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吴兴:走好治水兴水路 护好清流惠民生
发布日期:2023-03-17 11:18 浏览次数:

【本站3月17日讯】近年来,吴兴区聚焦“水畅水活水清水美”总目标,在治理技术、范围、内容上主动做“加法”,释放出“1+1>2”的治理效应,构建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态格局。

一是在技术上做“加法”,探索治水工艺多元化应用。在水利工程、河道整治高效推进的基础上,不断叠加新技术和数字化效应,畅通河网“毛细血管”,提升智慧管护水平。在大溇、杨溇等圩区整治时,采用双向潜水贯流泵技术,既满足了防洪排涝要求,又改善了内河涌水环境;通过研发改造推流器加速水流速度、利用物理高分子材料吸附等措施,打好蓝藻防治“攻坚战”;创新升级打造的2.0版“虚拟水尺”上架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水域监管“一件事”入选省厅2022年争先创优优秀案例。

二是在范围上做“加法”,补齐区域治水短板弱项。全面落实“区域治水、流域治水、全域活水”总要求,将治理范围由中心城区向镇、村扩展。同时,不断加大财政预算和各类资金整合力度,探索建立资金奖补与项目推进挂钩的赛马机制,带动水利投资“跑起来”。近三年来,累计申请到政府专项债资金9.7亿元,省级以上配套资金2.3亿元,水利投资实现翻番,创历史新高;高新区六村、织里镇四村、南北横塘、老虎潭下游、高铁新城周边等一批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相继实施。

三是在内容上做“加法”,构建滨水空间开放格局。改变“就水论水”的传统思维,深入挖掘太湖、苕溪、溇港特色水文化底蕴,有机植入运动、文创等新概念消费元素,建设集休闲观光、产业布局等多层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公共空间,为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夯实基础。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太湖溇港全国水利风景区标杆景区,西山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美丽河湖9条、水美乡镇9个;打造了“溇港梦湖”滨水田园、“菰城问源”滨水文旅、“原乡寻茶”滨水休闲等特色产业带。


信息来源:吴兴区水利局

吴兴:走好治水兴水路 护好清流惠民生
  • 日期:2023-03-17 11:18
  • 来源: 吴兴区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3月17日讯】近年来,吴兴区聚焦“水畅水活水清水美”总目标,在治理技术、范围、内容上主动做“加法”,释放出“1+1>2”的治理效应,构建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态格局。

一是在技术上做“加法”,探索治水工艺多元化应用。在水利工程、河道整治高效推进的基础上,不断叠加新技术和数字化效应,畅通河网“毛细血管”,提升智慧管护水平。在大溇、杨溇等圩区整治时,采用双向潜水贯流泵技术,既满足了防洪排涝要求,又改善了内河涌水环境;通过研发改造推流器加速水流速度、利用物理高分子材料吸附等措施,打好蓝藻防治“攻坚战”;创新升级打造的2.0版“虚拟水尺”上架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水域监管“一件事”入选省厅2022年争先创优优秀案例。

二是在范围上做“加法”,补齐区域治水短板弱项。全面落实“区域治水、流域治水、全域活水”总要求,将治理范围由中心城区向镇、村扩展。同时,不断加大财政预算和各类资金整合力度,探索建立资金奖补与项目推进挂钩的赛马机制,带动水利投资“跑起来”。近三年来,累计申请到政府专项债资金9.7亿元,省级以上配套资金2.3亿元,水利投资实现翻番,创历史新高;高新区六村、织里镇四村、南北横塘、老虎潭下游、高铁新城周边等一批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相继实施。

三是在内容上做“加法”,构建滨水空间开放格局。改变“就水论水”的传统思维,深入挖掘太湖、苕溪、溇港特色水文化底蕴,有机植入运动、文创等新概念消费元素,建设集休闲观光、产业布局等多层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公共空间,为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夯实基础。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太湖溇港全国水利风景区标杆景区,西山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美丽河湖9条、水美乡镇9个;打造了“溇港梦湖”滨水田园、“菰城问源”滨水文旅、“原乡寻茶”滨水休闲等特色产业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