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桐乡市发布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2023-08-25 15:03 浏览次数:

【本站8月25日讯】为谋划与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合理配置、严格管理。 近日,桐乡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桐乡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开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一是强化指标约束,实现水资源全面节约。《规划》对涉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再生水利用的10个指标制定了规划年节水目标。到2025 年,用水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非常规水利用占比增大;到 2035 年,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落实,用水效率指标达到东南沿海先进水平,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桐乡市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建成和落实,全社会全面形成良好节水风尚。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全面保护。通过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源地、水景观”治理提升,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水生态环境,提升滨水景观,实现水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水和谐。到2025 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优于Ⅲ类,各水源地管护、监控体系及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限排能力范围之内。到2035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优于Ⅱ类,各水源地管护、监控体系及生态补偿机制执行有效,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持续稳定减少。

三是优化供水格局,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全市优质水资源统一调配为重点,以千岛湖引水为特优水源、大红桥港水源地为主水源、运河桐乡水源地为日常备用水源、太湖引水为远期备用水源、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到 2025 年,初步形成“多源联供、区间协调、优水优供、分质供水、应急备用”的水资源网络化配置体系。到 2035 年,进一步扩大优质水资源规模和分质供水范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得到全面保障。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水资源严格管理。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着力于完善水资源及节水管理体制机制,到 2025年,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与标准体系,规范监管方法和监管措施,完善取水基础设施及数据库体系,重点区域水资源双控有效落实,全市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 2035 年,全面建立制度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


信息来源:桐乡市水利局

桐乡市发布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
  • 日期:2023-08-25 15:03
  • 来源: 桐乡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8月25日讯】为谋划与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合理配置、严格管理。 近日,桐乡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桐乡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开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一是强化指标约束,实现水资源全面节约。《规划》对涉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再生水利用的10个指标制定了规划年节水目标。到2025 年,用水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非常规水利用占比增大;到 2035 年,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落实,用水效率指标达到东南沿海先进水平,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桐乡市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建成和落实,全社会全面形成良好节水风尚。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全面保护。通过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源地、水景观”治理提升,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水生态环境,提升滨水景观,实现水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水和谐。到2025 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优于Ⅲ类,各水源地管护、监控体系及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限排能力范围之内。到2035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优于Ⅱ类,各水源地管护、监控体系及生态补偿机制执行有效,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持续稳定减少。

三是优化供水格局,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全市优质水资源统一调配为重点,以千岛湖引水为特优水源、大红桥港水源地为主水源、运河桐乡水源地为日常备用水源、太湖引水为远期备用水源、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到 2025 年,初步形成“多源联供、区间协调、优水优供、分质供水、应急备用”的水资源网络化配置体系。到 2035 年,进一步扩大优质水资源规模和分质供水范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得到全面保障。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水资源严格管理。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着力于完善水资源及节水管理体制机制,到 2025年,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与标准体系,规范监管方法和监管措施,完善取水基础设施及数据库体系,重点区域水资源双控有效落实,全市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 2035 年,全面建立制度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