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3-00070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上下山溪流域面积268.4平方公里,河道主流长65.9公里,包括上山溪、下山溪两条干流。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8.4亿元,分为横路段、全旺段、大洲段、胜塘源段,新建加固生态堤岸86.8公里、堰坝90余座,建设绿道68公里,建设引水入村配套渠系23.8公里,生态修复滩林湿地43万平方米,打造河堤公园36个,保护人口5.8万人、耕地4.2万亩。通过综合治理,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徐徐展开。
上下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是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工程秉承“以原生态河道为主,人工景观措施为辅”的设计理念,统筹水安全和水生态,水岸同治,助推共同富裕,曾荣获市级设计一等奖、省级咨询二等奖、省级设计三等奖以及2021年度衢州市建设工程衢江杯奖(优质工程)。上下山溪流域综合整治后,为何能成为“流量密码”?近日,我们跟随设计师一起游览“蝶变”后的上下山溪。
一份静谧:生态湿地白鹭洲
走进全旺镇红岩村白鹭洲湿地公园,满目皆是美景,枫树、桃树、日本晚樱错落有致,凉亭、驿站、木栈桥移步换景,溪水碧波荡漾,宛如一幅优美画卷。
湿地公园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视野开阔,水域岸线蜿蜒曲折,水质清澈,还有亲水平台和滨水步道供游人休闲漫步、观景戏水,到处体现着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果。
“滨水空间既可以满足水系行洪的需要,又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沿途有观鸟、赏鱼的节点,成为游客享受大自然野趣和美景的公共空间。”九州治水公司副总工程师、主设计师吕达伟说。
谁能想到,如此高颜值的湿地公园,三年前却是无人问津的荒地和滩涂。九州治水公司在设计中采用潜流和表流湿地相结合的方式,连续体现跌水元素,加快水体流动,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打造特色景观节点,构建以岸为主体、水为纽带、田为点缀的滨水生态景观带,起到了绝佳的效果。白鹭洲湿地生态修复后,水系进一步疏通,增强了行洪能力,提高了防洪标准;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水体透明度、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明显改善。
湿地生态恢复了,吸引成群白鹭来栖息。在白鹭洲水面,几只白鹭时而凌空翱翔,时而“亲吻”溪水,引得岸边的行人不由得驻足观看。“哇,今年来了这么多白鹭!好漂亮呀!”经常在此散步的村民发出赞叹。
一份闲逸:千年古堰青石堰
古堰经过修复改造后,除了原有的灌溉作用之外,越来越多地承担了生态景观功能,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石堰又称“双盈堰”,经过系统化、园林化的设计建设,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石块砌成了新型坝体,水从石块间隙中流出,形成一道道小型瀑布,千层石若隐若现,黑色的岩石和白色的水花相得益彰。青石堰横跨下山溪,溪水清澈,左侧的崖壁上“青石堰”三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岸边绿植繁茂,满目苍翠,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自然山水画卷。
随着小红书、微博、朋友圈、抖音上洋气十足的游客照越来越“出圈”,青石堰也成为来上下山溪流域必打卡的网红点,打卡姿势和打卡位置丰富。
“设计之初,我们和九州治水公司设计人员走访了周边群众,并查阅了古籍,详细了解了青石堰的历史,同时了解了当地群众的需求,综合考虑进行系统化设计。”衢江区水利局局长杨伟华介绍。九州治水公司通过优化堰坝形态设计,创新设计堰顶调节池、多级跌水和拓展消力池功能,增加水体曝气,既增加了堰坝稳定性,改善了水质,又满足了消能要求,同时建设了警示标志等,让古堰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又传承了当地特色水文化,续写美丽治水的传说。
如今的青石堰,整体焕然一新,水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水景观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种记忆:“6080”大洲老街
大洲镇老街复古风情满满,黑白电视、公交站牌、复古创意广告壁纸生动还原了20世纪60、80年代的市井老街风貌。
街道保留了篾匠、铁匠、裁缝、榨油坊等许多传统工艺,以及薄皮馄饨、油炸粿、臭豆腐等广受游客追捧的美食。走进老街,制作大洲厨刀的那声声熟悉的打铁音,手包馄饨飘来的香味,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五六十年前的老街。
“引水入街是此次上下山溪大洲段改造工程的主要亮点之一。以前大洲老街基本没有生态景观用水,这次设计是通过堰坝和渠系改造,引进上山溪活水贯穿老街,让老街恢复生机与活力。游客进入街区就能听见潺潺的溪水声,同时老街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衢江区水利局副书记江红远介绍。
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大洲老街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或第一次感受古街的魅力,或旧地重游,探寻着“童年的记忆”。
一种底蕴:红色传承贺邵溪
衢江区横路办事处贺邵溪村,因改革先锋谢高华出生在此而被人们关注和认识。谢高华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指挥建设了铜山源水库,催生培育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兴修乌引工程(江南红旗渠),为官一地,造福一方。贺邵溪村也成了“谢高华改革担当精神”的起源地。上下山溪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九州治水公司在贺邵溪段有机融入改革担当精神元素,将红色文化融入水利工程,弘扬特色水文化,设计了以改革先锋谢高华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节点,建设了学习和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学习基地,让来到这里的干部群众在欣赏“绿水青山”的同时,感受“党建引领”的先锋精神。
一批批来自上海、杭州、义乌等地干部学院的学员慕名而来参观学习。横路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传承馆于2020年7月1日开馆,目前已接待了来自40多个县的300多批近2万人次的参观者。”基地包括党史学习区、研学区和互动体验区,以及谢高华故居、香樟广场、妈妈潭、时光邮局、记忆老街、鸡毛换糖和农耕体验等教学点。
一份幸福:富民产业逐水而来
此次衢江区上下山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九州治水公司以“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为目标,将上山溪、下山溪统一规划设计,以“白鹭之洲·幸福之源”为主题,恢复水系生态,改善河道环境,营造不同意境的花洲与鸟林,形成江南乡村滨水风格生态景观带,助力流域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九州治水公司紧紧围绕“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周边群众获得感,在河流安全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景观节点、休闲健身绿道、休息驿站、廊亭等便民设施,为建设造福百姓的幸福河做好设计工作,让更多百姓感受河湖之美。
如今,全流域不但实现了防洪能力大提升、生态大变样、水岸大乐园,也实现了产业大转移、农民大增收,流域内3万多农民已实现转产转业。治水育景、治水美村、治水转型,催生了“蕴真阁”“三陶古名窑”等一批集研学、写生、旅游等于一体的新业态,吸引了荷鹭牧场、铭泽农牧和三易易生态园等一批生态产业入驻,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4200元,全年累计增收超4亿元,生动展现了生态水利带来的水系之灵、自然之美、共富之源。上下山溪如今已成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源”,“绿水青山”正持续向“金山银山”转化。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