和交接断面水质,河道或者小微水体出现水质降档且无相应防控措施的,年底考核“倒扣分”,直至评优评先“一票否决”。2022年,水质考核专项奖补资金首次设立,倒逼乡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水质。

河长和责任部门在河湖管护方面的履职情况,也会作为纪委年度监督重点。纪委采取召开例会、暗访、通报、问责等方式,严肃问责处理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推诿扯皮等行为。

淳安县还创新推出了全流域专项考核机制,统筹500万元资金用于横向生态补偿,梯度补偿水质综合指数前10名的乡镇,调动全域治水护水积极性。同时,高密度检测跨区域河流水质断面中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4项数据指标,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抓好千岛湖水质源头保护。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水质断面巡检161次,收到省市部门交办单17份,下发县级交办单56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反馈。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牵头建立联席会议一整套运行机制、闭环考核机制,构建多跨协同、联防联控工作体制,推进河湖长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树立河湖长制‘淳安样板’。”汪仁发表示。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65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探索流域共治 共护一湖碧水——浙江淳安县深入推进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
发布日期:2023-01-04 09:45 浏览次数:

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宋京村,一群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手持钳子、捞网等工具,正在捡拾和打捞河里的杂物——这是淳安县汾口镇与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联合举行的流域共治活动中的一幕。当天,两镇镇长还共同签署了流域共治协议书。

类似这样的跨区域联合护水活动,在淳安县,几乎每周都有。

淳安县是浙江唯一的特别生态功能区,境内的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如何长效保护千岛湖这湖碧水?淳安积极探索流域共治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建立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治理,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

打破壁垒

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

坐拥千岛湖的淳安县,早在2015年就推行了河湖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522名,还聘请了44名“民间河长”。河湖长制从千岛湖、溪流延伸至小沟小渠、池塘,实现了水体全覆盖。

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如何统筹推进跨区域、跨流域河道的治和管,确保上游河溪以Ⅰ类水体流入千岛湖,成了淳安县强化千岛湖水生态保护的一个新课题。

推进流域共治!面对新考验,淳安县在浙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探索水环境流域共治模式,系统治理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的水环境、水生态。

“简单来说,‘流域共治’就是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整合多元力量,集中资源推进护水工作。”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局长汪仁发说,护水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唯有加强流域协作,才能更好地呵护一湖秀水,促进绿色发展。

淳安县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由县长召集,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规划资源、农业农村、行政执法等2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上直观呈现涉河湖负面问题,县级总河长面对面、点对点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处置方案,今年已推动解决各类河湖问题230个。淳安县还建立了乡镇级层面的流域共治框架体系,23个乡镇与各平台签署合作协议47份,联合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3场,确保县域内流域治理信息共享、机制互通、行动一致。

“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流程再造和在线流转,对河湖问题发现、处置、考核流程进行重塑,大大提升了河湖协同治理能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迭代升级。”淳安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罗宝华表示。

淳安县还联合桐庐县百江镇、建德市莲花镇、临安区湍口镇、开化县马金镇等周边地区创新打造“一湖两江三县市”跨区域综合性生态保护样板,提出资源共有、流域共管、生态共享的水域合作方案,并组建水域联防队伍,做到美丽河道同步建设、河岸保洁联动管护,筑牢流域两岸生态屏障。

针对跨省河流,淳安县创立了浙皖两地跨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及生态环保协作机制,与相邻的安徽省黄山市采取执法互助、监测互动、奖补互挂、应急联动等方式,推进两地信息联通、江湖联保、示范联创。今年以来,两地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开展联合治水活动18次、联合执法24次,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21起。

从“分段治水”到“全域治水”,淳安县探索出的千岛湖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效果明显。“目前,千岛湖整体水质状况为优,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Ⅰ类标准。”汪仁发说。

强化考核

变“短期治水”为“长效治水”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淳安县富文乡“民间河长”王石年过得并不轻松。

淳安县在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细化了县、乡、村级河长及“民间河长”的职责。“小长假期间游客增加了不少,有时会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出现。”王石年说,他必须坚持每天巡河,及时清理。

针对河湖长的履职情况,淳安县出台了一套考核细则。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实施“一月一通报一排名”,内容包含巡河率、水质评价、问题处置、全民护水、媒体曝光等情况。尤其是将水质作为考核的刚性指标,每月委托第三方检测全县河道和交接断面水质,河道或者小微水体出现水质降档且无相应防控措施的,年底考核“倒扣分”,直至评优评先“一票否决”。2022年,水质考核专项奖补资金首次设立,倒逼乡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水质。

河长和责任部门在河湖管护方面的履职情况,也会作为纪委年度监督重点。纪委采取召开例会、暗访、通报、问责等方式,严肃问责处理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推诿扯皮等行为。

