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25日讯】近年来,青田县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引入物业化管理、建设水利智能化平台、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三位一体”组合拳,全力推进水利运管现代化建设,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推行物业化管理,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为适应现代化水利管理精细化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在堤防、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引入“物业化管理”团队,对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巡查管护。物业公司通过“日常巡查+专业维保”方式,实现水利工程巡查及维修养护工作全覆盖,同时建立问题闭环处理机制,构建“发现-研判-处置-反馈”全链条管护流程,有效提升问题解决效率,推动水利工程从“建得好”向“管得精”跨越。
建设水管理平台,加快水利工作智慧转型。布局全域感知网络,打造智慧水利大脑,构建“一张网”感知体系。集成雨量感知、视频监控、流量监控等水利感知体系,实现对水雨情、河湖生态流量实时动态监控,大幅提升城乡用水感知覆盖率。建设集在线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决策支持于一体的青田县水管理平台,统合水灾害防御、河湖库保护、水资源保障等应用场景,实现由“条块建设、各自为阵”向“统一平台、全面协同”转变。
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第一批河权改革试点县,该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科学划分水面所有权、使用权及经营权,明确“谁所有、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街道)、45个行政村开展河权到户改革,承包河段累计为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方式,实现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大幅提升农业用水效益。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奖补资金400万元,新改建堰坝108座,灌溉农田0.6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3。
信息来源:青田县水利局