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始丰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磐山南麓,天台境内长 68.5 公里,贯穿整个天台盆地,流域面积达1100 平方公里,水质常年保持 II 类,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天台人 , 是天台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唐诗之路、和合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依托始丰溪良好的生态资源,天台县高起点谋划建设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始丰溪综合治理工程及水系连通项目,建设了“百里河道生态廊、百里沿溪休憩带”,有效保障了流域安全和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幅提升了河流的亲水性和景观性,成为了一条集生态保育、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宜居宜游、产业创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活力带,曾获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称号。
二、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1) 采用“退堤处理”,退出了空间。始丰溪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防洪排涝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始丰溪综合整治建设过程中,通过创新理念、解放思想,采用退堤处理的办法,不仅退出了空间,而且有效解决了防洪排涝问题。城区河道原规划是 300 米宽,沿溪边上原来是一个批发市场,天台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拆掉市场建河湖,治理后左右岸防洪堤之间平均宽度达590 米,最宽的达712 米,最窄的也有 480 米。在城区最中心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天台的河道治理,不是越治越窄,而是越治越宽。两岸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大大消减了天台县与临海市交界断面的洪峰流量,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同时,消除了左右岸两边 2 万多人的水事纠纷,促进了区域社会稳定。
(2) 突出“以人为本”,文化与水利完美融合。在河道治理中,将天台山文化元素融到水利建设的设计、施工、工程名称、工程造型、工程效益等各个方面,让人们从建成的水利工程中充分感受到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形、动人的传说、优美的环境,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沿线河流布置了放生广场、径石浅滩、易筋径广场、天台广场和长堤茶室等等,儒、释、道文化相互融合,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质量。沿溪建有“百里和合唐诗廊”58.3 公里,以及和合之境、禅心广场等 7 个水文化地标。入选省第三批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天台也成为“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永久举办地”。
(3)注重“因地制宜”,治出自然生态。在岸坡防护上,采用新型先进的格宾网、雷诺护垫生态结构,并配以适宜的本地植物,使护岸与护坡结构生态化。河流平面形态不裁弯取直,对于已建直立防洪墙,辟出亲水平台或景观坡地,尽量保持河流自然形态;河床中浅滩、沙洲、深潭错落分布,对被无规律采挖的裸露边滩,进行护滩处理,保持河床形式多样化。治理后的整条河道自然、生态。流域内涵盖了 6360 亩国家级湿地公园,汇聚了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上百种,形成了自然独特、充满野趣的山水风光。始丰溪也被评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区”。
(4)以水为基,做足“水利+”文章。推动水、旅、农、文等各产业跨界融合,形成水韵安科、水美南屏、水文塔后等一批共富典型,带动沿溪农户年增收 4.15 亿元,让水流之处变成富庶之地。斥资 52 亿元,开发始丰湖夜游,盘活赭溪老街,大力培育“夜秀、夜游、夜娱”等夜经济新业态。2024 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 150 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 2.66 亿元。逐水而居、拥河发展,形成“大健康、大车配、大旅游+ 优特新”滨水产业体系,沿溪共有上市企业 10 家,年产值 600 万亿元,是一条活力四射的最美经济带。
三、经验及启示
(1) 重塑水利破圈的新机制。天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从全县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水利发展定位和布局,将母亲河始丰溪治理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形成了水利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2) 推进水美共富的小切口。母亲河始丰溪的治理推进了沿线重要乡镇、特色乡村岸线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把河湖两岸建成充满活力、绿色生态、舒适便捷、共建共享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打造一批人民群众的宜居家园,助力山区县走出一条守好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厅河湖处 省河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