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梅溪位于金华市区南部,属钱塘江流域武义江支流,流域面积 248 平方千米,干流长 53.2 千米,梅溪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其中安地水库泄洪道以下干流长度 14.3 千米,是链接仙源湖区块、石门小镇区块、金华南大门区块的纽带。2014 年金华市启动梅溪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谋划, 2016 年完成规划并开工建设,期间治理河道长度 14.3 千米,总投资 3.5 亿元。通过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质保护与改善、文化保护与景观、沿岸土地综合利用与开发等五大工程建设,致力将梅溪打造成集景观、休闲、旅游、生态“四位一体”的最美旅游景观廊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2019 年,梅溪通过省级美丽河湖验收,2020 年获评全国生态环境创新治理工程百家案例,2023 年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部第四届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案例、浙江省首批“水旅融合”精品研学路线。
二、主要做法及建设成效
(1) 系统谋划河湖治理。在项目谋划阶段,先后 4 次邀请水利、规划、旅游、林业、园林等行业国家级、省级专家和市级相关部门现场踏勘、把脉论证,先后编制了金华市区梅溪流域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和综合治理规划,明确了综合治理的定位与目标、功能与特色,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系统治理,充分尊重自然,坚持保持河道原有自然风貌基本不变,因地制宜改造原有堤防,打造堤在园中、园在堤中的生态堤防,展现生态自然的梅溪画卷。
(2) 深入挖掘流域文化。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通过走访梅溪沿线乡村,充分挖掘两岸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将流域文化融入重要节点设计、定格在梅溪治理的蓝图上。因地制宜打造“梅溪十景”,将其融入到梅溪“一轴、三区、七景、九堰”治理格局中。以当地文化为脉络打造形如金华茶山肌理的“茶堰”、叠馒头祈福的“溪口下堰”等景观堰坝,融入更多“金华元素”,在保留原有老堰坝拦蓄功能的基础上,赋予新堰坝天然嬉水、交通、休闲、文化等功能。
(3) 深化融合绿色产业。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旅产业发展,累计建设精品村 11 个、秀美村 15 个,开发旅游资源 12 处,建成绿道 28.6 千米、驿站 5 处,梅溪河畔的安地镇岩头村等成为乡村旅游热门。通过梅溪综合治理打通水脉、挖掘文脉、带动金脉,实现从上游到下游洪旱无忧、从山区到城乡全域美丽、从水库到河口山清水秀,带动梅溪两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百姓高品质生活,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改善河道生态及防洪条件。通过对梅溪河道上原有的堰坝重新改建、堤防加固提档、堤岸生态修复,最终建成了一道绿色生态的防洪闭合圈,既满足河道的防洪、灌溉功能,同时也形成了一条彩色活力的新型水利旅游风景线。
(5) 为市民增加了亲水空间。通过对梅溪的治理,充分发挥梅溪的地理优势,沿线根据村镇区位设置了 7 座主体公园,建设了全线贯通的绿道系统、配备了休闲驿站,布置了运动设施,为市民的郊野运动、休闲娱乐提供了理想场所,成为金华市人民休闲、运动的天然氧吧和城市后花园。
(6) 带动周边产业空间提升。梅溪的治理产生了长藤结瓜的效应,将沿线的乡镇村落、分散的旅游节点、分块的功能区块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合力。金华市政府将梅溪沿岸村都列入精品村、秀美村项目,梅溪治理起点地安地镇也纳入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民宿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当地农民从农业向服务业的发展,从乡村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供有利条件,为周边村民创造更宜居生活环境和更多潜在利益增长点助力。
三、经验启示
(1)强化全局性谋划,探索以水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在梅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流域地理条件、自然禀赋、文化特色,统筹水治理和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百姓增收协同并行,通过治水充分释放流域生态红利,大力发展农旅、文娱、民宿经济,推动形成了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因此,要在把水资源及河湖空间安全作为刚性约束的前提下,将治水与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转型、改善民生福祉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体、岸线、滩涂、砂石等资源,谋划绿色涉水产业,探索把绿色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挖掘流域文化元素,推动以水文化串联生态和民生
梅溪流域治理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用根脉留住人脉、用文脉赢得商脉,将历史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流域综合治理,说好流域水文化传承故事,做好水文化产业文章,让梅溪成为当地居民安居、乐业、耕耘、致富的美丽家园。因此,要牢牢把握水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将流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推动水文化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水文化串联生态和民生,把更多创业队伍“引回来”,让更多怀有“乡愁”情结的人“留下来”,让文化记忆成为每条流域的代表性符号和标志性象征,让水文化成为最深沉最持久造福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3)与时俱进谋创新,不断丰富系统治理的实践要义
梅溪治理围绕幸福河建设,在满足梅溪防洪、供水安全基础上,坚持景观生态治理,实行智慧化管护,并深入挖掘、发展弘扬特色水文化,不断丰富梅溪系统治水的内涵。因此,要紧跟时代需求,以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思路进行谋划,以改革创新驱动系统治水内涵不断深化拓展,助推流域高质量发展。
(4)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提升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
梅溪流域在治理中,建立健全了覆盖全社会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河长、湖长、塘长制作用,结合村规民约等自治风俗约束,积极推行物业化管护,通过文化渗透、产业富民,让“两山”理念、乡愁文化深植民心,充分调动了公众主动参与治水管水的积极性。因此,要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制度,充分调动民众治水的积极性,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治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系统治水新格局。
信息来源:厅河湖处 省河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