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80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发扬工匠精神 践行护水承诺
发布日期:2023-01-04 11:15 浏览次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晨的西湖,清澈而安静,微风偶尔吹过,湖面漾起一片涟漪。清晨五点半,苏堤这头,一队“红马甲”准时出现。其中一位队员头发斑白,手持自制的打捞兜,带头清理湖面上的水草及漂浮物,然后用扁担将打捞上来的垃圾挑到指定的地点。他日复一日,已经坚持876天了。他就是浙江省杭州市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

杭州市在2014年就实行了“民间河长制”,47条城市河道招募了56名“民间河长”。多年来,杭州市“民间河长”队伍不断壮大,从“河小二”“河小青”“红领巾河长”到“巾帼护水岗”“企业河长”“科技河长”,不同领域的护河志愿者品牌接连打响,社会公众治河护河成效加速显现。

2019年,杭州市河长办专门出台了《杭州市民间河长工作制度(试行)》。建立“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机制,印发《杭州市公众护水“绿水币”实施办法(试行)》,并上架“全民护水”管理平台用以问题爆料和积分奖励,进一步规范了护河志愿者和“民间河长”的有序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护河志愿者3534名、“民间河长”2773名,竹书鸿便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优秀一员。

“做点好事,奉献自我,快乐自己”,这是竹书鸿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虽年近六旬,却不曾停歇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步伐。竹书鸿现任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近年来荣获“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杭州市十佳治水公益使者”“杭州市优秀治水匠人”“2020年浙江省节水大使”等多项荣誉,但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他创立的“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以及创设的“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

秉承“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的理念,2016年,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每天清晨,他们迎着第一缕阳光,利用业余时间沿湖打捞水草,清除漂浮物,捡拾湖边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冬战严寒,夏斗酷暑,“志愿红”成为西湖边一道美丽的风景,不仅赢得市民游客纷纷点赞,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加入,目前已壮大到500多人。从2020年开始,志愿服务队坚持全年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已达近900天,累计行程4万多公里,正在向1000天冲刺。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竹书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了一群人。他每天早上都是4点半起床,妻儿担心他的身体,开始时极力反对,后来被他的坚持所感染,全家加入护水队伍,并支持他每年拿出1万元作为志愿经费。至今,竹书鸿全家已在公益志愿服务方面贡献7万余元,巡湖达2.5万多公里,志愿时间1.8万小时,2022年第二季度被杭州市妇联评为“杭州市最美家庭”。竹书鸿的儿子竹昱波在2021年荣获杭州市第一届“社区青年环保达人”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护水志愿者风雨无阻,坚持不懈,打捞西湖垃圾520余吨。

“水韵西湖365”生态保护志愿项目在2021年杭州市志愿大赛中荣获金奖。志愿服务队为到西湖参与“水韵西湖365”项目的全国中小学生,每人发放1枚纪念章,以点带面,教育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树立“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志愿理念,引领更多市民参与到保护美丽西湖活动中。目前“水韵西湖365”志愿项目已成为“杭州文明帮帮码”活跃度最高的生态保护志愿项目,以及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志愿服务项目。

竹书鸿几十年来一直与水打交道,他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展五小发明创造,带领儿子研发国家实用专利,2019年至2021年获得国家实用专利5个,其中3个是节水专利。他将个人专利技术运用于单位的日常经营,每年为单位节约用水1万多吨,减少污水排放 8640 多吨,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水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着一份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索引号 002482285/2023-00080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中国水利报】发扬工匠精神 践行护水承诺
发布日期:2023-01-04 11:15 浏览次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晨的西湖,清澈而安静,微风偶尔吹过,湖面漾起一片涟漪。清晨五点半,苏堤这头,一队“红马甲”准时出现。其中一位队员头发斑白,手持自制的打捞兜,带头清理湖面上的水草及漂浮物,然后用扁担将打捞上来的垃圾挑到指定的地点。他日复一日,已经坚持876天了。他就是浙江省杭州市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

杭州市在2014年就实行了“民间河长制”,47条城市河道招募了56名“民间河长”。多年来,杭州市“民间河长”队伍不断壮大,从“河小二”“河小青”“红领巾河长”到“巾帼护水岗”“企业河长”“科技河长”,不同领域的护河志愿者品牌接连打响,社会公众治河护河成效加速显现。

2019年,杭州市河长办专门出台了《杭州市民间河长工作制度(试行)》。建立“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机制,印发《杭州市公众护水“绿水币”实施办法(试行)》,并上架“全民护水”管理平台用以问题爆料和积分奖励,进一步规范了护河志愿者和“民间河长”的有序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护河志愿者3534名、“民间河长”2773名,竹书鸿便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优秀一员。

“做点好事,奉献自我,快乐自己”,这是竹书鸿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虽年近六旬,却不曾停歇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步伐。竹书鸿现任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近年来荣获“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杭州市十佳治水公益使者”“杭州市优秀治水匠人”“2020年浙江省节水大使”等多项荣誉,但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他创立的“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以及创设的“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

