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85/2023-788893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在线】浙江水利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水利民生实事
发布日期:2023-11-01 16:44 浏览次数:

田间地头的老泵站摇身一变,成了兼顾颜值与内涵的“动力源”;山坳洼地的山塘水库华丽转身,成了实力与魅力并重的“俏景点”。兴修水利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日前,在省水利厅组织的“‘重要窗口’看水利 民生实事浙水行”采风活动中,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13日,水利民生实事累计完工项目2706个,任务完成率113.62%,已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

8000斤毛芋不愁卖 4000亩糯稻不愁管

“小水源”托起“大粮仓”

走进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这座藏匿在绿水青山中的古村落怡然幽静。而就在这座古朴的小山村里,毛芋种植大户朱锦耀和他的儿子通过电商销售,每天面向全国卖出近8000斤毛芋。

小山村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毛芋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来浇灌,朱锦耀的毛芋地位于海拔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一旦遇到旱年,取水灌溉就成了难题。去年旱情较重,年久失修的水库存在坝脚渗漏等问题,蓄水率不足,灌溉水源续不上导致毛芋减产,损失严重。朱锦耀日日为旱情忧心。

改变源自白革村大坟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纳入了今年省级民生实事,政府投资对水库大坝、溢洪道等进行改造,今年5月正式完工,水库险情得到解决,恢复正常蓄水,并通过清淤使蓄水量增加了1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农户不必再为旱情担忧。

“今年水库加固改造以后,我们下游灌溉水量充足,毛芋个头大、产量高,每亩能产4000-5000斤,比去年翻番,收入也比去年增长了25%。”说起大坟坑水库加固后的好,朱锦耀笑得合不拢嘴。

修库如修仓,蓄水如蓄粮。水利工程就如农业的毛细血管,只有通畅才能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助力农业茁壮发展。

这样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在绍兴越城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新的含义。灌溉尾水经过拦截沟收集、净化后,通过改造后的泵站机埠实现尾水循环利用。既减少实际取水量,又减少尾水排放量,实现对周边河道零污染。

民乐原乡1号泵站作为民生实事工程之一,通过聚力多方技术力量,实施精准灌溉控制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用水定量灌溉、尾水回收循环利用、远程可视化用水监管,工程节水成效显著,亩均年用水量节省达50%。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得益于灌片精准灌溉系统,民乐原乡90后新农人金宏民的4000余亩糯稻仅靠7个工人就完成了全年的灌溉。“只需要在手机端、电脑端一键操作便可远程控制出入水口阀门,精准测定排水量和进水量,实现灌溉在线监视、动态监测、智能监管。”金宏民告诉记者,180亩灌溉片区内,按一年种植两季计算,可节约人工成本9000元。

百亩工坊促共富 50年山塘迎客来

“病山塘”变“靓景区”

那些年久失修、病险缠身的山塘水库,如何复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安全监测。

白岩下山塘位于新昌县城南乡杨家山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普通山塘。因山塘防洪能力不足、坝体渗漏,2022年被评定为“病险”山塘。

而如今,山塘下游因水而建“初见花田”共富工坊近50亩,“有机蔬菜基地”共富工坊近100亩,农户自用150多亩。以流转土地、雇佣村民种植、产销结合、客流乡旅辐射等方式带动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预计村民增收可达2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

“病险”山塘摇身一变成了“金窝窝”。城南乡人民政府应急和消防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春勇介绍,变化就是从去年11月山塘整治实施方案被列为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后开始的,政府投入总投资105.96万元对坝体坝基防渗处理、坝坡整修并护坡、改造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等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消除了安全隐患,新增灌溉面积300亩,提升了山塘形象面貌。据了解,今年乡里有10座山塘综合整治已经全部完工,还有20座山塘、5座水库在建,计划明年完工。

山野处处有风景。同样因水走出一条新路子的还有绍兴市越城区的坡塘村。

坡塘村因其艺术乡建闻名,吸引了不少游客,自1966年建成至今已经运行了50多年的塔山山塘就位于坡塘村上游,伫立于茶园之间。

沿着崭新到塑胶步道顺延而上,不一会功夫,记者已经偶遇好几拨游客前来山塘打卡。

“以前是杂草泥路,现在是宽敞步道,不仅是游客,村民们每天傍晚都喜欢沿着新建的步道到山塘边散散步,山塘已经成为融入村庄景区到一部分。”说起除险加固后的塔山山塘,坡塘村村书记罗国海很自豪。今年5月,塔山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保障灌溉用水之外的景观功能,同步对山塘道路、景观亭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今年1-7月,坡塘村游客已达58066人次,其中节假日塔山山塘能为景区村庄分流每天300人次的游客量,缓解下游景区压力。

小山塘变身景区,其背后是水利工程的开放共享。农田水利,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从除险保安到开放共享,从年初分解落实点位2181个,再到实施落实点位2711个……省水利厅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水利重点薄弱环节纳入2023年水利民生实事,切实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开发区),推进实施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21亿元,预计保护或受益人口达2037万,受益面积513万亩。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

