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3日讯】近年来,临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补齐水资源短板,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在水资源管理和制度建设、农业节水、 工业节水、城镇节水及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创建等工作。临安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深度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临安区入选水利部公布的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加强节水宣传。成立临安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个常态化运行机制。印发《杭州市临安区节水行动方案》和分工方案及任务清单,在每年和“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能宣传周”等主平台,开展多系列节水宣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水利、经信、住建系统电子宣传屏等定期滚动播放节水公益广告或宣传口号,并通过图片展览、有奖转发、资料发放、现场咨询、问卷调查、节水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进行节水知识、水法律法规等内容宣传。同时,建设了临安区教育基地1座,每年接待中小学生、政协代表等各类人员参观65批次/3000人以上。
二是创建节水载体,强化科技引领。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创建,完成高效节水农业8.56 万亩,改造灌溉机埠3座,创建省级节水型灌区2 家,制定《杭州市临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办法(试行)》,共补助资金600余万元。创成省级节水型企业49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7.3立方米,下降61.0%(与2015年相比)。强化公共用水大户的用水管理,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完成省级节水型小区22 个、省级节水标杆小区3个、区级节水型公共机构72家、节水型高校1 家、合同节水1个。
三是强化刚性约束,推动非常规水利用。完成水资源“四定”研究试点工作,强化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试水“以水定发展”的新模式。编制完成临安区东苕溪水资源论证报告,建立取水许可管理“三张清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清单、项目准入水耗标准、不实行备案制项目清单),明确流域内各分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指标,拟定了《强化水资源监管,推动产业优化布局指导的实施意见》《取用水规范化建设》等管理政策,为推进水资源双控管理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信息来源:临安区水利水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