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8月22日讯】临近处暑,水稻开始进入孕育阶段。8月20日,位于善琏镇皇坟村“万亩方”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内,放水员正打开坝桥东机埠进行精准控水,保证稻田的水深在10厘米以下,养根保叶促灌浆。在用水计量设备的屏幕上,一串串数字不断跳动变化……远程在线计量设施将灌区内各村农业用水数据及时传输到南浔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数字化管理系统上,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测灌溉水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水质等参数,对收集存储后的数据以进行对应分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南浔区通过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增设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终端管理,建立了以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农业节水奖补机制为代表的各项机制。累计落实217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有效提升了农业节水水平,激发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南浔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以来全区农业灌溉节水13%,约1800万立方米,提水节电34万元,减排总氮约1.3吨、氨氮约1.1吨、COD约45吨,有效改善了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
如今,南浔区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数字化管理平台“机埠计量用水在线监测”模板,实时监测全区1600余座机埠用水情况,实现农业灌溉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业灌溉数字化管理,健全农业节水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解决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通过推动旅游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逐步成为促进南浔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
暑期长假期间,和孚镇荻港古村落游人如织,四面环水的荻港水乡依托古镇风貌恢复工程后环境优美,不少游客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桥边、巷子打卡拍照。“我们以乡村农田水资源为载体,共同探索打造古镇复兴、荻港漕运江湖、‘状元湖’国际垂钓中心等一大批集‘网红’打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田园新业态,推动露营民宿、文化演绎等产业业态拥河发展。”南浔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社会资本引进后水利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南浔区高效建成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的农场与田野,涌现出千金镇共富示范村、练市大观园等高效节水示范区和石淙省级“最美田园”。今年以来,水旅产业接待游客量979.4万人,同比增长72.94%,集群业态主体带动相关就业152人,农民人均收入4.04万元。
信息来源:南浔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