淳安县还创新推出了全流域专项考核机制,统筹500万元资金用于横向生态补偿,梯度补偿水质综合指数前10名的乡镇,调动全域治水护水积极性。同时,高密度检测跨区域河流水质断面中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4项数据指标,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抓好千岛湖水质源头保护。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水质断面巡检161次,收到省市部门交办单17份,下发县级交办单56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反馈。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牵头建立联席会议一整套运行机制、闭环考核机制,构建多跨协同、联防联控工作体制,推进河湖长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树立河湖长制‘淳安样板’。”汪仁发表示。

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宋京村,一群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手持钳子、捞网等工具,正在捡拾和打捞河里的杂物——这是淳安县汾口镇与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联合举行的流域共治活动中的一幕。当天,两镇镇长还共同签署了流域共治协议书。

类似这样的跨区域联合护水活动,在淳安县,几乎每周都有。

淳安县是浙江唯一的特别生态功能区,境内的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如何长效保护千岛湖这湖碧水?淳安积极探索流域共治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建立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治理,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

打破壁垒

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

坐拥千岛湖的淳安县,早在2015年就推行了河湖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522名,还聘请了44名“民间河长”。河湖长制从千岛湖、溪流延伸至小沟小渠、池塘,实现了水体全覆盖。

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如何统筹推进跨区域、跨流域河道的治和管,确保上游河溪以Ⅰ类水体流入千岛湖,成了淳安县强化千岛湖水生态保护的一个新课题。

推进流域共治!面对新考验,淳安县在浙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探索水环境流域共治模式,系统治理千岛湖上游84条河溪的水环境、水生态。

“简单来说,‘流域共治’就是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整合多元力量,集中资源推进护水工作。”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局长汪仁发说,护水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唯有加强流域协作,才能更好地呵护一湖秀水,促进绿色发展。

淳安县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由县长召集,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规划资源、农业农村、行政执法等2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上直观呈现涉河湖负面问题,县级总河长面对面、点对点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处置方案,今年已推动解决各类河湖问题230个。淳安县还建立了乡镇级层面的流域共治框架体系,23个乡镇与各平台签署合作协议47份,联合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3场,确保县域内流域治理信息共享、机制互通、行动一致。

“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流程再造和在线流转,对河湖问题发现、处置、考核流程进行重塑,大大提升了河湖协同治理能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迭代升级。”淳安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罗宝华表示。

淳安县还联合桐庐县百江镇、建德市莲花镇、临安区湍口镇、开化县马金镇等周边地区创新打造“一湖两江三县市”跨区域综合性生态保护样板,提出资源共有、流域共管、生态共享的水域合作方案,并组建水域联防队伍,做到美丽河道同步建设、河岸保洁联动管护,筑牢流域两岸生态屏障。

针对跨省河流,淳安县创立了浙皖两地跨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及生态环保协作机制,与相邻的安徽省黄山市采取执法互助、监测互动、奖补互挂、应急联动等方式,推进两地信息联通、江湖联保、示范联创。今年以来,两地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开展联合治水活动18次、联合执法24次,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21起。

从“分段治水”到“全域治水”,淳安县探索出的千岛湖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效果明显。“目前,千岛湖整体水质状况为优,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Ⅰ类标准。”汪仁发说。

强化考核

变“短期治水”为“长效治水”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淳安县富文乡“民间河长”王石年过得并不轻松。

淳安县在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细化了县、乡、村级河长及“民间河长”的职责。“小长假期间游客增加了不少,有时会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出现。”王石年说,他必须坚持每天巡河,及时清理。

针对河湖长的履职情况,淳安县出台了一套考核细则。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实施“一月一通报一排名”,内容包含巡河率、水质评价、问题处置、全民护水、媒体曝光等情况。尤其是将水质作为考核的刚性指标,每月委托第三方检测全县河道和交接断面水质,河道或者小微水体出现水质降档且无相应防控措施的,年底考核“倒扣分”,直至评优评先“一票否决”。2022年,水质考核专项奖补资金首次设立,倒逼乡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水质。

河长和责任部门在河湖管护方面的履职情况,也会作为纪委年度监督重点。纪委采取召开例会、暗访、通报、问责等方式,严肃问责处理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推诿扯皮等行为。

淳安县还创新推出了全流域专项考核机制,统筹500万元资金用于横向生态补偿,梯度补偿水质综合指数前10名的乡镇,调动全域治水护水积极性。同时,高密度检测跨区域河流水质断面中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4项数据指标,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抓好千岛湖水质源头保护。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水质断面巡检161次,收到省市部门交办单17份,下发县级交办单56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反馈。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牵头建立联席会议一整套运行机制、闭环考核机制,构建多跨协同、联防联控工作体制,推进河湖长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树立河湖长制‘淳安样板’。”汪仁发表示。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