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龙泉市聚焦五大产业激活“水经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2024-01-31 15:16 浏览次数:

【本站1月31日讯】龙泉市系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之源,水资源总量43.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5万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以上。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10年保持100%。近年来,该市立足优质水资源禀赋,聚力绿色水电、生态农业、饮水产品、医药制液、水旅融合五大产业,构建“高、大、聚、强”水经济产业,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该市查田镇青龙岗矿泉水厂系丽水市开展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丽水山泉”)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基地,“丽水山泉”被列入省级机关官方接待用水。2023年,该市“水经济”产业创收达约15亿元,同比增长约15.5%。

转型升级,做强绿色水电。推动小水电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重点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等项目,实现水电站自动化系统升级,重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可开发小水电资源约 30.08 万千瓦,利用率达 74.7%,年均产值约2.8亿元。探索小水电参股新模式,鼓励利用山林、土地等资源形式投资入股水电站开发建设,以入股分红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在龙泉农商银行推出取水权质押产品“取水贷”,授信融资额度20亿元用于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水经济 GEP 转化等,已累计发放2.12 亿元。

精准发力,做特生态农业。打造“水资源+生态精品蔬菜种植”模式,建成高山蔬菜、山地蔬菜、设施蔬菜等高、中、低三大产业带,助推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如2023年“龙泉茄”种植总面积达1万亩,总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0%,带动就业超3000人。发展以棘胸蛙、溪鱼、大鲵为主导的特色渔业产业,以渔旅融合为方向,延长休闲垂钓产业链,如打造集仙宫湖垂钓区、鱼文化美食区、沿溪漫游休闲区、永和桥观光区等功能区域于一体的安仁鱼味古镇,2023年该镇旅游收入500余万,同比增长8%。

提质培优,做响山泉品牌。以打造本土水产品标识为目标,注册矿泉水、饮用水等商标品牌,构建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水经济”体系,截至目前,已注册“瓯江源”等3个文字类饮用水类别商标,以及1个图形类饮用水类别商标。搭建精品水资源开发平台,建成健康饮用水产业基地,培育出“丽水山泉”高端矿泉水、“披云”天然山泉水等饮用水品牌,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2023年龙泉·长安温泉开泉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16亿元,开发建设龙泉长安温泉(藏红花)系列项目,即藏红花稻药轮作及研学项目(一产)、藏红花萃取妆字号系列产品项目(二产)、长安温泉综合体项目。

深度开发,做精医药制剂。培育以国镜药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年用水量约12万吨,利用该市水质电导率低的优势,水纯化处理成本降低四分之三,降低水前端过滤器更换周期,每年可节约更换成本200余万元,系统维护费用下降近60%,该公司2023年产值达3.47亿元。推进中药材深度开发,建成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基地,创新发展中医饮片产品,如唯珍堂中药材养生园,依托山涧活泉水浇灌,产出的铁皮石斛价格高于市场均价近10倍,年产值近2000万,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

全域联动,做优水旅融合。以创建水利风景区为抓手,融合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修建江心岛屿、生态滩涂等水景观,形成上茶街、三江口等以水为载体的产业群,2023年2月成功创成瓯江源—龙泉溪国家级水利风景,龙泉市岩樟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入选省第三批水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打造“一乡一河一亮点”水旅发展模式,串联田园、城镇等区域,融合水文、人文等工程景观,开发夜游瓯江、竹垟泼水节等生态旅游项目,发展华东森博园等特色民宿,形成以水促旅、以旅兴水的发展之路。2023年1-9月,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2.4%,接待游客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14%,并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信息来源:龙泉市水利局

龙泉市聚焦五大产业激活“水经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 日期:2024-01-31 15:16
  • 来源: 龙泉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1月31日讯】龙泉市系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之源,水资源总量43.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5万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以上。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10年保持100%。近年来,该市立足优质水资源禀赋,聚力绿色水电、生态农业、饮水产品、医药制液、水旅融合五大产业,构建“高、大、聚、强”水经济产业,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该市查田镇青龙岗矿泉水厂系丽水市开展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丽水山泉”)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基地,“丽水山泉”被列入省级机关官方接待用水。2023年,该市“水经济”产业创收达约15亿元,同比增长约15.5%。

转型升级,做强绿色水电。推动小水电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重点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等项目,实现水电站自动化系统升级,重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可开发小水电资源约 30.08 万千瓦,利用率达 74.7%,年均产值约2.8亿元。探索小水电参股新模式,鼓励利用山林、土地等资源形式投资入股水电站开发建设,以入股分红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在龙泉农商银行推出取水权质押产品“取水贷”,授信融资额度20亿元用于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水经济 GEP 转化等,已累计发放2.12 亿元。

精准发力,做特生态农业。打造“水资源+生态精品蔬菜种植”模式,建成高山蔬菜、山地蔬菜、设施蔬菜等高、中、低三大产业带,助推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如2023年“龙泉茄”种植总面积达1万亩,总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0%,带动就业超3000人。发展以棘胸蛙、溪鱼、大鲵为主导的特色渔业产业,以渔旅融合为方向,延长休闲垂钓产业链,如打造集仙宫湖垂钓区、鱼文化美食区、沿溪漫游休闲区、永和桥观光区等功能区域于一体的安仁鱼味古镇,2023年该镇旅游收入500余万,同比增长8%。

提质培优,做响山泉品牌。以打造本土水产品标识为目标,注册矿泉水、饮用水等商标品牌,构建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水经济”体系,截至目前,已注册“瓯江源”等3个文字类饮用水类别商标,以及1个图形类饮用水类别商标。搭建精品水资源开发平台,建成健康饮用水产业基地,培育出“丽水山泉”高端矿泉水、“披云”天然山泉水等饮用水品牌,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2023年龙泉·长安温泉开泉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16亿元,开发建设龙泉长安温泉(藏红花)系列项目,即藏红花稻药轮作及研学项目(一产)、藏红花萃取妆字号系列产品项目(二产)、长安温泉综合体项目。

深度开发,做精医药制剂。培育以国镜药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年用水量约12万吨,利用该市水质电导率低的优势,水纯化处理成本降低四分之三,降低水前端过滤器更换周期,每年可节约更换成本200余万元,系统维护费用下降近60%,该公司2023年产值达3.47亿元。推进中药材深度开发,建成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基地,创新发展中医饮片产品,如唯珍堂中药材养生园,依托山涧活泉水浇灌,产出的铁皮石斛价格高于市场均价近10倍,年产值近2000万,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

全域联动,做优水旅融合。以创建水利风景区为抓手,融合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修建江心岛屿、生态滩涂等水景观,形成上茶街、三江口等以水为载体的产业群,2023年2月成功创成瓯江源—龙泉溪国家级水利风景,龙泉市岩樟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入选省第三批水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打造“一乡一河一亮点”水旅发展模式,串联田园、城镇等区域,融合水文、人文等工程景观,开发夜游瓯江、竹垟泼水节等生态旅游项目,发展华东森博园等特色民宿,形成以水促旅、以旅兴水的发展之路。2023年1-9月,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2.4%,接待游客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14%,并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