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云和县积极探索“赛事+旅游”新模式 打通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
发布日期:2025-01-08 15:42 浏览次数:

【本站1月8日讯】近年来,云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山水特色,依托云和优质水资源,先后举办了铁人三项赛、中国桨板超级联赛等精品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水生态旅游产业,努力探索一条以“赛事+旅游”为引领的“山水陆空”最美户外运动天堂打造之路,助力“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

优化空间布局,夯实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规划引领,筑牢水旅融合发展根基,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云和湖水域为轴线将云和湖划分为水上休闲度假区、梦幻童话家园区、乡村浪漫情怀区,形成以水上休闲、滨水度假为特色,集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功能区。空间整合,提升生态开发产出效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方式,整治各类低效用地,增加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目前恢复耕地约4500亩。功能划分,实现流域生态价值转化,以赤石码头为起始断面,横坑为终止断面,划定景观娱乐用水区3.1平方公里,大力开展水上景观娱乐活动和举办各类精品赛事,聚力实现水生态价值转化。

开展生态治理,加固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防线。护岸缓坡,绣花“功夫”细护水生态,2024年云和县积极谋划水利项目11个,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重点推进浮云溪综合治理工程(崇头段、城区段)、龙泉溪云和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构建安全、生态、宜居、文化、富民水网。以智赋治,数字“新方”巧解水难题,建设云和县城乡供水数字化运行管理系统、探索开发“云水安澜”平台,实现分散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更新。目前,“云和县水利一张图”已整合全县363条河道、18座水库、217处农村供水站等站点数据,应用上线以来共协助解决河道问题300余个。政策激励,机制“屏障”坚守水环境,云和县与龙泉市签订全市首个《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以政策和经济激励机制为杠杆,确保瓯江水环境质量稳定并有所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发挥生态优势,奏响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乐章。打响生态品牌,不断提高渔业养殖品质,开展渔业资源特色化培育,打造云和湖有机鱼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打造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促进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带动了全县农家乐的致富。树立生态口碑,不断增加旅游综合收入,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运动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和重大赛事观战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产业,打造具有云和地域特色的“赛事经济”,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7.89%。吹响生态口号,不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水美乡村示范窗口,相继建成了“沙滩长汀”“渔家龙门”等特色村庄。如紧水滩镇龙门村以花园乡村建设为契机,流转盘活龙门渔街等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建成了特色渔街、“鱼跃龙门”等观景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渔家乐产业,至今全村有“渔家乐”16家。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70余万元,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渔家乐以及民宿休闲垂钓等产业的发展。


信息来源:云和县水利局

云和县积极探索“赛事+旅游”新模式 打通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
  • 日期:2025-01-08 15:42
  • 来源: 云和县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1月8日讯】近年来,云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山水特色,依托云和优质水资源,先后举办了铁人三项赛、中国桨板超级联赛等精品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水生态旅游产业,努力探索一条以“赛事+旅游”为引领的“山水陆空”最美户外运动天堂打造之路,助力“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

优化空间布局,夯实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规划引领,筑牢水旅融合发展根基,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云和湖水域为轴线将云和湖划分为水上休闲度假区、梦幻童话家园区、乡村浪漫情怀区,形成以水上休闲、滨水度假为特色,集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功能区。空间整合,提升生态开发产出效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方式,整治各类低效用地,增加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目前恢复耕地约4500亩。功能划分,实现流域生态价值转化,以赤石码头为起始断面,横坑为终止断面,划定景观娱乐用水区3.1平方公里,大力开展水上景观娱乐活动和举办各类精品赛事,聚力实现水生态价值转化。

开展生态治理,加固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防线。护岸缓坡,绣花“功夫”细护水生态,2024年云和县积极谋划水利项目11个,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重点推进浮云溪综合治理工程(崇头段、城区段)、龙泉溪云和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构建安全、生态、宜居、文化、富民水网。以智赋治,数字“新方”巧解水难题,建设云和县城乡供水数字化运行管理系统、探索开发“云水安澜”平台,实现分散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更新。目前,“云和县水利一张图”已整合全县363条河道、18座水库、217处农村供水站等站点数据,应用上线以来共协助解决河道问题300余个。政策激励,机制“屏障”坚守水环境,云和县与龙泉市签订全市首个《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以政策和经济激励机制为杠杆,确保瓯江水环境质量稳定并有所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发挥生态优势,奏响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乐章。打响生态品牌,不断提高渔业养殖品质,开展渔业资源特色化培育,打造云和湖有机鱼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打造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促进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带动了全县农家乐的致富。树立生态口碑,不断增加旅游综合收入,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运动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和重大赛事观战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产业,打造具有云和地域特色的“赛事经济”,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7.89%。吹响生态口号,不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水美乡村示范窗口,相继建成了“沙滩长汀”“渔家龙门”等特色村庄。如紧水滩镇龙门村以花园乡村建设为契机,流转盘活龙门渔街等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建成了特色渔街、“鱼跃龙门”等观景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渔家乐产业,至今全村有“渔家乐”16家。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70余万元,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渔家乐以及民宿休闲垂钓等产业的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