索引号 002482285/2023-788893 发布机构 省水利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有 效 性
【浙江在线】浙江水利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水利民生实事
发布日期:2023-11-01 16:44 浏览次数:

田间地头的老泵站摇身一变,成了兼顾颜值与内涵的“动力源”;山坳洼地的山塘水库华丽转身,成了实力与魅力并重的“俏景点”。兴修水利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日前,在省水利厅组织的“‘重要窗口’看水利 民生实事浙水行”采风活动中,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13日,水利民生实事累计完工项目2706个,任务完成率113.62%,已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

8000斤毛芋不愁卖 4000亩糯稻不愁管

“小水源”托起“大粮仓”

走进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这座藏匿在绿水青山中的古村落怡然幽静。而就在这座古朴的小山村里,毛芋种植大户朱锦耀和他的儿子通过电商销售,每天面向全国卖出近8000斤毛芋。

小山村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毛芋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来浇灌,朱锦耀的毛芋地位于海拔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一旦遇到旱年,取水灌溉就成了难题。去年旱情较重,年久失修的水库存在坝脚渗漏等问题,蓄水率不足,灌溉水源续不上导致毛芋减产,损失严重。朱锦耀日日为旱情忧心。

改变源自白革村大坟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纳入了今年省级民生实事,政府投资对水库大坝、溢洪道等进行改造,今年5月正式完工,水库险情得到解决,恢复正常蓄水,并通过清淤使蓄水量增加了1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农户不必再为旱情担忧。

“今年水库加固改造以后,我们下游灌溉水量充足,毛芋个头大、产量高,每亩能产4000-5000斤,比去年翻番,收入也比去年增长了25%。”说起大坟坑水库加固后的好,朱锦耀笑得合不拢嘴。

修库如修仓,蓄水如蓄粮。水利工程就如农业的毛细血管,只有通畅才能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助力农业茁壮发展。

这样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在绍兴越城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新的含义。灌溉尾水经过拦截沟收集、净化后,通过改造后的泵站机埠实现尾水循环利用。既减少实际取水量,又减少尾水排放量,实现对周边河道零污染。

民乐原乡1号泵站作为民生实事工程之一,通过聚力多方技术力量,实施精准灌溉控制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用水定量灌溉、尾水回收循环利用、远程可视化用水监管,工程节水成效显著,亩均年用水量节省达50%。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得益于灌片精准灌溉系统,民乐原乡90后新农人金宏民的4000余亩糯稻仅靠7个工人就完成了全年的灌溉。“只需要在手机端、电脑端一键操作便可远程控制出入水口阀门,精准测定排水量和进水量,实现灌溉在线监视、动态监测、智能监管。”金宏民告诉记者,180亩灌溉片区内,按一年种植两季计算,可节约人工成本9000元。

百亩工坊促共富 50年山塘迎客来

“病山塘”变“靓景区”

那些年久失修、病险缠身的山塘水库,如何复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安全监测。

白岩下山塘位于新昌县城南乡杨家山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普通山塘。因山塘防洪能力不足、坝体渗漏,2022年被评定为“病险”山塘。

而如今,山塘下游因水而建“初见花田”共富工坊近50亩,“有机蔬菜基地”共富工坊近100亩,农户自用150多亩。以流转土地、雇佣村民种植、产销结合、客流乡旅辐射等方式带动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预计村民增收可达2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

“病险”山塘摇身一变成了“金窝窝”。城南乡人民政府应急和消防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春勇介绍,变化就是从去年11月山塘整治实施方案被列为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后开始的,政府投入总投资105.96万元对坝体坝基防渗处理、坝坡整修并护坡、改造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等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消除了安全隐患,新增灌溉面积300亩,提升了山塘形象面貌。据了解,今年乡里有10座山塘综合整治已经全部完工,还有20座山塘、5座水库在建,计划明年完工。

山野处处有风景。同样因水走出一条新路子的还有绍兴市越城区的坡塘村。

坡塘村因其艺术乡建闻名,吸引了不少游客,自1966年建成至今已经运行了50多年的塔山山塘就位于坡塘村上游,伫立于茶园之间。

沿着崭新到塑胶步道顺延而上,不一会功夫,记者已经偶遇好几拨游客前来山塘打卡。

“以前是杂草泥路,现在是宽敞步道,不仅是游客,村民们每天傍晚都喜欢沿着新建的步道到山塘边散散步,山塘已经成为融入村庄景区到一部分。”说起除险加固后的塔山山塘,坡塘村村书记罗国海很自豪。今年5月,塔山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保障灌溉用水之外的景观功能,同步对山塘道路、景观亭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今年1-7月,坡塘村游客已达58066人次,其中节假日塔山山塘能为景区村庄分流每天300人次的游客量,缓解下游景区压力。

小山塘变身景区,其背后是水利工程的开放共享。农田水利,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从除险保安到开放共享,从年初分解落实点位2181个,再到实施落实点位2711个……省水利厅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水利重点薄弱环节纳入2023年水利民生实事,切实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开发区),推进实施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21亿元,预计保护或受益人口达2037万,受益面积513万亩。

