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4-00965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本站5月8日讯】近年来,云和县以河湖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母亲河-龙泉溪和浮云溪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河道25公里,清淤河湖库塘24万方,推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整体形象。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6条,市级美丽河湖8条。2023年10月,云和县入围2024年全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县。
护岸缓坡,绣花“功夫”细护水生态。围绕“一湖一城一梯田,两带十境绕百圈”的幸福河湖格局,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受益面广的项目,着力改善全域河湖生态环境,为云和县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本固枝荣。2024年云和县积极谋划水利项目11个,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重点推进浮云溪综合治理工程(崇头段、城区段)、龙泉溪云和段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岸坡整治、清淤疏浚、河道清障等水利措施,着力解决部分区域防洪能力薄弱问题,全面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组建幸福河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到2027年计划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100公里,建成11个高品质水美乡村、新增21个城乡亲水节点、新增滨水绿道15公里,实现县级河道全线覆盖,城乡居民亲水圈覆盖率达到95%,形成以龙泉溪和浮云溪为脉的两条集水文化、水经济、水生态为一体的线路,全面构建安全、生态、宜居、文化、富民水网。
以智赋治,数字“新方”巧解水难题。以河湖管理数字化转型为导向,推动河湖大数据运用与管理,搭建“系统集成、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数字化平台,打造“联动管理+公众参与”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形成“智慧管水”“智慧治水”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新局面。建设云和县城乡供水数字化运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全县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跨越式发展。探索开发“云水安澜”平台,实现分散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更新,全面支撑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目前,已开通全县水利用户账号54个,并实现浙政钉快捷登陆;梳理水利数据资源目录98个,归集数据量达1308万余条。实施水利感知体系急用先行建设项目,全面补充完善水文监测站点、水利视频监控、生态流量监测点等数据,提升水利要素监测感知能力,构建全面透彻的水利智能感知网。目前,“云和县水利一张图”已整合全县363条河道、18座水库、217处农村供水站等站点数据,应用上线以来共协助解决河道问题300余个。
点水成金,营商“沃土”厚育水经济。依托云和特有的水生态优势,加快培育水养殖、水文旅、水能源等水经济产业,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健全水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推动云和蕴含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充分利用云和湖的天然水优势,开展渔资源特色化培育,打造云和湖有机鱼品牌;在丰富云和湖有机鱼的产业活力基础上,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打造云和首家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形成“养殖、认养、捕捞、烹饪、文旅”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留守村民增收。依托优质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谋划“十里云河”“醉美梯田”等精品水利旅游项目,同时积极打造水美乡村示范窗口,相继建成了“沙滩长汀”“渔家龙门”“水上小顺”等特色村庄,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渔家乐以及民宿休闲垂钓等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创成1个国家级、4个市级水利风景区。
信息来源:云和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