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旧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境邻闽东北,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之盛,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丽博观古·处州遗存”微周刊以图文形式带大家了解丽水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古迹。让我们一起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推动丽水文旅融合发展。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区西南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由堰坝、通济闸、石函、堰渠、叶穴(淘沙门)、概闸、湖塘等组成,是一项构思巧妙、极具科技水平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通济堰堰坝位于碧湖平原西南端堰头村外,松阴溪与大溪汇合口上游一公里许,筑堰障松阴溪之水入渠,注入广袤的碧湖平原,灌田两千顷。
堰坝初建时为木筱坝,木筱坝易漂、易朽,常水坏。至南宋开禧元年(1205),参知政事何澹主持改筑为石坝,为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坝。现存拱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
距堰坝约300米的干渠上,有始建于宋政和初年(1111)的石函,俗称三洞桥,引泉坑水入溪,渠水从石函流过,上下互不干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立体排水工程实例。
石函下约一千米建叶穴(淘沙门),洪水期开闸泄洪走淤沙。再下约一公里为开拓概,干渠从此分南枝、中枝、北枝,实行“三源”轮灌。
堰渠纵贯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凿支渠48派(条)、毛渠321条,建概闸72座,并开挖众多湖塘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网系,历经千年不变,是我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成功范例。
此外,通济堰灌区还保留了詹南二司马庙、通济堰历代碑刻、文昌阁、官堰亭、护岸古樟群、过水石梁桥、取水埠头、通济古道、镇水石牛、何澹墓、保定窑址等众多文物古迹。
通济堰是碧湖平原上的水利命脉,沿袭各朝代都曾经无数次对其加以整修、养护、管理,现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灌溉网系的原貌,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
前人赞评通济堰“规划至上,灌溉至广”,在整个水利体系中,宽河面筑堰、拱形低堰体、石函引水桥、竹枝状渠道,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营体系,都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杰出成就。
信息来源:丽水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