田间地头的老泵站摇身一变,成了兼顾颜值与内涵的“动力源”;山坳洼地的山塘水库华丽转身,成了实力与魅力并重的“俏景点”。兴修水利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日前,在省水利厅组织的“‘重要窗口’看水利 民生实事浙水行”采风活动中,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13日,水利民生实事累计完工项目2706个,任务完成率113.62%,已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

8000斤毛芋不愁卖 4000亩糯稻不愁管

“小水源”托起“大粮仓”

走进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这座藏匿在绿水青山中的古村落怡然幽静。而就在这座古朴的小山村里,毛芋种植大户朱锦耀和他的儿子通过电商销售,每天面向全国卖出近8000斤毛芋。

小山村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毛芋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来浇灌,朱锦耀的毛芋地位于海拔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一旦遇到旱年,取水灌溉就成了难题。去年旱情较重,年久失修的水库存在坝脚渗漏等问题,蓄水率不足,灌溉水源续不上导致毛芋减产,损失严重。朱锦耀日日为旱情忧心。

改变源自白革村大坟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纳入了今年省级民生实事,政府投资对水库大坝、溢洪道等进行改造,今年5月正式完工,水库险情得到解决,恢复正常蓄水,并通过清淤使蓄水量增加了1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农户不必再为旱情担忧。

“今年水库加固改造以后,我们下游灌溉水量充足,毛芋个头大、产量高,每亩能产4000-5000斤,比去年翻番,收入也比去年增长了25%。”说起大坟坑水库加固后的好,朱锦耀笑得合不拢嘴。

修库如修仓,蓄水如蓄粮。水利工程就如农业的毛细血管,只有通畅才能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助力农业茁壮发展。

这样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在绍兴越城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新的含义。灌溉尾水经过拦截沟收集、净化后,通过改造后的泵站机埠实现尾水循环利用。既减少实际取水量,又减少尾水排放量,实现对周边河道零污染。

民乐原乡1号泵站作为民生实事工程之一,通过聚力多方技术力量,实施精准灌溉控制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用水定量灌溉、尾水回收循环利用、远程可视化用水监管,工程节水成效显著,亩均年用水量节省达50%。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得益于灌片精准灌溉系统,民乐原乡90后新农人金宏民的4000余亩糯稻仅靠7个工人就完成了全年的灌溉。“只需要在手机端、电脑端一键操作便可远程控制出入水口阀门,精准测定排水量和进水量,实现灌溉在线监视、动态监测、智能监管。”金宏民告诉记者,180亩灌溉片区内,按一年种植两季计算,可节约人工成本9000元。

百亩工坊促共富 50年山塘迎客来

“病山塘”变“靓景区”

那些年久失修、病险缠身的山塘水库,如何复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安全监测。

白岩下山塘位于新昌县城南乡杨家山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普通山塘。因山塘防洪能力不足、坝体渗漏,2022年被评定为“病险”山塘。

而如今,山塘下游因水而建“初见花田”共富工坊近50亩,“有机蔬菜基地”共富工坊近100亩,农户自用150多亩。以流转土地、雇佣村民种植、产销结合、客流乡旅辐射等方式带动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预计村民增收可达2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

“病险”山塘摇身一变成了“金窝窝”。城南乡人民政府应急和消防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春勇介绍,变化就是从去年11月山塘整治实施方案被列为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后开始的,政府投入总投资105.96万元对坝体坝基防渗处理、坝坡整修并护坡、改造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等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消除了安全隐患,新增灌溉面积300亩,提升了山塘形象面貌。据了解,今年乡里有10座山塘综合整治已经全部完工,还有20座山塘、5座水库在建,计划明年完工。

山野处处有风景。同样因水走出一条新路子的还有绍兴市越城区的坡塘村。

坡塘村因其艺术乡建闻名,吸引了不少游客,自1966年建成至今已经运行了50多年的塔山山塘就位于坡塘村上游,伫立于茶园之间。

沿着崭新到塑胶步道顺延而上,不一会功夫,记者已经偶遇好几拨游客前来山塘打卡。

“以前是杂草泥路,现在是宽敞步道,不仅是游客,村民们每天傍晚都喜欢沿着新建的步道到山塘边散散步,山塘已经成为融入村庄景区到一部分。”说起除险加固后的塔山山塘,坡塘村村书记罗国海很自豪。今年5月,塔山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保障灌溉用水之外的景观功能,同步对山塘道路、景观亭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今年1-7月,坡塘村游客已达58066人次,其中节假日塔山山塘能为景区村庄分流每天300人次的游客量,缓解下游景区压力。

小山塘变身景区,其背后是水利工程的开放共享。农田水利,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从除险保安到开放共享,从年初分解落实点位2181个,再到实施落实点位2711个……省水利厅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水利重点薄弱环节纳入2023年水利民生实事,切实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开发区),推进实施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21亿元,预计保护或受益人口达2037万,受益面积513万亩。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