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30日讯】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粮食丰收离不开灌溉保障。2024年,绍兴市继续抓实抓细水利保障农业生产各项措施,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综合整治水源工程,确保水源储备充沛。山塘水库是保障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工程,绍兴市持续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病险山塘整治、库塘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等工作,2024年全市有37座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60座山塘进行综合整治,全力做好灌溉水源保障。同时,强化信息监测,动态分析来水、需水、供水形势,发挥水库山塘调蓄和供水能力,提升灌溉水源保证率。今年以来,全市25处大中型灌区结合作物种植情况制定灌溉供水计划,协调灌溉、饮用、生态等不同功能的供水矛盾,巡检维修灌排渠系和设施设备,保障生产用水需求,实现应灌尽灌。
加快推进民生实事,发挥灌溉设施效益。坚持听民心、聚民意,结合耕地功能恢复、粮食功能区退苗还粮等重点工作要求,绍兴市提早谋划布局灌溉设施更新改造工作,通过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美化提升、计量设施配套等方式推进400余座老旧机埠泵站、堰坝水闸焕发新生。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促进工程进度和质量“双优”,全市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并提供服务指导100余次,落实问题整改闭环150余处。截至目前,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162座灌溉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在夏季灌溉用水高峰前已建成投用,保障了2.3万余亩农田灌溉,及时发挥了抗旱保灌、稳粮助产效益。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健全管护机制。为推进农田水利长效运行管护,绍兴市水利、农业部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农田设施管护制度,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及责任,积极构建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管护机制,确保农田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坚持以水定地,全面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逐级分解落实到灌区、乡镇、村社和灌溉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持续深化“八个一”村级改革,严查村级用水管理组织的工作和运转情况,督促各类管护主体开展日常维修养护,防止失职、失能,全市预计筹措1000余万元奖补资金,促进农村水利设施有人管、管得好。
深挖农田灌溉潜力,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统筹水地田粮,印发绍兴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水利基础。积极构建适应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农田灌排体系,加快实施巧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谋划上浦闸灌区、平水江水库灌区等大中型灌区新改建项目前期工作。坚持农业用水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做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优化系数测算网络,提升改造量水设施,对样点灌区开展服务指导和现场技术培训,落实典型田块管理人员,利用超声波水表等设备,实现灌溉用水情况监测线上线下相结合,算清农田灌溉“用水账”。
信息来源:绍兴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