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4-00371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本站3月6日讯】近日,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2023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结果,嘉兴市获优秀,并已连续6年获该项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同时,南湖区、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获评优秀县(市、区)。
2023年,该市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办好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巩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乡村振兴持续增添动力。
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强化示范引领,以“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创建为契机,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按照“高效、节水、安全、实用、整洁、美丽”的要求,积极推进老旧泵站(机埠)更新升级。2023年度全市计划完成泵站改造432座,实际完成482座,完成率112%。其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159座,实际完成199座,完成率125%,并列全省第一。
持续深化中型灌区水价综合改革。将中型灌区作为改革实施重点,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试点。海宁市上塘河灌区列入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平湖市为第一批省级试点县。积极推进上塘河灌区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分析灌区水情、工情、雨情等特征,推进感知体系“一张网”建设,加强灌区智能化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管理,目前累计完成15处自动化站点及34处视频监控建设,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年增节水能力270万立方米。
巩固农田水利良性长效运行机制。牢固树立“节水优先”理念,不断完善“八个一”村级改革,紧抓用水计量和总量控制,探索建立农田水利长效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减排和工程管护。农业供水计量设施配套完善,全市面上累计建设计量设施4064套,中型灌区骨干与田间工程分界点计量设施建设219套;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用水主体,分解指标具体到镇、村;田间工程全部落实管护主任和责任,该市共计成立村级用水小组409个,落实管护人员4294个,签订管护协议1839份,确权发证3442本。
持续深化“五个一百”示范创建。积极开展“五个一百”示范创建工作,2023年共有21座泵站、16个灌区、6个农民用水主体、6个示范村获评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通过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种粮大户、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管护责任,签订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协议。充分激活农民用水合作等管护组织有效运转,切实提高村级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队伍的组织化程度,真正做到农村水利有钱管、有人管、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