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85/2025-00362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
春风拂岸,绿波微澜,浙江衢州市龙游县灵山港春意正浓,一幅人水相依的幸福画卷徐徐铺开。从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域河流,到全国幸福河湖的“样板工程”,从昔日滩涂荒地,到今日“推窗见绿、出门亲水”的生态胜境;龙游县以千年治水智慧回应时代之问,交出了一份生态与民生双赢的幸福答卷。
生态是灵山港幸福的底色。作为龙游的母亲河,灵山港曾因曾存在诸多水环境突出问题让居民望水兴叹。为还母亲河“一江春水”,龙游县下定决心,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关停化工企业16家,关闭不达标竹加工企业260余家,投入6.6亿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源头。通过微改造、微提升,重塑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构建深潭浅滩、泛洪漫滩,打造了近100里的生态长廊,防洪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年均生态流量保障率达95%以上,流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经从13种增至23种。
水清了,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变得多姿多彩。“以前这里就是滩涂地,现在成了公园,孩子们都喜欢在这玩。”家住凤翔洲水文化公园附近的颜女士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的灵山港畔,亲水平台上孩童追逐嬉戏,树荫下老人悠然乘凉,年轻人则沿滨水绿道骑行打卡,处处弥漫着祥和的烟火气。龙游县更以“15分钟亲水圈”为纽带,让百姓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水”的惬意。
更令人称道的是,灵山港畔一个个“野能游”场所,湖镇镇溪底杜村投资60万元打造公开游泳场,水域清澈,安全设施齐全。村民王定果高兴地说:“家门口能放心游泳,太幸福了!”溪口镇山地运动公园的皮划艇、龙舟赛事精彩纷呈,以“水”为媒,让幸福的触角延伸进了百姓的生活。
生态之水也是经济发展的“活水”。在幸福河湖建设推动下,龙游县做强“水利+文旅”融合文章,昔日老旧的河岸街巷焕发新生,千年商埠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依托灵山港的水韵商脉,2024年游客量高达397万人次,商户营收突破50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400余个。
沿河而行,官潭村原本破旧闲置的老卫生院,如今变身网红稻田咖啡馆,成为都市游客追逐的田园胜地。店主彭远飞表示:“现在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生意好得很,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再往南,溪口老街吸引200多位青年创客返乡创业,“未来乡村学院”落户此地,青年人带来的创意、艺术与灵气,让千年古镇焕发青春活力。黄泥圩水电站被改造成泥美术馆,吸引众多艺术家前来创作,成为龙游乡村振兴的文化符号。
随着幸福河湖建设的深入推进,灵山港两岸“县城-中心镇-重点村”的发展轴日益完善,文旅、渔业、健康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灵山港两岸已新增民宿、农家乐103家,共吸引游客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7亿元,带动了3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