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5-00330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增发国债资金率先支付,中央资金绩效稳居全国前列;投融资改革率先突围,全国水利领域首单绍兴原水水利REIT成功上市……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定格了浙江水利乘风破浪的2024年。这一年,浙江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32个,完成水利投资825.6亿元,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
战略牵引下的投资跃迁
在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作用尤为关键,经济大省浙江深谙此道。
2023年以来,浙江大手笔启动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围绕水网安澜提升等九大领域,每年滚动谋划推进千个以上省重大项目,每年完成投资万亿元以上,以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带动未来5年的经济增量。
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鲜明导向,浙江省水利厅连续两年将推进水网安澜提升列为年度首场“硬仗”,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浙江推动新开工里畈水库加高扩容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32项,加快建设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等重大水利项目166项,带动全年完成水利投资超8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这张800亿元的成绩单里,“千项万亿”水网安澜提升工程完成投资458.1亿元,占据半壁江山。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投产投用,成为推进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分地区看,宁波、杭州、温州三市突破百亿元大关,绍兴完成投资98.5亿元、同比激增41%;山区23个县贡献了全省近1/5水利投资,缙云、开化、龙游、淳安等4个区县超10亿元,正在崛起为新增长点。
核心引领,全域协同。这种新的投资格局,打破了传统基建投资“撒胡椒面”的窠臼,实现了战略支点对薄弱环节的精准补位。至2024年年底,浙江累计开工海塘安澜工程超1000公里,宁波、台州、温州等地中心城区和集聚区设防标准提升至200年一遇至300年一遇;朱溪水库等36个重大项目完工见效或投入试运行,新增泵站强排能力220立方米每秒,新增、改善库容2.8亿立方米,增加供水能力1.1亿立方米,提升450多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满足了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经济大省挑大梁,不仅要看已有的基本盘,更要看发展后劲。“我们聚焦‘两重’‘两新’支持方向,围绕水资源配置通道、大中型水库枢纽、大中型灌区等十大领域,谋划储备了490多项、总投资超1万亿元的项目清单,为2025年和‘十五五’期间的水利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许江南介绍。
改革推进中的项目突围
2024年6月29日,浙江镜岭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批复,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镜岭水库初设批复总投资122.6亿元,这项百亿级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与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的探索推进密不可分。
早在1952年,浙江便有了建造镜岭水库的计划,但因资金缺口等原因搁置至今。据镜岭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本轮前期工作推进中,项目资金筹措依然是贯穿始终的“重头戏”。“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拓展投资空间要求,探索通过关联的汤浦水库REITs为镜岭水库项目建设筹集资本金。”
2024年11月8日,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浙江绍兴汤浦水库REIT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共募集资金16.968亿元,其中净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镜岭水库建设,有力推动项目加快实施。突破远不止于此,REITs通过盘活水利存量资产,建构起水利基础设施存量资产与新增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工程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投资,为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了一条通道。
如果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REITs首单成功落地,是从市场端发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那么,浙江水利刀刃向内探索推进的“点单式服务”,则是从政府端发力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又一次突围。
在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获得8900万元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的桃源七里水库(水源)工程遇到施工难题。该工程是柯城区首个新建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建成后将发挥供水、灌溉、保障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等功能。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水库坝址区右岸地质不稳定等问题,一度让项目建设单位犯了愁。
得知省水利厅推出“点单式服务”后,项目建设单位立即求助,提出了4方面10项服务需求。拿到需求单,一支从财务管理、建设、计划等条线精准匹配的省级资深专家团迅速赶赴现场,提出17条针对性措施,有效化解了工程一系列难点堵点。
2024年,浙江争取到228亿元水利国债资金。为确保国债资金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省水利厅变革水利系统监督服务机制,变“以查促改”为“服务保障”,建立“基层点单、专班接单、专家送单”机制,累计指导水利重大项目36项,帮助解决问题144个,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352条,有力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共富场景下的价值延伸
眼下,浙江大地上171个重大水利工程正掀起春季施工热潮,建设者们干劲十足,争分夺秒抢抓工期。
2024年,浙江水利建设累计吸纳就业人口14.4万人,同比增长7.9%,其中农村劳动力12.1万人,比例高达84%。
对于浙江而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在系统谋划浙江水网的过程中,浙江也格外重视山区海岛县的重大项目布局,以水资源空间均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张浙江水网建设规划清单中,共涉及山区海岛县项目155个,占30.69%,总投资达4402亿元。
钱塘江源头,高85.5米的开化水库大坝在青山掩映下颇为壮观。今年春节期间,开化水库照例施工“不打烊”,6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全力冲刺项目收官战,工程预计今年6月底建成完工。
在浙江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于去年投入试运行,补齐了舟山供水的“最后一块短板”,舟山已实现海岛县大陆引水全覆盖。
除了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建成投用,水利创造的共富价值也正向着水网末端的一处处“毛细血管”延伸——
对标“在享受农村优质供水服务方面‘一村不落、一人不少’”目标,2024年,浙江全力打好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攻坚战,累计完工8017座,涉及5024个村,新增受益人口218.3万人。改造提升后的单村水站供水能力大幅度提升,在面对连续强降雨和持续高温的考验时,全省未发生重大水质问题和断水情况。
以幸福河湖建设作为水利促共富的强有力抓手,2024年全省共完成农村水系整治2426.3公里,新增城乡亲水节点981个,惠及人口378万,“浙里亲水圈地图”、衢州“野能游”等治水新品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浙江将打好打赢水网安澜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单村水站改造提升收官、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统筹抓好水资源管理水效提升、全面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等六场硬仗,奋力推进省域水利现代化先行,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