秉承“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的理念,2016年,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每天清晨,他们迎着第一缕阳光,利用业余时间沿湖打捞水草,清除漂浮物,捡拾湖边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冬战严寒,夏斗酷暑,“志愿红”成为西湖边一道美丽的风景,不仅赢得市民游客纷纷点赞,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加入,目前已壮大到500多人。从2020年开始,志愿服务队坚持全年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已达近900天,累计行程4万多公里,正在向1000天冲刺。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竹书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了一群人。他每天早上都是4点半起床,妻儿担心他的身体,开始时极力反对,后来被他的坚持所感染,全家加入护水队伍,并支持他每年拿出1万元作为志愿经费。至今,竹书鸿全家已在公益志愿服务方面贡献7万余元,巡湖达2.5万多公里,志愿时间1.8万小时,2022年第二季度被杭州市妇联评为“杭州市最美家庭”。竹书鸿的儿子竹昱波在2021年荣获杭州市第一届“社区青年环保达人”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护水志愿者风雨无阻,坚持不懈,打捞西湖垃圾520余吨。

“水韵西湖365”生态保护志愿项目在2021年杭州市志愿大赛中荣获金奖。志愿服务队为到西湖参与“水韵西湖365”项目的全国中小学生,每人发放1枚纪念章,以点带面,教育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树立“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志愿理念,引领更多市民参与到保护美丽西湖活动中。目前“水韵西湖365”志愿项目已成为“杭州文明帮帮码”活跃度最高的生态保护志愿项目,以及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志愿服务项目。

竹书鸿几十年来一直与水打交道,他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展五小发明创造,带领儿子研发国家实用专利,2019年至2021年获得国家实用专利5个,其中3个是节水专利。他将个人专利技术运用于单位的日常经营,每年为单位节约用水1万多吨,减少污水排放 8640 多吨,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水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着一份力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晨的西湖,清澈而安静,微风偶尔吹过,湖面漾起一片涟漪。清晨五点半,苏堤这头,一队“红马甲”准时出现。其中一位队员头发斑白,手持自制的打捞兜,带头清理湖面上的水草及漂浮物,然后用扁担将打捞上来的垃圾挑到指定的地点。他日复一日,已经坚持876天了。他就是浙江省杭州市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

杭州市在2014年就实行了“民间河长制”,47条城市河道招募了56名“民间河长”。多年来,杭州市“民间河长”队伍不断壮大,从“河小二”“河小青”“红领巾河长”到“巾帼护水岗”“企业河长”“科技河长”,不同领域的护河志愿者品牌接连打响,社会公众治河护河成效加速显现。

2019年,杭州市河长办专门出台了《杭州市民间河长工作制度(试行)》。建立“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四有”机制,印发《杭州市公众护水“绿水币”实施办法(试行)》,并上架“全民护水”管理平台用以问题爆料和积分奖励,进一步规范了护河志愿者和“民间河长”的有序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护河志愿者3534名、“民间河长”2773名,竹书鸿便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优秀一员。

“做点好事,奉献自我,快乐自己”,这是竹书鸿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虽年近六旬,却不曾停歇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步伐。竹书鸿现任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近年来荣获“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杭州市十佳治水公益使者”“杭州市优秀治水匠人”“2020年浙江省节水大使”等多项荣誉,但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他创立的“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以及创设的“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

秉承“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的理念,2016年,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水韵西湖365”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每天清晨,他们迎着第一缕阳光,利用业余时间沿湖打捞水草,清除漂浮物,捡拾湖边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冬战严寒,夏斗酷暑,“志愿红”成为西湖边一道美丽的风景,不仅赢得市民游客纷纷点赞,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加入,目前已壮大到500多人。从2020年开始,志愿服务队坚持全年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已达近900天,累计行程4万多公里,正在向1000天冲刺。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竹书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了一群人。他每天早上都是4点半起床,妻儿担心他的身体,开始时极力反对,后来被他的坚持所感染,全家加入护水队伍,并支持他每年拿出1万元作为志愿经费。至今,竹书鸿全家已在公益志愿服务方面贡献7万余元,巡湖达2.5万多公里,志愿时间1.8万小时,2022年第二季度被杭州市妇联评为“杭州市最美家庭”。竹书鸿的儿子竹昱波在2021年荣获杭州市第一届“社区青年环保达人”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护水志愿者风雨无阻,坚持不懈,打捞西湖垃圾520余吨。

“水韵西湖365”生态保护志愿项目在2021年杭州市志愿大赛中荣获金奖。志愿服务队为到西湖参与“水韵西湖365”项目的全国中小学生,每人发放1枚纪念章,以点带面,教育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树立“同享西湖水、共做护水人”志愿理念,引领更多市民参与到保护美丽西湖活动中。目前“水韵西湖365”志愿项目已成为“杭州文明帮帮码”活跃度最高的生态保护志愿项目,以及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志愿服务项目。

竹书鸿几十年来一直与水打交道,他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展五小发明创造,带领儿子研发国家实用专利,2019年至2021年获得国家实用专利5个,其中3个是节水专利。他将个人专利技术运用于单位的日常经营,每年为单位节约用水1万多吨,减少污水排放 8640 多吨,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水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着一份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