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3日讯】兴产业、美生态、富民众。近年来,温州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进治水和发展之间的互促联通,众多河岸变绿、河水变清,从“一水共护共享”到“一域发展共富”,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正徐徐绘就。
牢筑生态底色,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凸显。为积极盘活水系、惠泽群众,温州各地根据当地实际,统筹防洪、生态、便民等多方面,开展流域治理、河段治理工程、清淤工程等,有效改善河湖状况,并以自然水域风光和工程景观为基底,充分挖掘河湖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优势。今年以来,锚定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温州统筹河湖高标准管理、保护与发展,建成高标准美丽河湖21条、水上碧道165.98公里、高品质水美乡村47个、高品质共富亲水IP35个,以及城乡亲水节点90个,持续为民生福祉“加码”。
共享治水成果,推进滨水空间建设惠民。水利之“景”,关乎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殷切希望。近年来,温州在治水成果可感可及上求实效,积极推进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建设。今年全市建设90个城乡亲水节点项目,融合休闲旅游、体育建设及文化传承等功能,以河湖水系为中心,串联衔接起亲水平台、戏水堰坝、露营滩地等亲水设施,以及吃住游学等服务设施。同时,依托于河湖水生态环境改善、旅游资源挖掘和产业发展,打造具备“水美、水活、民富、村强”特质的47个水美乡村。民众亲水休闲互动的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实现,幸福感也在节节攀升。
聚焦绿色发展,共富亲水IP催发新活力。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湖岸带为载体,温州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功能融入到亲水设施中,致力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亲水闭合圈,推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如平阳县吴山公园亲水圈,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遗产和风情小镇等资源,打造旅游休闲型共富亲水IP,周末和节假日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帮助当地村民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瓯海区泽雅镇纸源村流转龙坑溪沿线农房,通过水渠改造、农村门头提升、景点打造等,建设“研学纸山”未来乡村,同时成立纸源村生态旅游发展公司,围绕好水源打造“纸源山泉”矿泉水品牌,累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百人,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信息来源:温州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